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皮膚疾病 治療灰指甲,怎麼塗藥更快好?口服藥、外用藥又差在哪?

治療灰指甲,怎麼塗藥更快好?口服藥、外用藥又差在哪?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9129
收藏 瀏覽數 : 59129
治療灰指甲,怎麼塗藥更快好?口服藥、外用藥又差在哪?

你知道赤腳進入浴室、共用指甲刀、穿別人的拖鞋、可能會傳染灰指甲嗎?一旦罹患灰指甲,不僅會讓腳指甲顏色變灰、變黑、外觀變醜,嚴重時還可能併發「蜂窩性組織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調查發現,全台有超過170萬人罹患灰指甲,其中有1/3、約50多萬人是遭家人傳染,傳染途徑就是「經常和家人共用指甲刀」、「共穿拖鞋」或「赤腳走進浴室」。想要根治,可要用對方法!
 

造成灰指甲的3大「母湯」行為
快來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灰指甲擁有高度傳染力,在台灣盛行率高(約8%),除了台灣環境較歐美炎熱、潮濕以外,不良的居家生活習慣更是傳染關鍵。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居家環境」是造成灰指甲傳染的主要地點,但民眾普遍缺乏警覺性。平均每三位罹患灰指甲的患者,就有一人是被家人傳染。灰指甲患者易將黴菌留在指甲刀、拖鞋或浴室地板,尤其浴室環境潮濕,更有利黴菌大量孳生。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公布最新灰指甲居家認知大調查,發現有超過6成(66.7%)的民眾曾共用指甲刀,且其中超過8成(82.3%)共用過的指甲刀幾乎沒有用酒精消毒處理,僅3%民眾使用指甲刀前每次都會消毒。而國人最常出現的3種NG行為,正是共用指甲刀、共穿拖鞋、以及赤腳接觸潮濕的浴室地板。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56.8%)民眾有共穿室內、室外拖鞋的經驗;近4成(39.3%)民眾有赤腳進入浴室的生活習慣,僅2成(20.4%)民眾全程使用浴室拖鞋。
 

糖尿病患罹灰指甲機率高3倍 
指甲變鬆、變脆、變軟都是常見徵兆

灰指甲又稱為「甲癬」、「臭甲」,是指甲被黴菌感染所致,也就是指甲「發黴了」。一旦染上灰指甲,指甲不一定會變成灰色,但會明顯變色,可能是變黑、白、灰、黃、褐等各種顏色。灰指甲不分男女和年齡,任何人都可能得到,雖然手也會有灰指甲,但腳部的灰指甲較常發生,且常出現在大姆趾。

其實,除了變色外,指甲變鬆、變脆、變軟,也常是灰指甲的前兆。由於都是黴菌感染所造成,灰指甲常會併發香港腳(足癬)。平時不痛不癢,很容易被忽略,但如果有傷口,就可能因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台灣的氣候潮濕,非常容易引起黴菌滋生,尤其是經常在潮濕環境下工作的人更容易罹患灰指甲,像是游泳教練的腳指甲、餐飲業者的手指甲,或是腳汗較多者,都是黴菌滋生的溫床,比較容易得到灰指甲。此外,喜歡把指甲留得很長的人,指甲容易藏污納垢,也容易出現灰趾甲。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因末稍血液循環不佳,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灰指甲,風險約高出3倍!臺安醫院皮膚科曾德朋主任提醒,若家中有糖尿病、香港腳患者、高齡長輩、足部有傷口,或是免疫力較差者,更需格外注意家人的指甲狀況,避免一人傳染全家。
 

治療灰指甲
口服、外用藥物哪個好

治療方面,灰指甲的治療方式分為口服與外用藥物兩種。目前實證有效,且有健保給付的口服抗黴菌藥物是terbinafine(療黴舒)以及 itraconazole(適撲諾),但這類口服藥物必須遵照醫囑吃完整個療程,否則容易治療失敗。一般來說,手部的灰指甲大約需要治療6週,腳部的灰指甲則需12週,如果中斷治療,黴菌很快就會長回來。

儘管口服藥物療效不錯,但需透過肝臟代謝,可能影響肝功能,因此有肝臟疾病或肝功能異常者,或者是有心臟衰竭等疾病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塗抹外用藥物來治療。

外用藥物和口服藥物相比,安全許多。常會用在不適合口服藥物,或是灰指甲還沒有感染到指甲根部的患者身上。傳統外用抗黴菌藥物滲透力較差,沒辦法深入甲床來對抗黴菌,因此不少藥廠推出有點像是「指甲油」的劑型,即使沖水、洗澡也不太會被洗掉,可以達到長效作用,一週使用一次即可,只是療程較長。在手部的灰指甲要使用6個月,腳部的灰指甲則要使用9~12個月,才能根治。

曾德朋主任提醒,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標榜免銼甲的產品,其實,大部分只是指甲保養液,並不是藥品,對灰指甲沒有治療效果。治療灰指甲的正確方式,必須先銼甲,磨掉感染的指甲,之後塗抹藥物時,藥效才能作用於黴菌上,使治療效果更佳。建議銼甲後,先擦拭酒精消毒,再於指甲上塗抹抗甲癬油劑,持續塗抹,不要任意中斷,才能根治灰指甲。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