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寶寶口腔裡的白色斑塊是奶垢,還是鵝口瘡?

寶寶口腔裡的白色斑塊是奶垢,還是鵝口瘡?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2467
收藏 瀏覽數 : 12467
寶寶口腔裡的白色斑塊是奶垢,還是鵝口瘡?

天氣逐漸轉熱,提醒家有新生兒的家長要小心孩子是否染上黴菌!一名新手媽媽日前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時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原以為是奶垢不以為意,沒想到經醫師診斷竟為「鵝口瘡」。到底什麼是鵝口瘡?又該如何治療呢?
 

常發生於早產兒及
未滿6個月的嬰兒身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表示,鵝口瘡是口腔內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正常人的口腔與腸胃道都會有少量的念珠菌,與細菌維持著平衡狀態,不過,一歲以下的嬰兒因為抵抗力較弱,容易造成念珠菌大量繁殖,導致鵝口瘡。

臨床上,新生兒染上鵝口瘡的比例並不低,且多半發生在未滿6個月,尤其是3、4個月以內的寶寶身上;另外,像是早產兒也比較常有鵝口瘡的問題。但隨著年齡逐漸增長,鵝口瘡的發生率會遞減,等到一歲以上,身體免疫力比較健全後,發現鵝口瘡的機率就會更低。

白色念珠菌是臺灣常見的黴菌致病源之一,也是造成女性私密處感染的常見菌種, 只是染上後不一定會有症狀。因此,也有人認為鵝口瘡之所以在新生兒身上很常見,除了新生兒本身抵抗力較弱外,也和出生時會通過母親的產道有關,可能在通過產道時染上白色念珠菌。

柯婷蓉醫師提到,一旦染上鵝口瘡,醫師多半會給予抗黴菌的藥物(像是抗生素或類固醇),讓家長直接塗抹在嬰兒口腔黏膜,一天約塗抹3~4次,塗抹完後應盡量等至少半個小時,讓藥效吸收後再進食。通常抹完1~2天,症狀就會明顯改善、看不見白色斑塊,但為了有效根治殘存在黏膜底下的病菌,一般治療會建議至少塗抹7天,以免鵝口瘡很快又再度復發;少數較嚴重者會需要14天療程。其他像是嬰兒口腔會接觸到的物品,例如奶嘴、奶瓶、固齒器或是玩具等,也都要徹底消毒。
 

如何分辨是「奶垢」、「鵝口瘡」
還是火氣大,黏膜潰瘍

柯婷蓉醫師強調,鵝口瘡好發於兩頰內側的口腔黏膜、舌頭及上顎,外觀看起來是白色斑塊,很容易跟一般奶垢混淆。由於鵝口瘡不會引起疼痛感,大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但進食時可能會覺得口腔裡有異物感,所以部分嬰兒可能會變得容易哭鬧,甚至不愛喝奶。

該如何區分是奶垢,還是鵝口瘡呢?柯婷蓉醫師建議,家長可在寶寶喝完奶後,用棉棒或是濕潤的紗布輕輕擦拭。假如是奶垢,能夠輕易地去除;即便是舌苔,也能輕易去除,只是舌苔的斑點通常較大,僅存在舌頭上;倘若是鵝口瘡,則會持續附著在黏膜上。

不建議爸媽用力擦掉白色斑塊、或是硬把病灶處的白斑摳掉,可能會因拉扯而使寶寶感到疼痛,底下的黏膜也會發紅,甚至有出血點。假如爸媽不小心太用力,使得寶寶的口腔黏膜出現小傷口,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在流血時,用紗布沾清水輕壓就能止血;小朋友的黏膜恢復能力很快,很快就能再生,因為局部發炎染上細菌的發生率很低。」

至於該如何區辨「鵝口瘡」和火氣大造成的口腔潰瘍?柯婷蓉醫師解釋,火氣大造成的口腔黏膜潰瘍,多半是局部凹陷的小傷口,可能只會有1~2個白點狀的膿皰。反觀鵝口瘡較常出現不規則形狀、且範圍較大。

柯婷蓉醫師提醒,新生兒很少會火氣大,如果發現口腔內有局部的白點小膿皰,通常會懷疑是腸病毒或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潰瘍。
 

不只奶嘴和玩具
媽媽的乳頭也是常見的感染源

值得注意的是,若寶寶由媽媽親餵母乳,口腔裡的念珠菌也會附著在媽媽的乳頭上。當媽媽的乳頭被念珠菌感染時,可能會局部輕微紅腫、刺痛,或媽媽親餵時感到異常疼痛,但這些症狀通常頗輕微,很容易被忽略。因此,當發現親餵的寶寶有鵝口瘡時,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

反之,媽媽的乳頭也常成為寶寶鵝口瘡的感染源。柯婷蓉醫師補充,正因為媽媽的乳頭就算染上白色念珠菌,也不一定會有症狀,所以媽媽很容易已經被感染卻不自知,而將病菌傳染給襁褓中的孩子。

許多家長會擔心,鵝口瘡會不會傳染給其他寶寶?對此,柯婷蓉醫師說明,鵝口瘡雖有傳染性,但屬於接觸傳染,只要奶瓶、奶嘴分開,就不太會有交叉感染的疑慮。

柯婷蓉醫師提醒,由於臺灣氣候溫暖潮溼,適合黴菌生長,因此鵝口瘡雖然很容易治療,卻也很容易復發,預防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維持環境與器具清潔之外,餵奶後清潔口腔,也是預防鵝口瘡的重要步驟。建議家長每天餵完寶寶後,順便觀察寶寶的口腔狀況,如果發現有抹不掉的白色斑塊,且觀察2~3天都沒有改善,就應尋求專業兒科醫師治療。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