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親子溝通 公婆爸媽接力帶小孩,教養怎麼同步調?

公婆爸媽接力帶小孩,教養怎麼同步調?

出處/ 2019年5月號/第38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0530
收藏 瀏覽數 : 10530
公婆爸媽接力帶小孩,教養怎麼同步調?

現代父母工作繁忙,阿公阿嬤幫忙帶孩子為常態,若兩代間的教養方式不同,長輩對孩子的要求總是輕易妥協,當孩子開始出現問題行為時,該如何與長輩溝通,並維持好的親子關係呢?


根據兒福聯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調查,超過一半的孩子因為大人寵溺,出現「慣寶寶」的現象。近40%的孩子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高達37%的孩子曾因被叨念,就對大人發飆;28%的孩子曾嫌棄食物不好吃而耍脾氣或拒吃;32%的孩子很少對家人表示感謝;35%的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

現代父母大不易,為了維持生活品質,只好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分擔照顧責任,但長輩常只想和樂的含飴弄孫,而不想管教。加上體力有限,常無法和孩子「耗下去」,對孩子的要求總是輕易妥協。正所謂由奢入儉難,當孩子習慣被寵溺,就容易對較嚴格的教養反彈。當照顧者切換時,如何讓教養原則不切換呢?以下兩個案例或許值得您參考!
 

案例1
孩子給長輩帶,如何維持
親子關係、掌握教養權?

小宇在上小學之前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上小學後才與父母同住,直到目前小宇脾氣都非常執拗。不僅在校常動手推擠、欺負同學,對不想做的事也總是拖拖拉拉,常寫功課寫到半夜,爸媽管教時,卻常被小宇回嘴:「阿嬤都不會管我這個,你憑什麼管我!」教養總是在大吵大鬧下收場,親子之間衝突不斷,爸媽愈來愈感到無力……

解析》當親子之間發生衝突時,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阿鎧老師)提醒,父母一定要把握「不要陷入情緒」的原則!若是發現自己開始有負面情緒,最好背對孩子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情緒,務必讓自己以平和的情緒面對孩子。案例中,當小宇回嘴時,父母可以引導小宇討論「為什麼你覺得爸爸媽媽不能管你?」好好傾聽孩子的想法,若一次不成功,久了總會打開孩子的心房。
 

感情要培養
陪伴重視的是品質

不少爸媽想知道,若是把孩子24小時託給長輩帶,幾歲前帶回來較好?臺大醫院臨床心理師鄭安安認為,親子關係就像一本存摺,要不斷積沙成塔,關係是建立出來的,感情是培養出來的,重點不是時間長短,但一定要注重陪伴的品質,小一點的孩子很需要陪他玩,孩子慢慢長大後,就要多聽他說話、分享心事,建立聊天說話的習慣。

每個家庭的現實條件和互動模式不同,對於幾歲帶回家自己顧等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些長輩無法代勞的事情,父母必須自己做,思考怎麼在有限的時間裡維持親子關係及互動品質。當孩子知道父母關心他、願意了解他及支持他,建立信任感之後,才能拉回孩子的心,並且循序漸進建立新的行為規範。
 

父母要承擔教養責任
爺爺奶奶只是幫忙的角色

阿鎧老師則直言,不建議將孩子托給長輩24小時照顧,不論孩子多小,都應該保持每天見面,若實在有困難,也可透過視訊等彌補。不僅維持自己的親子關係,也讓長輩知道,自己並沒有疏忽為人父母的責任。

假如父母因為工作的緣故,無法兼顧孩子時,阿鎧老師建議,不一定要強求一起吃晚餐或是要親自幫孩子洗澡等細節,應以孩子作息為優先,不要讓孩子跟著大人作息混亂。需要請長輩代勞時,父母也不要只是把孩子丟給長輩,而要以「請幫忙」的態度,明確告知長輩需要做的事。

例如:「爸媽,待會佩佩放學到你們家,麻煩你們提醒她用肥皂洗手,然後請幫忙給她吃我幫她準備的點心,不要吃其他零食。吃完可以讓她開始寫功課,我大約六點會去接她。辛苦你們了!」目的是讓長輩寬心,不必擔負太大責任,也讓自己掌握教養權。有些爺爺奶奶太過寵孫的行為,並非刻意,而是不知道該如何帶小孩,無可依循之時,若孩子要求「我想要吃餅乾!」爺爺奶奶便容易慨然允諾。
 

案例2
當照顧者教養方法不一致時
如何不傷感情的取得共識?

