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屁、臭便、尿騷味可能是身體亮紅燈的警訊?醫師提醒,屁味、糞便、尿液味道可當作健康的參考指標,改變飲食若仍未改善惡臭,並合併體重減輕、血便、血尿等大腸癌或泌尿道感染病徵,就得就醫找原因,以免惡化。
為什麼會放臭屁?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說明,食物進到大腸後,和腸胃道的菌群作用後,沒被菌群完全分解或吸收所產生的氣體,經人體排出後就是屁。當壞菌群多,又過度攝取蛋白質,沒有被腸道完全吸收,就會出現類似臭雞蛋的屁味;若好幾天沒排便,糞便停留在腸道太久,排出來的氣體也易變成臭屁。
避免臭屁最好先改變飲食
長期憋屁易造成慢性便祕
除了氣味外,放屁的次數也代表腸胃道狀態,好幾天都沒放屁,可能是腸道阻塞;頻繁地出現連環屁,合併疲倦感、排便習慣改變,則可能是大腸直腸出現問題。
想降低放臭屁的頻率,柳朋馳醫師建議可先改變飲食,減少刺激性香辛料如大蒜、高油脂的飲食型態,多吃高纖維質的蔬果,改善腸胃道環境,讓腸道恢復健康,放出的屁較無惡臭味。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許多人在公共場合會顧及禮儀或擔心影響周遭的人憋著不放,但長期憋屁可能讓腸內積滿氣體,致使腸道蠕動變得緩慢,容易造成慢性便祕,比起經常憋屁不放,「有屁快放」其實比較健康!(延伸閱讀:避免胃食道逆流 認清14種NG食物及6類顧胃食物)
排便好臭、聞到血味
當心是大腸癌警訊
除了放屁可能透露飲食及健康狀況,上完大號別急著沖水,注意味道、看一眼糞便外觀,也可能發現罹病徵兆。
柳朋馳醫師說,飲食中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油脂或是腸道環境不佳,好菌少也可能造成難聞的便味;過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影響其他消化器官,改變腸道內的菌群,也會導致隔日便味惡臭。
大便味道過臭,糞便外觀呈現黏狀,可能是腸胃道出血;解水便、糞便又呈現淡色,則代表膽道胰臟系統出現問題,建議前往肝膽腸胃科就醫。
觀察糞便也能自測健康狀態,糞便形狀、排便習慣改變或出現血便等症狀,得提高警覺。柳朋馳醫師說明,大腸癌在結腸、直腸不同部位,會出現不同病徵,若腸癌位置在盲腸、升結腸處,會有脹氣、腹脹、胃漲、糞便不成型、貧血、體重改變的病徵;若腸癌位置在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處,則會有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有便意卻排不出來)或是糞便中出現血的味道。
40~50歲除糞便潛血檢查
建議進行一次大腸鏡、胃鏡檢查
柳朋馳醫師建議,40~50歲的人建議至少進行一次大腸鏡、胃鏡等腸胃道檢查,記錄身體基礎狀態,以便觀察是否腸道有長瘜肉、有無胃潰瘍等問題。(延伸閱讀:大腸癌有家族史者只占兩成,預防需破解5大盲點)
若有超過一公分以上大腸瘜肉、多顆腺瘤性瘜肉合併大腸癌家族史,建議每年追蹤一次,若沒有上述問題,可3~5年再追蹤,但建議每隔兩年要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延伸閱讀:大腸鏡檢查害怕會痛、瀉藥清腸拉不停、脹氣不適?醫師DIY揭檢查細節:真的不痛!)
若維持相同飲食習慣,但屁味和排便味道突然變臭,可以當作警訊。柳朋馳醫師建議,減少香辛料攝取、避免過度飲酒,多吃高纖維質的蔬菜及多喝水,讓纖維素及水分刺激腸道蠕動,或吃益生菌增加腸道好菌,都能改變排便的惡臭味。(延伸閱讀:照大腸鏡前飲食怎麼吃?更能揪出癌變息肉)
尿騷味濃 出現魚腥味
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柳朋馳醫師指出,尿液的味道、顏色改變,多和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道系統有關聯。急性腎水腫可能是輸尿管急性阻塞,會引起腰痛、血尿等症狀,可至泌尿科透過腎臟超音波,檢查膀胱殘餘尿量、有無結石。
醫師針對一般腎功能正常患者,會注射顯影劑檢查腎臟、泌尿道有無異樣或阻塞;但慢性腎臟病患者,注射顯影劑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多會採取等滲透壓顯影劑或者低滲透壓顯影劑找病因。
柳朋馳醫師說,飲食和尿液味道也有關聯,像是蘆筍中的氨基酸,吃太多排尿會出現硫磺味道;過濃的尿味則可能是憋尿太久;泌尿道分泌物異常增多,尿液出現魚腥味,白血球超過正常數值,就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柳朋馳醫師表示,尿液的味道同樣和飲食有很大關連,攝取過多蛋白質、水喝不夠,尿液味道會變得較濃,可先從飲食、喝水量著手改變,先觀察兩、三天,若尿液的臭味或異味仍未改善,建議前往泌尿科檢查。
延伸閱讀:
身體飄5異味疾病徵兆?這些味道當心乳癌 肺癌 肝硬化 腎衰竭
❤️更多【氣味養生】資訊,請看404期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