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福聯盟曾針對兒童零食食用狀況進行調查,發現7成孩子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其中6成4的孩子吃零食的原因竟是肚子餓。若是家長也喜歡吃零食,那孩子吃零食的次數就會比一般孩子高出2倍。
畢竟學齡前的孩童在看到喜歡的零食或糖果時,「延宕滿足」的能力較差,無法像成人一樣可以輕鬆抑制想吃的慾望。所謂「延宕滿足」,又稱為「延後享樂」,是自律行為中一項珍貴的能力,它可以讓人獲得較高層次的幸福感,例如:先忍住想玩的慾望,努力的完成作業,以便做完功課後能有遊戲時間。五歲前的幼兒比較缺乏這項能力,慾望當下沒被滿足就非常痛苦,這也是為何在玩具店時常可以聽到孩子哭鬧的原因。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契爾(Walter Mischel),從1960年代開始,進行一系列非常有名的「棉花糖實驗」。其中一個研究的對象是3~5歲的孩子。研究者將孩子單獨帶到實驗室,並在桌上放著一個手按鈴、一顆棉花糖和一根椒鹽脆餅棒。
不過,米契爾也指出,孩子步入學齡階段後,這項能力會愈來愈強,因為孩子愈來愈能想像「之後獲得大禮」的樣貌,並且自我說服,克制欲望。
王意中心理師提醒,孩子是看著爸媽的身影長大的,若父母經常在家裡一口接著一口吃著零食,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所以家長教育孩子不要常吃零食時,自己也要負責任做好榜樣!
因為孩子在旁邊看到你無奈同意,他就會懂,這個長輩會給我好吃的糖,而且即便是平常堅持不給糖的爸媽,在這個長輩面前也只能同意讓我吃。一旦讓孩子知道這件事,以後更難處理了。雖然事後溝通不見得有效,但至少沒讓孩子發現把柄,知道父母不得不妥協這件事。
已有許多專家指出,吃太多糖果、零食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專注力、情緒行為、記憶力和學習力,導致過動等各種負面結果。假如長輩總是以「哪有什麼不能吃?我們小時候還不是都這樣吃長大的!」當理由時,家長不妨試著提出這些佐證,跟長輩說明,不是不讓小孩吃零食,而是為了小孩健康著想,畢竟以前沒有那麼多零食種類、也沒有像現在加入這麼多化學成分、黑心食品和不肖廠商也沒有那麼多。
研究證實,孩子到了四歲以後,對食物的喜惡感會變得明顯,是挑食的高峰。臨床觀察也指出,這個階段的孩子零食餅乾吃最多,會嚴重影響孩子味覺的判斷,相比起來,飯原本就沒什麼味道,孩子自然不愛吃!
假如孩子哭鬧不已,堅持要先吃零食,王意中強調,家長千萬不能妥協,也不要直接說「不能吃零食」或「現在不可以吃零食」的話,這容易讓孩子出現抗拒,而更堅定「現在就要吃」的想法,只要記得不論孩子怎麼「歡」,都跟他說:「吃完飯再給你吃。」清楚讓他知道,不管你怎麼吵都一樣。
許多孩子偏愛吃點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時間又往往吃不下了。提醒家長,油炸類的零食,像是洋芋片、爆米花、薯條等,不易被消化分解,很容易影響正餐的胃口;而甜度過高的食物,則會耗用體內攝入的維生素B,降低食慾,還會刺激腸黏膜,產生脹氣的感覺。所以在點心的選擇上,應避開上述兩種容易影響孩子食慾的零食。
在上述棉花糖的實驗裡,研究人員以棉花糖做為獎勵的誘因,藉由二選一的方式,觀察及訓練孩子延宕滿足感的能力。以此類推,當孩子吵著要吃零食,家長也可以此方式進行。舉例來說,當孩子吵著要先吃餅乾,王意中建議家長可以說:「如果你現在急著吃餅乾,只能吃一塊;但如果你吃完飯再吃,我就給你吃兩塊。」讓孩子在二選一的情況下,自己衡量是否為了多一些「獎勵」而延宕欲望,等吃完飯再吃。
假如孩子吃飯時間不吃飯,父母親也不要特意延長用餐時間,當大家都吃完飯,就將食物收起來,之後就算孩子喊肚子餓,也要堅定一次,不要端出食物,只讓孩子喝水或喝鮮奶,讓孩子知道該吃正餐的時間不吃正餐,時間過了,就沒有東西吃,就算肚子餓,也只能等到下一餐正餐才能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