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親子溝通 高雄少女失蹤案省思:網絡誘騙花招多,3招教孩子辨識

高雄少女失蹤案省思:網絡誘騙花招多,3招教孩子辨識

出處/ 2020年9、10月號/第39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893
收藏 瀏覽數 : 5893
高雄少女失蹤案省思:網絡誘騙花招多,3招教孩子辨識

高雄14歲劉姓少女北上和網友會面後失聯,警方動員上百名人力協尋,經歷三天終於在新竹找到失蹤少女!少女被發現時,頭帶電擊項圈,已囚禁在豪宅密室66小時。因為嫌犯有兩起妨礙性自主前科,都是以應徵名義行誘拐之實,然後下藥拍裸照再性侵……令不少家有青少年的父母擔心,類似的略誘、拐騙情節會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現代孩子的生活離不開網路,也很重視網路世界中的人際關係,期盼得到認同,但網路交友隱藏著詐騙、誘騙、竊取個資或霸凌的風險;若孩子缺乏警覺,以為找到高薪又輕鬆的工作,或想當模特兒、藝人,或誤以為遇到真愛,而提供個資或私密照,還可能因此被勒索,造成精神或身體上的傷害。父母該如何機會教育,才能教會孩子辨識網路交友的誘騙信號?
 

孩子以為找到高薪輕鬆的工作
其實是
專攻人性弱點的網路誘騙

誘拐劉姓少女的羅嫌,是在網路上應徵天真的少女當電競陪打員,宣稱只要穿著漂亮衣服,陪人打電動,或是拍照,就能拿取高額報酬。為了讓劉姓少女前來面試,羅嫌甚至先郵寄一個包裹,裡頭放了1支人頭號碼的手機和高鐵車費給少女。​

誘騙不只會發生在少女身上,少年同樣也要注意。有一些誘騙者會用漂亮的少女圖或少男圖當顯示照,混進中學生的LINE群組或FB來接觸學生,先傳網路上抓的少女裸照,宣稱是自己的裸照,取得少女或少年的信任,引誘對方也禮尚往來、回傳裸照,之後再用裸照要脅對方見面,意圖性侵。

美國曾有一名18歲男孩在臉書上化身為兩個女孩,和他高中時期認識的許多男生變成臉友,並分別談起網戀;後來說服其中至少31個男生,將裸照傳送給他,又要脅「若不遵從指示,便發布照片」,對7個少年進行性侵。

目前還有個誘騙手法是,有人在超商等待,關注哪個孩子要買遊戲點數,再搭訕說有高人可指點進階的方法或送寶物,加LINE熟識後,再騙取男生的裸照。愈年幼的裸照,可賣愈高價。現在的誘騙手法層出不窮,家長平時就要多關心孩子,了解其上網或交友的狀況。

延伸閱讀留心5徵兆,避免兒少被誘騙而外流私密照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利用假名、假身分來活動,在現實成人世界中屢見不鮮,但其背後有著更複雜的目的,例如「蓄意騙取金錢」,至於不具經濟能力的兒少族群,釣魚詐騙者大多是掌握兒童和青少年寂寞或期待被人了解等特質,趁虛而入,透過虛擬角色在網路上給予兒少回應與關懷,到了某個階段,便進一步要求孩子裸露身體、拍攝照片來獲得性滿足,或盜用其帳號。

此外,也有在社交網站上,以虛假個人資料欺騙網友感情的人,尤其「國小階段的學童懵懵懂懂,可能會將對方當成很關心自己的人,也可能把與網友的關係認為是愛情」。她回憶曾在某次育幼機構輔導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院童可能捲入網路誘騙事件,那名女院童對網友的刑警身分深信不疑,只因為該名網友的大頭照穿著制服,「孩子們的天真,或是他們在生活上面臨到的寂寞、孤單心境,都是最常被惡意利用的部分。」

另外,要注意的是,這類網路誘騙有時還會加上恐嚇詐財手段,尤其是針對有更多自主經濟能力的大學生,例如用「如果不給錢,就對你的父母不利」等話語,進行金錢勒索。(►延伸閱讀:孩子心情不好,第一個找誰談?

 

用假身分是保護個人隱私
還是為了霸凌他人?

