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的數十年間,科技的進步已改變了人類的文化甚至是價值觀。手機、網路已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社交媒體也已成為絕大多數人主要的新聞和輿論渠道,包括早期的BBS、PTT,以及現在十分普及的FB、Twitter,和大學生最常用的Dcard等。由於社交媒體是一個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領域,但它開放與匿名的特性,也讓社交媒體充斥著侮辱、揶揄、嘲諷,或肆意攻擊的話語。
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專任講師胡延薇提到,過去曾輔導一位擔任學生會代表的學生,他認為自己針對大學校園政策所做的討論與推動,是理性、客觀的,沒想到卻招來一連串在PTT論壇上的批評與謾罵,諸如「你頭腦不清楚嗎」、「學校調漲學費,你就是幫兇」、「想當立委助理或選立委吧」、「假清高」等,除導致原有議題嚴重失焦之外,也讓他感覺到人格受辱。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黃雅芬表示,在網路上發動挑釁的人,其心理非常類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為了引起別人注意而刻意做出違規行為的心態,「就算引來責罵或糾正,也覺得自己至少得到了關注,總比什麼都沒有來得好,在心理上感到慰藉,甚至還感覺很刺激。」這時,如果受到攻擊的一方積極回應,甚至反擊,Trolling者通常會變得更為興奮與激動,然後繼續向對方發動攻擊。
挑釁(Trolling)是什麼意思?
在網路論壇、聊天室、社交及視頻網站上,使用侮辱性語言、髒話來回覆或留言,或故意散布不實謠言、煽動性評論,來激怒或貶抑某個人,讓對方用同樣的方式做出回應。霸凌者不一定與被霸凌者相識,霸凌者會花時間尋找較脆弱的人,然後透過讓別人感覺難過、難堪,來使自己獲得良好的感覺,並藉此引其他人的關注。(延伸閱讀:網路交友藏危機,這樣教孩子辨識詐騙)
藉由不斷練習,真正同理他人感受
不幸的是,挑釁似乎是近年來席捲整個網路世界的一種普遍現象。美國STATISTA網站所公布一份於2017年針對18至69歲共1020位調查對象的統計數據顯示,有38%的受訪者每天都會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群媒體上,看到挑釁者的出現。也許有人會將自己的發言解讀為「言論自由」或「幽默」,然而調侃詼諧與殘忍只在一線間,欠缺思考的言詞對某些人來說也許是殘忍的。(延伸閱讀:留心5徵兆,避免兒少被誘騙而外流私密照)
長期教授人際關係與溝通的胡延薇老師則發現,無論是在虛擬世界或現實生活裡,許多人常不知道自己說的話已對別人造成傷害;如果在網路上又看到別人也都使用類似的言詞與語氣時,就會誤以為這麼說是合情合理的,她說,儘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但一旦以案例來與準成人的大學生作探討時,大部分的人卻都覺得「這樣還好吧」。「唯有當面臨真實的情境,並經過實際操作後,他們才會有深刻的感覺。」她解釋。美國曾有一個實驗,讓兒童把他在手機上看到的文字大聲唸讀出來或發送出去。剛開始,小孩不僅不以為意,還感到很好玩;不過,當許多內容是對著身邊一個真實的人在表達時,受測兒童便漸漸產生「對方會難過」、「自己這麼做會傷害他」等感受。(延伸閱讀:別再旁觀!用對管道檢舉網路霸凌)
孩子遭到網路霸凌有哪些信號?如何步驟性協助孩子們處理負面情緒?
強制控管孩子使用社群媒體,能保護好孩子嗎?
《預防網路霸凌:你看不見的傷害》是一本給父母、教師與青少年應對、自保指南書。
吳佑佑(宇寧身心診所院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柯慧貞(亞洲大學副校長/臺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創會暨名譽理事長)、彭政閔(前職棒球星)、周天成(羽球國手)、 彭仁鐸(「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發起人)聯合推薦,好書優惠中~
本文摘自《預防網路霸凌:你看不見的傷害》,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TAAZE讀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