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為何學校缺乏學生的情緒教育?專家點出問題出在校園心理健康人員不足!

為何學校缺乏學生的情緒教育?專家點出問題出在校園心理健康人員不足!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543
收藏 瀏覽數 : 3543
為何學校缺乏學生的情緒教育?專家點出問題出在校園心理健康人員不足!

學生自殺案件時有所聞,2017年9月,一名入學僅五天的北一女新生,選擇從住家頂樓一躍而下,結束生命。新聞上也曾報導就讀國小的學童,因為和父母發生爭執而衝動自殺,難道台灣的情緒教育出問題了嗎?學校心理健康課程是否太少?對此,中華心理衛生協會深入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受試者認為,校園普遍缺乏心理健康課程,可能和校園缺乏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有關!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張珏指出,教育部在1979年訂定《國民教育法》中就提出培養德、智、體、群、美的學生,後來因應時代變遷,促進心理健康的工作已從處理疾病端發展到提升全民心理健康。但在實務經驗上,學校雖設有輔導室,每個禮拜也都設有輔導課程,但心理健康的營造卻偏重在問題的篩檢與個案輔導,很少有讓學生過得更加快樂幸福、讓生活更有意義的促進或初級預防措施,政府也未將心理健康列為學校評核的指定項目。

所以,我國的教育真的沒有心理健康的存在嗎?張珏理事長認為,「不是沒做,是方向重點有問題。」她舉中華心理衛生協會近期的研究為例,在實際訪問全台3567所國中小學的衛生組長及保健室護理人員後,發現雖然高達8成5的人都認同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校園健康促進計畫」,但礙於學校專業心理健康人員不足、加上缺乏相關教材及實務經驗,讓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課程難以實施。

★ 校園心理健康促進課程的障礙有哪些?

調查結果指出,將「心理健康促進」融入「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問題,包括「學校心理健康促進專業人力不足」、「原先健康促進工作負荷重,無多餘時間辦理」、「個人缺乏專業或實務能力」、「缺乏家庭配合(如督促健康生活型態)」與「無相關之心理健康促進教材」。
 

進一步檢視校園內,學生最值得重視的心理健康相關議題,大多數的受訪者都認為,「學習動機不足」、「情緒管理」、「3C過度沉迷」與「壓力調適」是目前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

至於該如何讓心理健康促進課程納入《校園健康促進計畫》?張珏理事長提到,不論是衛生組長還是校園護理師,這兩種職別的人員都認為,學校雜物和行政工作繁重,是他們很難有時間和人力協助學生促進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因此建議從「專業與行政支援」、「責任界定與分工模式」及「政策與配套措施」三個方向著手改善。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