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北醫",共有63筆資料

7招居家皮拉提斯訓練,讓樂齡族鍛鍊肌力、遠離肌少症!

許多樂齡族從事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快走、登山、游泳等,只能訓練到心肺功能,無法減緩肌少症的問題,醫師指出,要增加肌力必須做「阻抗性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重量訓練,很多人覺得年長者不能做這種高強度運動,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肌少症會因為肌肉質量下降,導致老化細胞增加,讓全身系統失去原有的作用,引發死亡,做重量訓練可以清除這些老細胞,只要在專業教練指導下,練習舉啞鈴、用彈力帶做簡單的抬腿等動作,都可強化肌耐力、預防肌少症發生。
2019-10-08

電子煙、加熱菸產生的PM2.5,是紫爆的7倍!

最新研究證實,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都有二手菸及三手菸!其中電子煙在車內產生的PM2.5竟可高達490微克/立方公尺,是台灣政府明定大氣空污「紫爆(即PM2.5≧71微克/立方公尺)」的7倍!且研究還發現,加熱菸會產生更小的PM0.3(即直徑300nm奈米的超細懸浮微粒)。台灣拒菸聯盟指出,證據已顯示「新興菸品害己害人」,請政府立即修法,全面禁止新興菸品。
2019-08-29

電子煙成為青少年大麻濫用元凶!

根據《美國醫學會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最新研究指出,使用過電子煙的青少年,吸食大麻的機率是未吸電子煙者的3.5倍!顯示電子煙是青少年濫用大麻的原兇之一!
2019-08-16

情緒困擾和肥胖、代謝症候群有關聯?

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吃「高熱量食物」排解壓力嗎?收入高低原來和肥胖有關連?根據一篇2019年3月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指出,收入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因為心理困擾而透過情緒化飲食紓壓,進而導致肥胖的現象。
2019-07-15

玩電動或線上遊戲好紓壓?不同年齡上班族紓壓方式大不同!

忙碌的上班族,平常都靠什麼紓壓呢?根據董氏基金會匯整2018年上班族壓力及紓壓方式資料顯示,不同年齡層上班族紓壓方式有差異,舉例來說,年紀較長的上班族喜歡用「運動」及「宗教活動」方式紓壓者,而年輕的上班族則習慣用「睡覺」及「玩電動或線上遊戲」的方式來紓壓。不過,整體而言,大部分的上班族仍偏好靜態性的紓壓方式,像是「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
2019-05-06

細胞療法、三合一、熱療,肺癌治療新選項怎麼搭配

肺癌越到晚期越難治療,新式的免疫細胞療法、三合一療法、泰格莎、熱治療等,其療效給了晚期癌友新的希望,只是費用並不便宜,到底這些療法適合哪些人?又該怎麼搭配?
2019-04-30

健保已給付免疫療法,為什麼我的肺癌不能用?

在媒體推波助瀾下,免疫療法被癌末患者視為浮木,隨著政府開放癌友申請免疫療法補助,許多醫院都出現搶補助名額的盛況。然而,醫師提醒,癌症治療需對症下藥,免疫療法並非萬靈丹,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需審慎評估,否則將延誤循求其他治療方式的時機!
2019-04-30

秋冬關節疼痛,如何緩解?

受玉兔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這幾天北台灣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不過周末開始,各地氣溫回升,全台都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每到秋冬交替之際,忽冷忽熱、時好時壞的天氣,是否讓你全身都不舒服呢?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專家建議,可以透過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緩解疼痛,度過季節轉換的階段。
2018-11-02

當意外影響容貌,4技巧助患者走出情緒關卡

八仙塵爆、癌症、截肢、中風、失明……這些嚴重的意外或傷病,常造成當事人的容貌、生活功能缺損。憂鬱、無力的情緒不僅困擾當事人,還會蔓延到整個家庭。究竟當親友發生不可逆的重大傷病時,該如何陪伴他走出情緒泥淖?
2018-10-01

親友生病受苦,陪伴者必學的「同理」密技

陪伴生病的親友雖難,卻是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功課。只要學會同理患者從確診到接納會經歷的五個階段,就能用對方法,說出恰到好處又實用的安慰話語!
201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