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揮別憂鬱 治療結合喜好,幫鬱卒長輩找回活力

治療結合喜好,幫鬱卒長輩找回活力

出處/ 2015年11月號/第34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234
收藏 瀏覽數 : 3234
治療結合喜好,幫鬱卒長輩找回活力

家有憂鬱的長輩,除了用藥治療與傾聽陪伴,若將憂鬱症治療結合老人的興趣,長輩更易接受、療效更好!帶你看醫師如何協助百歲奶奶重拾興趣,扭轉憂鬱……

 

「憂鬱症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100歲的老奶奶也會憂鬱!」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曾收治過一名約100歲的老奶奶,她因為「心情不好」,被家人帶來看診。

蔡佳芬醫師回憶,這位奶奶雖然坐著輪椅,整體氣質非常優雅,人看起來卻十分孤寂落寞。初期醫師以抗憂鬱藥物給予治療,雖然用藥後症狀慢慢改善,但仍顯得悶悶不樂。

回診時,蔡佳芬醫師向親屬詢問老太太平時生活的狀況,這才發現,老奶奶堅持與兒子同住,但兒子常出國不在家;加上老伴、朋友相繼離世,「老奶奶的生活圈小到幾乎只剩自己,兒子又不常在身邊,長期生活中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失落與憂鬱,可以想像」,她說。

家人甚至不經意的透露,「奶奶每個月唯一一次出門,就是來看診」,把醫師嚇了一大跳,立刻增加治療對策。

憂鬱治療配合生活嗜好
提高患者接受度

蔡佳芬醫師指出,不同於一般憂鬱症患者治療,老人家生理及認知功能持續退化,治療老年憂鬱症,勢必要把「身心因素」都列入考量。治療上,生理上的吃藥只是第一步;心理上的專業諮商與親友平時的聊天、支持,以及社交生活的重新建立,都是扭轉憂鬱傾向不可或缺的重點。

後來除了給予藥物治療,蔡佳芬醫師還多次與老奶奶的女兒溝通討論,找出了奶奶陷入憂鬱情緒之前,最喜歡的休閒嗜好就是打點小牌。於是,陸續替老奶奶找了門診的職能治療,以及外面適合銀髮族的職能治療機構,將老奶奶喜歡打牌的嗜好,巧妙安排在治療內容中。現在,老奶奶把每周1至2次的職能治療,當作快樂的休閒活動,「多出去走走,多接觸人群,心情自然愉悅」,蔡佳芬醫師說。


溫和伸展運動
向憂鬱情緒說Bye-Bye

防治憂鬱症,除了透過用藥、心理諮商,以及社交力量的幫助;運動,其實是最好的抗憂鬱藥。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副院長黃敏偉指出,動物試驗證實,運動可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腦內啡和腦部滋養因子等,有助改善負面情緒。而同樣的道理,在防治老年憂鬱上,同樣適用。

不過,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提醒,熟齡族群的認知行為能力、心肺功能與活動力比成人弱,不適合跑跳等劇烈運動,最好選擇伸展型、練氣型的和緩運動,例如:可緩慢伸展的體操,或可調心練氣、延展肢體的太極拳等,都能達到改善心情、增進體能、增加人際互動的效果。

若長者肢體柔軟度夠,蔡佳芬醫師建議,可在專業教練看顧下,做做瑜伽運動;或是快樂時引吭高歌幾首,甚至開懷大笑等,不但能抒發情緒,也能訓練吞嚥功能。

「要活,就要能動就動!」黃敏偉醫師提醒,行動力尚可的長輩,除了做上述運動,也可試著別靠晚輩代勞,在能力範圍內做些簡單家務,除了可訓練四肢、大腦認知功能的靈活度;也能試著找到生活重心,遠離「老人憂鬱」的威脅。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