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職場關係 年後轉職卡位戰,你必須搞懂的事!

年後轉職卡位戰,你必須搞懂的事!

出處/ 2013年1、2月合刊號/第31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680
收藏 瀏覽數 : 3680
年後轉職卡位戰,你必須搞懂的事!

慧寧在公司擔任行政工作2年多,除了發現工作非興趣所在,也想多嘗試其他行業,但又擔心景氣不好,年後轉職反讓自己成為失業一族。想轉職,要考慮哪些事呢?

年前年後,人心浮動,加上年終獎金結清去年工作成果,新的一年讓人想有個全新的展望,使這段期間常成為一年中轉職潮的最高峰。你也考慮年後轉職嗎?想轉職,先聽聽專業的建議。

專業、經驗兼具的人
才握有轉職勝券

據人力銀行調查發現,除了「貿易/流通」、「傳產/製造」與「教育/政府」等產業外,大多數的行業都在四處尋覓人才,除了業務人才不缺轉職機會,服務業人才流通迅速,即便被認為情況不樂觀的傳媒、電子、出版、廣告等行業,也在尋找年後能迅速補位的「替補性人才」。

根據往年經驗,能在年後「成功」轉職者,比例最高的是平均工作10年以上的中高階層主管,比例高達40.78%,顯示專業、經驗兼具的人,才握有轉職的勝券。至於人才轉換快速的服務及業務類職務,通常只是換個公司工作,並沒有辦法為自己爭取太優渥的轉職條件。

新鮮人25歲後邁入穩定
30歲為養家帶動轉職潮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想轉職的主因,多數與個人職務生涯規劃與不滿現職福利、希望追求高薪、升遷有關。

一般而言,每年6、7月會有一波新鮮人湧入職場,這些大學畢業生在入社會的前3年,轉換工作的頻率較快,25歲之後逐漸穩定下來,30而立時逐漸要養家活口,也會興起轉職念頭。至於35至40歲左右的轉職者,思考層面就比較廣,會想到工作的未來發展性,擔心在原地踏步,很難更上一層樓,但又擔心體力不再,對轉職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擔心跳進另一個火坑燃燒殆盡,或跳不成半途墜落,所以遲疑較多。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大體來說,年中轉職的薪資結構通常不夠漂亮,年底轉職潮的行情較好,但如果沒有搶到位子,有可能要等到來年和社會新鮮人搶位子。

轉職可能只是換個環境
加薪升遷者僅占二成三

以1111人力銀行前年9月公布的「轉職現況調查」指出,上一波成功轉職者中,僅四成的人離職後直接上工,絕大多數都經過3個月左右的待業期,這期間所付出的風險,恐怕不是人人承受得起。

1111人力銀行並進一步調查上班族轉職前後加薪及升遷情況,發現無意轉職者,半年來獲升遷的比例高達三成;成功轉職獲升遷者占二成三;有意轉職尚未成功者僅一成有升遷,顯示這些隨時準備走人的員工,若到另一家公司做著換湯不換藥的工作,很有可能同樣加薪升遷無望。

在薪資增減上,成功轉職者五成八薪資有成長,平均幅度13.72%;無意願轉職者五成六薪資有成長,平均幅度為8.42%;而有意轉職尚未成功者,半年內有加薪者占三成三,平均加薪幅度為7.9%,是比例最低、調幅較差的一群,顯見這一族群在原公司可能也不被看好,雖然早已萌生轉職念頭,但是否該付諸行動,可能需要進一步審慎評估。

跳跳族應先自我評估
是否有足夠能耐升遷

留美返國的資工碩士Robert,曾服務於臺灣高科技上市公司、人力資源機構、電子商務網站、交通運輸業、電視及平面媒體,工作資歷十分豐富。但Robert坦言,自己其實也算是臺灣職場文化下的反面教材,所以在歷經十多年雲霄飛車般的生涯起伏後,如今在NGO組織服務,雖然薪水沒有以前高,但精神卻愉快很多。

Robert旁觀日籍同學的就業心態,和臺灣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日本上班族覺得能在同一家公司待愈久,愈是證明自己有能力,才能在企業內立足。相對的,臺灣的上班族則認為:只要愈有能耐,就愈有人挖角,薪水職位也會扶搖直上,至於那些留在同一公司做到退休的,通常是能力比較一般的人,所以才不敢隨便跳槽接受挑戰。

但實際上,依Robert的經驗,「跳跳族」不斷轉職,最後未必薪水直上天,也有可能跳到太平洋沉入海底。原因是,薪水2萬跳3萬元是個門檻,3萬跳3萬5也是門檻,4萬跳5萬元也是門檻。跳跳族應該想清楚:自己是否有足夠能耐握住這份薪水──而且還能順著階梯更上一層樓。

 

想到海外磨練宜先
評估抗壓性及語言能力

原本在美商公司工作的Peter,前幾年因「想增加海外工作經驗」,成為「放洋的孩子」,隨臺資企業前往中國工作,雖然薪水並沒有三級跳,如今也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返臺工作,但前幾年離鄉背井在中國磨練的海外資歷,卻讓他找到不錯的管理階層工作。

對於有心到海外打拚者,Peter坦言,想到海外拓展機會,外語能力佳者,可考慮前往港澳、新加坡,待遇及各方面條件頗優;他本身只擅長日語和國臺語,所以趁年輕前往中國闖一闖,如今則坐收那些年辛苦的果實。

張旭嵐建議,上班族嚮往海外生活之餘,最好先做好功課,瞭解欲前往國家的環境條件,更要仔細評估自身語文能力與抗壓性能否因應緊急狀況,還需考量不同文化習慣的同事與企業文化,若無法應付,恐影響工作表現。

再者,企業員工與其藉跳槽抬高身價,不如考慮是否和企業一起成長,雖然過程中難免有高低起伏,但景氣低迷時不會想著腳底抹油,當企業搭上順風車時,好處也會分享給曾經同甘共苦的員工。畢竟,每一家公司都有優點和缺點,與其跳來換去,不如身懷絕技,維持進步,不論轉職換跑道或從一而終,都同樣具備競爭力。相對的,如果忘了自我評估,只想一氣走人,很可能自不量力,跳到那裡都不會滿意。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