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臺灣是常見的營養補充品,超市、便利商店裡的優酪乳、優格更是時時推陳出新,標榜各種功能、口味,讓人眼花撩亂。但當你選購時,是否也曾懷疑手上的產品到底有沒有效?是不是菌種越多越好呢?其實,選益生菌的「眉角」不少,就讓我們一一拆解吧!
台灣乳酸菌協會理事長陳明汝分析,益生菌的主要功效是「整腸」,也就是改善腸道的整體環境跟功能,所以不論是腸道蠕動過快(像是腸躁症、常拉肚子),或過慢(像是便祕)都可以長期補充益生菌來調整。
Q2 益生菌就是乳酸菌嗎?
鄭欣宜營養師回答,只要是「餵食給人類或動物時,可以增加腸道內菌叢品質」的菌種,就可稱為「益生菌」;而「乳酸菌」指的是「能夠代謝醣類,並產生50%以上乳酸的細菌。」
Q3 液狀、粉狀益生菌
效果有何差異?
陳明汝理事長說,我國將生乳殺菌後,以乳酸菌、酵母菌等對人體無害的微生物發酵、pH值降低的產品,統稱為「發酵乳」。市面上各種發酵乳,從液體、稠狀到凝固狀都有,包括優酪乳、乳果、優格、粉狀益生菌、膠囊狀益生菌等,口感、口味也有差異,但這些都不會影響其整腸效果;會影響其功效的是菌種、菌數、製造跟保存方式。其差異如下:
○菌數:益生菌在到達腸道以前,多少會被胃酸、膽鹽殺死,原則上,菌數多的會比菌數少的產品更有效。目前國家規定的標準是每毫升發酵乳需含1000萬個以上的活菌。
○保存方式:不論何種型態的產品,放置於冰箱冷藏均有助於保存益生菌,離保存期限越近,活菌存活率越低。建議發酵乳離開冰箱後,半小時內要喝完。(延伸閱讀:168間歇性斷食法能改善胃食道逆流?新手怎麼增加斷食時間?)
正解》除了注意菌種、菌數,還要留意糖分、蛋白質含量。
要多少菌數才夠?菌數通常跟菌種和功能有關,像是針對泌尿道感染,有些廠商研究顯示,特定菌種一天只要10億以上即可;但針對腸道調整,有些廠商建議一日要達到數百億菌數,因此市面上說法不一。廖偉呈藥師建議,若是「日常腸道保健」,一天攝取20~100億即可,大約是一天喝2小瓶優酪乳的量,若要加強效果,可服用保健食品,有些保健品的理念是量要足夠才有效,每天最多100~400億。
至於發酵乳,種類很多,從優酪(調味)乳、優格到發酵乳飲料(像是「養XX」),都含有益生菌,但菌種、菌數各不同。這類產品因為發酵後的天然味道是酸的,廠商常會添加糖或製成調味乳,即便是粉末狀的益生菌產品也會加糖;所以陳明汝理事長提醒,選購時要留意糖分含量,要限制糖分、熱量攝取的人,可挑選低糖、低脂的配方。此外,需注意「原味」不代表「無糖」,無糖的口感會偏酸。
還有要注意的是,「發酵調味乳」或「發酵乳飲料」,因為加飲料「調味」,蛋白質含量較低,也就是活菌總數較少,不能直接替代鮮乳的蛋白質價值。辨認的原則是在瓶身營養標示中,每100毫升中,蛋白質含量要超過2.7公克,才可用來替代鮮乳。(延伸閱讀:長期便祕是大腸癌警訊?宿便迷思大解析)
正解》原則上飯前吃,可同時補充「益菌生」。
補充益生菌時,可同時服用「益菌生」,或選購有添加益菌生的產品。「益菌生」是益生菌的食物,常見的有膳食纖維、菊糖、寡糖這三種;足夠的益菌生有助於腸道保持酸性狀態,幫助好菌生長。(延伸閱讀:從便便看健康隱憂!一分鐘檢測腸道健康)
曾有新聞報導,有免疫失調的患者吃自製的優格而引起敗血症,引發安全疑慮,到底自製優格要注意什麼?台灣乳酸菌協會理事長陳明汝說,市面上可買到優格機、菌粉等材料,自製優格不難,但要注意:
2. 有些人使用現成優格來做新的,若在製作優格或發酵乳的過程,發酵菌元重複使用,要非常小心避免汙染,另外發酵菌元也可能因多次使用而突變,降低生長及產酸能力,可能導致酸度及菌數不足,並不建議。
材料:
2. 一大一小不鏽鋼鍋,裝優格的容器。先以熱水燙過,並將內部擦乾。
做法:
2. 煮鮮奶的水加冷水降溫,讓內鍋鮮奶維持80℃煮30分鐘,讓牛乳蛋白稍微變性,做出來的優格凝乳較佳。
4. 放置在能保持37~40℃的優格機或悶燒鍋內約8小時。
6. 可另外加入蜂蜜、濃縮果汁、果醬或水果調味。
注意事項:優格味道偏酸,如果不夠酸,代表發酵失敗,一定要丟棄,不可食用,因為已有壞菌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