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統計,台灣一年約86萬多人次因異位性皮膚炎就診(註1),患者常反覆搔癢難耐、抓到流血流膿及睡眠品質極差。除類固醇,還有哪些藥物可止癢?健保有補助生物製劑嗎?身為病友的皮膚科醫師,分享異位性皮膚炎最新的治療進展,及10大保養細節,盼病友都能恢復且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知名Youtuber阿滴,曾拍片分享自己從小到大飽受異位性皮膚炎的折磨,還曾遠赴海外接受治療⋯⋯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任俞佑醫師表示,在先進國家,約2~3成的兒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成人則近1成。多數病友都於學齡前發病,有的患者甚至才剛出生就發作。
根據2021年國內制定的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指引,最輕度的患者可先擦乳液保濕(尤其吹冷暖氣時要特別保濕)避免發癢,迴避刺激物,包括流汗要盡速擦乾,不要穿毛料衣物,以棉質與絲質衣服為主;肥皂清潔力不要太強;不要使用含有香精的乳液等,也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延伸閱讀:異位性皮膚炎、汗疹和玫瑰疹發作部位、特徵大不同,痱子粉止癢用錯恐怕更嚴重!)
隨病情調整治療藥物
能降低類固醇用量
若非藥物的改善效果不佳,身為病友的俞佑醫師指出,這時就要考慮以外用藥物來治療。外用藥物的第一線是「類固醇」,其中細分為7種不同強度,通常皮膚科醫師會依身體部位、年齡層,選用不同強度的類固醇來治療。因類固醇長期使用有些副作用,應避免長期使用,如果病程進入緩解期,即可降低強度、暫停使用類固醇,或使用非類固醇類的外用藥物,也可改以乳液保濕等非藥物的方式保養。
俞佑醫師補充,非類固醇外用藥是較新型的藥物,包括「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及「磷酸二脂酶抑制劑」,長期使用不需擔心副作用,醫師會依照患者嚴重程度、年齡、需求,以此藥物進行維持性治療。
若以上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將再進階以口服藥物或紫外線光照治療。口服用藥通常選用健保指定的三種藥物,學名分別是methotrexate(滅殺除癌錠)、zathioprine(抑妙寧膜衣錠)、cyclosporine(新體睦藥物),或配合紫外線光療,一週約2~3次,要連續做滿3個月,效果才理想。
假如各式治療一試再試,效果仍不彰,最後的救星即是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等。
俞佑醫師說明,目前健保給付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中,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紫外線光照治療等,而「生物製劑」則是有條件給付,患者必須服用過其他藥物、曾進行光照治療、病灶體表面積大、嚴重程度高,亦即傳統治療方法不理想,才可以申請健保給付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延伸閱讀:濕疹 痱子 日曬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中西醫如何止癢)
避開保養治療上常踩的10個雷
X1.堅信天然的手工皂最好
俞佑醫師發現許多患者常使用標榜天然成分的手工皂,但不一定「天然的最好」,雖然成分天然,但手工皂本身含皂鹼,健康的皮膚生態應維持中性偏弱酸,即使用天然手工皂,一樣會傷害皮膚。有些患者因皮膚太癢,洗澡時喜歡用熱水沖燙病灶,這會使病情惡化,建議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快速沖洗5~10分鐘就好,不要用含皂鹼、防腐劑、香精的沐浴乳,最好使用專為異位性皮膚炎開發的產品,其實用清水洗澡也是很好的選擇。(延伸閱讀:印度神皂、泰國手工皂、美琪藥皂、去角質沐浴乳,真能有效去痘?)
