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健康",共有89筆資料

孩子不睡覺頻用手機當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被網路霸凌者

孩子在該睡覺時仍頻繁用手機,須留意其睡眠品質和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不僅剝奪睡眠時間,也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遭受網路霸凌的孩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父母,可透過3招幫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2025-04-01

改善孩子晚睡及睡眠不足,開啟心理健康防護罩

研究發現,睡眠和生理時鐘紊亂會誘發或加重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障礙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協助青少年建立規律作息及睡眠習慣,可找出干擾作息的原因,陪伴他們做4大調整
2025-03-31

不重視霸凌或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憂鬱風險增3倍

近來新聞接連報導職場霸凌事件,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被職場霸凌者可能恐懼、焦慮、自責、失眠、易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工作及生活。《英國醫學期刊》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3倍。
2025-01-14

引導孩子練習自我肯定,給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罩

面對日益嚴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除了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衛福部提供年輕族群諮商服務,應從初級預防教育著手,父母可引導孩子做3大練習,建立自我肯定的能力。
2024-11-25

錯失恐懼症和過載的資訊 影響員工心理健康!

研究指出,87%的台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造成敬業度降低、缺勤嚴重和流動率提升,導致生產力下降。另一份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加上過載的資訊,是影響員工心理健康和感覺累垮的主要危險因子。
2024-10-11

育兒壓力對爸爸的心理健康帶來挑戰

研究顯示,育兒壓力可能對爸爸的心理健康帶來挑戰,爸爸憂鬱和焦慮症狀的風險在孩子出生前後開始增加,不僅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趁著父親節關心爸爸們的心理健康,適時給予支持與協助!
2024-08-06

「身材外貌」是青少年壓力源,維持心理健康從了解BMI開始!

據國健署調查,暑假期間學生的生活型態改變,久坐、螢幕使用時間增加,飲食不同,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呈上升趨勢。新研究指出,BMI與心理健康有關。與體重健康的青少年相比,BMI過低、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有更多身心症狀!
2024-07-15

AI是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助力嗎

《天兵阿榮》(Ron's Gone Wrong)是2021年的動畫電影,描繪未來人工智慧席捲全球,幾乎每位學生都有機器人朋友,主角卻遇到了秀逗機器人,因而產生冒險之旅⋯⋯然而,AI真的是幫助青少年擺脫孤獨感、憂鬱,促進心理健康的「助力」嗎?
2024-05-31

董氏基金會40周年分享菸害防制、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把關校園餐點的策略與展望

​董氏基金會17日舉行40周年論壇,感謝各界支持與參與,共聚公益的力量,並針對三大議題邀專家分享,包括提醒電子煙、加熱菸等新型菸品危害與因應策略;在數位時代如何透過策略及應用AI幫助青少年覺察情緒,預防網路成癮和自傷,進行憂鬱防治;還有交流把關學校午餐及校園食品,營造健康飲食環境的經驗。
2024-05-18

過度關注社群發布的自拍照,恐影響青少年自尊和心理健康!

自拍記錄生活發布到社群媒體是許多青少年的日常,如果青少年為了獲取更多認可,將自拍照過度修圖美化,不斷查看按讚數、留言,父母需留意、引導安全地使用社群。因自拍照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並對「讚」過度關注。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