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基金會2017年底調查3~12歲孩童用餐時間,發現半數孩童待改善!有二成一孩童吃太快,每餐不到20分鐘;另外二成七則是吃太慢,每餐超過35分鐘以上;更有3%的孩童吃超過1小時。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孩子用餐時間至少應20分鐘以上。近年日本、新加坡研究都顯示,吃太快易增加孩童過重、腰圍超標及內臟脂肪高等危機;美國研究也顯示,孩子用餐時間不夠,會影響營養素攝取的「質」與「量」,導致熱量攝取過剩、營養卻不足!吃太快會讓大腦飽食中樞來不及接收飽足訊息,感覺到吃飽前可能已經吃過量,易導致肥胖;狼吞虎嚥也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或吞下細骨魚刺等傷害胃腸。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小兒部醫師湯國廷強調,孩子用餐時間以不超過35分鐘為宜;不能擔心孩子吃不夠,而延長用餐時間。根據牙科Stephan曲線,口腔酸鹼值在食物入口5分鐘後即呈酸性,若食物停留太久,易侵蝕牙齒琺瑯質,增加蛀牙機率。而孩子吃過慢常被忽略的原因,可能是咀嚼能力不足;別讓孩子長期吃油糖較高、口感偏軟的食物,應依年齡與個別發展,嘗試不同硬度、韌度的食物。他也提供從小培養用餐好習慣的7個方法:
1.用餐時孩子需坐定,餐椅應在餐桌旁,不要「走到哪裡,吃到哪裡」。
2.用餐時避免孩子分心,盡量減少電視、玩具等噪音和干擾。
3. 三餐和下午點心需定時,正餐時間至少間隔4小時,讓孩子有餓的感覺以促進食慾;兩餐之間避免提供果汁,渴的時候只提供水。
4. 配合孩子的口腔動作發展,提供適齡餐食,包括食物硬度、大小等。
5. 建議孩子實際用餐時間20~35分鐘為宜。
6. 父母師長決定用餐時間、地點和食物種類;但吃多少由孩子決定,以免造成反效果。
7. 用餐時每次以少分量,重複給予,減少孩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