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民眾感到憂鬱的天數和社經地位成反比,而運動不失為預防及降低憂鬱的好辦法,假如身陷憂鬱症漩渦,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亦能提升治療效果。
憂鬱和社經地位息息相關
美國成年人平均一個月會有3天感到沮喪、傷心或憂鬱,他們在這些低潮的日子,也比較容易抽菸或停止運動的習慣。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以電話訪問民眾,詢問他們在過去一個月內,大約有幾天感覺沮喪,他們共蒐集了16萬6千筆資料,平均而言,女性比男性有更多天感到憂鬱。而18~24歲的年輕人感到低潮的日子最多。
民眾感覺憂鬱的天數也和社經地位有關,研究發現,大學畢業及家庭收入在5萬美金以上的民眾,一個月內只有2天低潮,而學歷在高中以下的人有5天感覺低落,家庭收入在1萬5千美元以下的人,則有6天心情不佳。常運動且從未抽菸的民眾比那些沒有運動習慣或一天至少抽一包菸的人,較少感到傷心或沮喪。
(摘自合眾國際社報導 Adult sad or depressed 3 days monthly,07/29/2004,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有活力的兒童
較不易得到憂鬱症
過去的研究顯示,運動能幫助成年人打擊憂鬱症,新的一項研究認為,運動同樣能幫助兒童對抗憂鬱症。
4594位中學生參與一項長達兩年的研究,雅典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愈活躍的小孩愈少出現憂鬱症狀,雖然運動與憂鬱症狀是否有因果關係仍不清楚,且憂鬱的孩子可能因為症狀而變得較沒有活力,但是研究人員仍相信運動可以抵抗憂鬱。
雅典喬治亞大學Dishman博士認為,除了有研究顯示有活力的成年人罹患憂鬱症的危險較低,也有證據顯示運動有助於治療成年人的憂鬱症。他進一步解釋,由於運動會影響一些關鍵的神經化學物質,如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這些物質都與腦神經傳導物質類似,能避免神經細胞損傷,並且在腦內與情緒相關的區域傳送神經訊號。
參與研究的七年級學生回答了有關活動程度以及是否有抽菸喝酒習慣等問題,並且接受憂鬱症狀的篩檢,而他們在七年級結束與八年級結束後,也需要再重新進行測試。研究人員對於學生在兩年內運動習慣的改變與憂鬱分數的變化感到興趣,整體而言,當運動量增加,憂鬱症狀也會減少;相反的,減少運動量時,憂鬱指數會上升。
Dishman博士表示,運動可以幫助人們在初期預防憂鬱症,並且治療憂鬱症。最近的臨床試驗顯示,運動、抗憂鬱藥物,以及心理治療都對患有憂鬱症的成年人有同樣的幫助。雖然運動相較於藥物治療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產生效果,但是對青少年而言,在藥物治療的安全性仍有爭議,且心理治療無法全然見效的情況下,也許可以成為治療憂鬱青少年的另一種選擇。
(摘自路透社報導 Active Kids May Be Less Prone to Depression,07/12/2004,Reuters Health)
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
可提升憂鬱病患按時服藥的意願
病患同時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會改善按時服藥的情況,治療效果比單獨以藥物治療有效。
義大利杜林研究中心的Munizza博士回顧近年來16個臨床試驗,希望能釐清治療方法與服藥率的關係。研究人員比較了單獨以藥物治療患者,以及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的實驗效果。共有包括932名病患被隨機分配以藥物治療,910人接受合併治療。
整體而言,Munizza博士發現,使用合併治療的病患有86%顯著改善症狀,明顯比單獨使用藥物治療者多,而兩組病患對治療方式沒有反應的比率與退出研究的比率一樣多。
Munizza博士認為,心理治療能幫助病患持續接受治療,但是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解開心理治療真正的治療效果是否只因為他們能增加病患持續服藥的意願。他也建議,增加一些鼓勵病患持續服藥的介入方案,或許能提高藥物的反應率。
(摘自路透社報導 Therapy May Boost Antidepressant Drug Compliance,07/28/2004,Reuter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