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中西醫合併挽救退化性關節炎

中西醫合併挽救退化性關節炎

出處/ 2004年12月/第22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324
收藏 瀏覽數 : 2324
中西醫合併挽救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西醫以病程診斷、裝置人工關節見長,中醫則靠食補、針灸雙管齊下,著重筋骨保健若中西醫能合併治療,對於挽救退化關節,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語說:「腳勇,人就勇」,顯示人的老化往往從腿開始。一個人若是腿走不動,人生絕對會從彩色變黑白,畢竟,辛勤一輩子,存夠了錢才正準備享受人生,退休後卻發現兩腿竟不靈光,頓時人生少了一半的樂趣。

過度運動與營養不均衡 是關節殺手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黃介良指出,目前70~80歲的長者,檢查身體時,幾乎人人都有退化性關節炎。臨床上,膝關節退化的情形,甚至可在30~40歲的患者身上見到。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是人體活動使用率較高的部位,沒有健康的膝關節,活動將大受限制,甚至是寸步難行。

廣義來說,退化性關節炎不單指膝關節退化,還包括肘關節、腕關節、踝關節、腰椎、髖關節、肩關節等關節退化。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解釋,通稱為「五十肩」的肩關節退化,因手臂可轉動的幅度相當大,卻僅賴四條肌肉吊著,所以經常使用,肌群易受傷;但太少使用,肌力又不夠,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紀,關節問題便會慢慢浮現。

由於過去的人生活較窮困,難重視營養,又時常蹲著洗衣服或工作,因此容易對關節造成傷害。而現代的年輕人,在衣食無缺的情況下,卻不重視飲食──吃多而不營養,或營養不均衡,又常常酗咖啡,導致骨質流失,所以也容易在尚未邁入老年時,就出現退化性關節炎。

另外,運動傷害也是導致關節退化的原因之一。若在下樓梯或下山時,感覺膝蓋疼痛,就有可能是初期的發炎症狀。即使是溫和的運動,如打太極拳、騎腳踏車、游泳等,施力不當,亦可能造成關節退化,因此做任何運動都要量力而為。

關節疼痛不等同關節炎

中華民國關節鏡及膝關節醫學會理事長楊俊佑分析,有些患者一談起退化性關節炎就草木皆兵,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因為臨床數據顯示,約1/3的患者,雖然年紀到了,但關節疼痛卻起因於肌腱炎,而非典型的關節炎。

美國風濕症協會(ACR)過去認為:50歲以上,膝關節有骨刺及沙沙作響者,才屬於退化性關節炎;但到了1995年,更正為:「40歲以上,膝關節有骨刺及沙沙作響者,便是退化性關節炎。」

對於認定的條件越來越寬鬆,楊俊佑笑說,其主要目的是提醒年輕人、勞動者、運動愛好者,及早預防,注意培養骨本,保護關節,以免膝蓋提早報銷。

什麼情況要換人工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依退化程度及X光檢驗結果,可分成四期:關節腔變狹窄、關節腔完全消失、玻璃體磨損、骨頭完全磨損或半脫位。

臨床上,必須以X光確定膝關節長了骨刺、關節間隙由6~7mm狹窄到3~4mm,同時內外側不對稱,觸診時感覺內部滑囊腫脹及有沙沙聲響,才是典型的退化性關節炎。

其實,軟骨沒有神經,軟骨腔變狹窄也不會疼痛,一旦感到疼痛,通常關節囊已出現積水或發炎狀態。所以在醫療程序上,初期醫生會給予患者普拿疼之類的止痛藥加消炎藥,並建議患者減少運動(不跑步、不爬山)。

一段時間後,如果疼痛症狀沒有消失,根據目前健保規定,60歲以上國民,症狀持續6個月,採取保守療法不見效時,便可申請注射玻尿酸。一般說來,玻尿酸每週注射1劑,必須連續注射5劑以上,之後約有75~80%的患者會明顯改善。

如果退化情況到了第三、第四期,通常會建議患者置換人工關節,並進行至少2個月的復健。楊俊佑無奈地表示,臨床上也看過患者情願彎著腳走路,卻不願開刀。

目前台灣置換人工關節的手術已臻成熟,絕大多數病人的癒後良好、疤痕小,膝蓋幾乎恢復原有功能。少數癒後不理想的患者,約有1~3%是受到細菌感染,另外,也有部分因骨質疏鬆,固定效果不佳,或醫師經驗不足而選擇太大、太小、太緊、太鬆的人工關節,導致術後持續疼痛,不能蹲下或彎腳,而需進行手術調整。通常再次手術後,都可改善上述狀況。

復健首重保養及強化肌力

比較需要提醒的是,「人工關節就算手術成功,也只成功了一半」,因為接下來的復健工作,才是成敗的重要關鍵。一旦病人怕痛不敢動,手術再成功也是罔然。手術後的活動,目的是搶在傷口完全癒合前,拉大關節囊的活動空間,一旦傷口長好,完全不痛後,關節腔也變緊而無法活動了。

一般說來,人工關節術後必需要能彎蹲130度才算成功。剛開始復健,醫師會運用連續被動式復健機(CPM),鼓勵病患在機械牽引下進行復健,但次數不多,接下來的復健,只要患者回家照做,2~3個月後關節機能就能漸漸恢復正常。

林瀛洲也特別強調,手術後的復健,重點應放在活動度重建、肌力重建,所以要遵從「保養」及「強化」兩大原則,以適度運動搭配保健食品,如此,人工關節使用10、20年,完全不是問題。