根據2019年Facebook的報告,每月活躍帳戶裡有5%為假帳號。假使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來保護個人隱私,避免真實身分曝光,既不會傷害到他人,也不會因為誤導而對別人造成傷害;可是,假設建立另一種身分為的是騷擾、羞辱、嘲笑或傷害他人,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涉及釣魚詐騙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網路欺凌、網路騷擾和網路跟蹤等網路犯罪的情形。受害者不僅會遭受到精神層面的傷害,有時也會遭遇身體上實質的傷害,例如被攻擊、性侵或在真實世界裡被跟蹤。

儘管透過網路進行攻擊、性侵及跟蹤的加害者,都有觸犯法律的問題,卻不易追查。因為這些傷害舉證困難,且對象不易查證,司法過程又費時耗神,通常難以成功訴訟。延伸閱讀法律如何幫助我的孩子,離開恐怖情人

 

父母如何覺察孩子
遭受網路誘騙?

至於父母、師長可從哪些面向,覺察孩子或許遭受網路霸凌?長年致力於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的陳質采醫師表示,一般較被動內向、認為網路比真實世界安全的孩子,相對容易被騙。

被霸凌時,「大多數一開始不會說,因為孩子覺得自己犯了錯,或是感到沒面子、受傷了,如果又加上受到威脅,就更不敢說了。」不過,要是發現孩子近來神色有異,或者是情緒、行為都和過去有所不同,尤其是出現焦慮煩躁的情緒,或者是原本熱愛上網,卻突然變得不再喜歡,家長或老師都應關心他是否發生了什麼事。

建議師長可詢問孩子「最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事」,或是向孩子表達「要是碰到一些麻煩,或無法解決的狀況,都可以找我」等。然而,要真正避免兒童、青少年陷入釣魚詐騙或誘騙類型的網路霸凌,事前的預防更為重要。延伸閱讀說沒兩句就吵架?常見的親子溝通技巧大公開​

 

3招教孩子保護自我

1. 不在網路上公開個人訊息
想要孩子遠離網路誘騙或霸凌,要先培養孩子的網路素養與認知,如上網時要注意隱私權的維護,不要在網路上公開個人訊息,包含電話、地址、就讀學校,也不宜透露行蹤,避免走到哪都在社群網站打卡。

2. 用新聞讓孩子了解,可能遇到誘騙或性侵的危險
告訴孩子在網路上看到或聽到的訊息,可能是捏造、虛假的。提醒他們素未謀面的人,比起身邊的父母、親友、師長、同學朋友更關心自己時,要留意是否有其他奇怪的要求,因為可能別有居心,也許期望獲得性或金錢上的滿足。

3. 提醒孩子保持警覺
可用新聞事件提醒孩子,這世界上不存在穿著漂亮衣服陪別人打電動,或陪人聊天,或單純拍美照,就可以拿取高額報酬的輕鬆打工,也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有人對他提出一些詢問或要求,但看起來『非必要』(例如對方要求自己傳出裸露性感照或其他cosplay的照片),那麼他絕對有權利加以拒絕,」陳質采醫師補充。

延伸閱讀「老師偏心,疼愛成績好的同學!」當孩子這樣抱怨,如何安撫委屈的心?

 

父母多花時間和孩子們相處
讓家更溫暖,孩子更有能力抵抗誘惑

諮商人員提醒,網路交友暗藏危機,要防範孩子被誘騙, 父母與其檢查孩子的手機、拿新聞警告或限制他們上網,倒不如多花些時間與孩子相處與談心,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心,如果家裡是個溫暖的避風港,孩子會更想停留,也更能警覺地去分辨暗藏危險的誘惑與詐騙

若孩子已誤觸誘騙或詐騙的陷阱,陳質采醫師指出,師長宜同理孩子的傷害,給予關懷與支持,並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概念。另外,也可協助孩子截圖保留完整的聊天記錄(含日期、對方帳號、對話)、簡訊、電子郵件、圖文影像等資料,做為報警(一年內)及訴訟(事發半年內向發生地的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的佐證。

延伸閱讀:孩子走不出失戀、分手的低潮,學校能協助什麼?又該怎麼陪伴他走出憂鬱?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