5歲的小薇,由於父母的工作非常繁忙,平時輪流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顧。然而,兩方的教養方式卻非常不同:外公外婆管教甚嚴,舉凡坐姿、用餐禮儀等都有所要求;爺爺奶奶則是過分呵護,追著小薇餵飯、穿衣,都是常見的場景。直到一次,小薇謊稱外公外婆動手打她,不願住在外公外婆家,並且開始出現愛哭鬧、行為退化的狀況,薇媽才驚覺大事不妙……

解析》親自處理此案例的阿鎧老師表示,管教不一致常是孩子找漏洞的開始,他建議一般情況下,只由一個大人出面管教,不要又跳出另一個大人干涉。
 

不評論,只分享現況訊息

照顧者之間彼此需要溝通,在小薇的案例裡,最終阿鎧老師請雙方祖父母及父母設置一個Line群組,在群組裡以「只分享訊息,不作批評」為原則,不干涉和討論對方的教養方式,而是以整合訊息為目標,統一大人們的方向,共同記錄與了解孩子每天的狀況,以便銜接。

例如:外公外婆負責帶小薇時分享「今天小薇吃飯時都不吃青菜,後來用繪本《我不想吃花椰菜》引導,她便願意吃一些花椰菜!另外,我們發現提醒小薇吃青菜會變漂亮,她比較願意吃!」爺爺奶奶看到這訊息,之後遇到類似問題時,也許會想嘗試此方法,不一定繼續追著餵飯,或是百般順從。在訊息中只提到小薇的狀況,客觀的陳述事實,一同密切注意孩子的變化,也培養大人間的信任與溝通,進而確保孩子無法再撒謊。
 

教養原則一致,孩子更穩定

阿鎧老師表示,文字傳訊息總是會比言語謹慎,較易以精確有禮的措辭表達,透過Line群組,避免雙方教養觀不一致的摩擦,凝聚大家都為了孩子好的共識,營造共同努力的氛圍。久而久之,他發現兩方也都會開始欣賞對方教養的優點,並且互相鼓勵,還會一起討論小薇日後要上小學的照顧問題,隨著照顧者之間默契愈來愈深厚,後來小薇的狀況便漸入佳境。

當長輩寵溺,疏於管教時,鄭安安認為,父母可以視家庭氛圍私下找機會與長輩溝通,最好是挑長輩心情好的時候,有時甚至可以刻意營造機會。例如安排出遊,在車上時閒聊,藉機與長輩溝通,或陪父母做菜、打掃時聊些孩子的狀況。以具體的事例引導長輩思考,孩子若長期下來會產生什麼問題,或舉例問問長輩的處理方式,進而分享自己的方法。

例如可以說:「媽,虹虹在妳家時吃飯會不會挑食呀?妳都怎麼處理?她之前常不吃青菜,上次醫生說她這樣,長期下來容易營養不均衡、便祕,會缺乏很多維生素!」等到長輩回應後,可以進一步說:「我發現,如果我提醒她沒吃青菜,大便屁股會痛痛,她比較願意吃青菜耶!下次妳試試看,妳要是發現有什麼對付她的妙招,也要告訴我唷!」鄭安安強調,只要大人們的教養原則一致,孩子的行為就會趨於穩定。

延伸閱讀

避免爺奶養出慣寶寶,教養專家教你這樣

不想追著餵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生活自

你的孩子成了婆婆的孩子?怎麼溝通不傷和

孩子吵,阿公阿嬤全買單?隔代教養遇上情緒勒索如何

從阿嬤家接回孩子後,怎麼調整小孩被寵壞的習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