如果只是單側置換人工膝關節,則應注意勿讓健康的那側膝關節過度支撐,以減少關節磨損。同時雙腳施力要平均,操作機器時避免重複次數過多,又爬上爬下,也不要急速彎腰、下蹲次數太多、體重過重、持續久站,以免加速健康的那側關節提早退化。

此外,臨床上亦常見退化性關節炎伴隨肌腱韌帶鬆弛,這時應先解決骨肌韌帶問題,等疼痛緩解,才以運動強化、訓練膝蓋前端的骨四頭肌。

至於有心臟疾病,無法置換人工關節的患者,這時若採用中醫療法,可有效減緩退化速度。

中醫著重食補與針灸

在中醫的說法裡,各類退化性關節炎均屬於「痺症」的一種,而一般常見的痺症,分為濕痺:在海邊或高地時,關節會感到疼痛;熱痺: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情形;風痺:關節處感覺有氣流亂竄;寒痺:遇冷時關節會有痛感。

黃介良說,臨床上痺症都是交替、反覆出現,很少有病人只呈現單一症狀,所以下藥時,醫師大都會內服、外敷加針灸三管齊下,先以獨活寄生湯(寒痺)、薏苡仁湯(濕痺)、銀翹散(熱痺)、當歸拈痛湯(熱痺)等湯劑調節身體,改善循環,補養氣血,滋補肝膽腎經。

接著再以涼性的敷料膏藥來塗抹熱痺患處,或以熱性的膏藥來減少病患的疼痛,並輔以每周3次針灸(每次15~60分鐘)來紓通經絡,避免開刀換置人工關節。

對於針灸療法,林瀛洲也認為,針灸確實有其一定的療效。

至於推拿、整脊、拔罐、蒸薰等民俗療法,黃介良認為,中重度的退化性關節炎,或者本身已有骨鬆情況及腰椎受過傷的人,並不宜過度扭轉或扳拗,以免疼痛加劇,甚至造成其他傷害。而整脊、推拿等都要找專業人士來操作,甚至搭配X光檢驗,判斷退化程度再行處理。他還提到,平日若能以易筋經來保健身體,即使退化已趨重度,也能收其復健成果。

生活保健首要控制體重

楊俊佑提到,只要使用關節,關節就一定會磨耗。那怕只是走路、爬樓梯,尚且不論提重、負重、荷重、搬重,光是「體重」,就足以造成膝關節的磨耗。因此,減緩退化之道,得先控制體重,同時避免過度活動、運動。

人年輕時製造軟骨細胞的功能好,生活中的正常磨耗並不成問題;隨著年齡增加,再生機能變差,關節就會如海沙屋般,葡萄糖胺(沙和水泥)逐漸流失又無法補充,導致膠原蛋白(鋼筋)最後因支撐不住而垮掉。

所以,退化性關節炎越早治療越好,林瀛洲表示,在第一、第二期時,玻璃軟骨還有保留,這時若輔以口服葡萄糖胺、注射關節內玻尿酸,可明顯修復關節及改善退化狀況;但若退化到第三期以上,因關節腔間隙不足,開始磨損,此時才開始進行復健,治癒效果相當有限。

其實,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如果能以前半段的西醫檢驗診斷為基礎,再配合中醫治療,成功機率會提升不少。鑑於中西醫整合目前尚屬新嘗試,林瀛洲說:「從人整合起,或許比跨科整合容易些。」

市售健康營養補充劑,對退化性關節炎真有用嗎?

近年來在健康食品市場上,葡萄糖胺 (glucosamine) 、軟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異軍突起,原因即在使用及販售者,宣稱這兩類產品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保健效果,不比處方藥物差。

自2001年起,台灣骨科醫學會談到退化性關節炎,絕對會提到「葡萄糖胺」、「軟骨素」和「玻尿酸」等營養補充和潤滑劑。骨科醫師的教育訓練,也一定會提及上述3類支持性的處方,甚至醫師還會主動開立葡萄糖胺,或搭配軟骨素給患者,建議患者長期服用以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但真實的效用如何呢?

中華民國關節鏡及膝關節醫學會理事長楊俊佑說,目前坊間對於膝蓋骨的保健,有兩派說法──力擁英國國家醫學會者認為,40歲以後就應補充軟骨素(如市售的「鯊魚軟骨」類營養品);另一派則採取義大利醫師的建議,35歲以後就應大量補充葡萄糖胺(市售「維骨立」類的營養劑)。

但事實上,關節軟骨細胞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胺」及「軟骨素」,缺一不可。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對上述兩派說法進行大量研究,卻均「無法證實」其中任何一項產品「具有確實療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每天至少要攝取1500mg葡萄糖胺+1200mg軟骨素,才夠製造軟骨。

問題是,依此劑量,每日約需攝入近3公克的丸劑,這麼大一顆藥丸,就算業者真的製造出來,消費者也吞不下去(目前坊間的劑量一顆藥丸最多含250mg,就算三餐都吃,總量還是不夠)。

儘管這兩類營養品,號稱可保護骨本,防止骨質流失,甚至還誇稱具有「軟骨再生」的效果,但在美國,這兩項產品並非由藥廠製造,而是一般食品廠生產,換言之,退化性關節炎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象,根本無法違反或阻止,頂多只能減緩其症狀。

至於俗稱H.A.的玻尿酸,乃是注射於關節滑囊的透明質酸,但它不是藥品,美國FDA將其歸類為同人工關節般的「醫療器材」,主要作用是增加關節的潤滑面,以改善疼痛,並不能根本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有趣的是,曾給楊俊佑替換人工關節的病患,幾乎100%都用過葡萄糖胺及軟骨素,但當情況嚴重到某一程度時,保守治療宣告無效,最後還是得步上開刀一途。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