X2.洗澡後用毛巾「搓乾」身體
洗澡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關鍵時刻,俞佑醫師說,洗澡後千萬不要用浴巾毛巾「搓乾」身體,要「拍乾、印乾」,因為摩擦的動作會傷皮膚,洗澡完5~10分鐘內擦乳液等保濕產品,可達到鎖水效果。
X3.愛吃巧克力、鮪魚、辣物等
俞佑醫師強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要避免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如草莓、柑橘、番茄、菠菜、茄子,蝦蟹甲殼類,巧克力、醃製食品(如魚乾、蝦米、醬菜等),及青花魚科(如鮪魚、鯖魚、鰹魚等),這些魚類組織胺含量高,易讓皮膚發癢。酒類和辛辣食物也是大忌。
X4.懶得擦藥,以為長大會好
俞佑醫師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在初始時是第二型的免疫反應,這和鼻子過敏、氣喘屬於同一類型的免疫疾病。雖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長大會日漸改善,但若完全不治療不控制,會轉成慢性濕疹、苔蘚化。當疾病慢性化,其他免疫反應也會加入,治療難度會提高,所以最好及早控制。
X5.藥膏癢了才擦
俞佑醫師提醒「藥膏不是癢了才擦,平時洗澡後就要保養」。他通常在洗完澡後將身體拍乾便迅速擦上乳液,之後會觀察全身有無哪個部位發作,再塗外用藥膏,如果該部位病灶嚴重度低,會使用非類固醇藥膏或低強度的類固醇藥膏,若嚴重發作,就使用中、強度的類固醇藥膏控制,最重要的是使用一段時間、已明顯改善後,務必將藥物的強度降階。
有的醫師會開立抗組織胺藥物,俞佑醫師表示,服用第一代抗組織胺藥物後會嗜睡,目的是讓患者在夜晚時不要抓癢、可睡得較安穩,建議白天不要服用,否則會影響上班、上課。若患者皮膚傷口多,已流湯流水,此時會開立外用、甚至口服的抗生素藥物輔助治療,避免更嚴重的感染。(延伸閱讀:被小黑蚊叮到癢不停,如何止癢?)
X6.保濕品一罐到底
俞佑醫師建議,「保濕品不能一罐到底,要隨氣候選不同劑型」,原則是「質地愈油、效果愈好!」夏天天氣濕熱,建議乳液或乳霜;冬天時較乾冷,則可選擇凡士林或油膏類的保濕產品。
此外,要避開含香精、防腐劑的保養品。民眾可選擇含「神經醯胺」(Ceramide)或「類神經醯胺」(pseudoceramide)成分的保養品,這是模擬皮膚上天然的保濕成分,可達到保護皮膚的效果。
X7.過度除濕
俞佑醫師表示,在家除濕時,只要將濕度設定到50~60%即可。降濕度是為了抑制塵蟎滋生,但濕度太低會讓皮膚乾澀,患者務必定時補擦乳液保濕。(延伸閱讀:防塵蟎,怎麼選擇與使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
X8.天冷時穿很多衣服
俞佑醫師表示,冬天有些長輩怕孩子冷到,便加了好幾件衣服在孩子身上,但要注意,大部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怕熱,添加太多衣物,悶熱不透氣會讓病情更嚴重。
X9.未定期清潔寢具、毛巾
俞佑醫師提醒,除了定期清洗寢具、毛巾,也可每周清潔一次衣架、曬衣夾,將用具清潔乾淨,可避免黴菌滋生,減少皮膚過敏。
X10.怕流汗加重病情,不運動
俞佑醫師解釋,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肥胖問題,且罹患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比率比一般人高(註2),建議患者要多運動。
汗水雖會刺激皮膚,但只要運動後盡速擦乾或洗澡,就可降低刺激感,如果夏天天氣太熱,可選擇夜間或健身房運動,減少大量流汗造成的皮膚不適。在乾淨的水質中游泳是最適合的運動,因為會讓皮膚處於較低溫的狀態,也不會有汗水的困擾。(延伸閱讀: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怎麼挑防蚊液 防曬乳 止青春痘產品?)
►延伸閱讀
註1:2020年健保署統計異位性皮膚炎就診人次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43/5769261
註2:資料來源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045273/
❤️更多【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資訊,請看405期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