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34筆資料

父母的教養態度,決定孩子有沒有玻璃心

有些在愛的教育中長大的孩子,有著脆弱敏感的玻璃心。不想教出玻璃心、挫折容忍度低的孩子,在情緒教育這條路,父母該如何做?孩子有情緒時,爸媽的反應會關係到孩子對情緒的處理模式,如果處理不好,可能被孩子情緒勒索,或者教養出一個愛哭鬧,挫折力很弱的玻璃心孩子,該如何妥善應對,才能避免陷入更嚴重的情緒漩渦中?
2018-07-02

如何孤單不寂寞,讓獨處感到自在?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是否心中不時會響起這種寂寞的旋律呢?在網路科技發達的世代,寂寞已不再只發生於年長者或獨居者身上。根據一篇2018年4月發表於《劍橋大學心理醫學雜誌》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同年齡人,孤獨的年輕人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失業的機率較高。
2018-07-02

運動提升專注力,8成跑者很有感!

跑步不僅能增加心肺功能、讓心情變好,調查發現,持續且規律的運動可以提高工作和讀書的專注力!為此,董氏基金會與體育署自2015年起便開始合作推廣大跑步計畫,三年來,全臺高中職以下學生近乎每5人就有1人參與跑步及上網登錄,其中臺中市、新北市及桃園市累積里程數最多,堪稱全台最會跑的縣市!
2018-06-25

離婚,孩子歸誰?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全台平均每一千對夫妻,就有2.31對離婚,創下五年來新高。當聽到一對有小孩的夫妻離婚時,大部分的人第一個反應都是:「孩子跟誰?」倘若這對夫妻生了兩個孩子,通常都會為了「公平」起見,而協議一人一個監護權。但專家指出,相較於將手足分開照顧,有手足相伴的孩子往往能較快從父母離異、家庭破碎的裂痕中走出。
2018-06-23

「電玩成癮」WHO正式列入精神病:青少年熬夜玩手機易憂鬱!

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初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入精神疾病,相關規定已於6月19日正式生效。電玩成癮,不僅會造成青少年課業退步,影響睡眠和成長,一篇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研究更指出,夜間使用手機會增加青少年產生憂鬱情緒的機率,並降低自尊與因應能力。
2018-06-21

「懷舊治療」緩解老年憂鬱症

老年人是憂鬱症高發病率的族群,隨著人口快速老化已成為日益關注的問題。老年憂鬱症是指憂鬱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主要特徵為精神不振、焦慮、遲緩和身體不適。美國心理學會2004年的調查指出,美國老年憂鬱症的患病率約20%。而浙江中醫藥大學調查發現,中國約有13.5%至33.5%的老人出現憂鬱症狀。
2018-06-08

孩子的睡眠,與心理健康有關

以為失眠狀況只會發生在大人身上,其實幼兒也有睡眠的困擾,而且這個狀況可能影響著孩童的心理健康,根據一項發表於《兒科發展與行為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睡眠障礙與精神疾患被證實兩者相互影響。 挪威科技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者針對將近1千名幼兒進行一項綜合性調查。結果發現,幼童時期的睡眠障礙可能帶來長期的影響。有睡眠障礙的4歲兒童,在6歲時出現精神症狀的比例,較沒有睡眠障礙的孩子高出許多。
2018-06-08

養寵物不只有益心理健康,還能療癒精神病患

一項由英國利物浦大學團隊進行的研究指出,養寵物能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帶來寶貴的支持。這或許與寵物可以強迫他們與外在世界保持聯繫,並保持身體上的活動有關,且養寵物還能讓人擁有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2018-06-06

恐怖情人,從小就有跡象可尋?

這一個禮拜翻開報紙,看見不少情殺新聞,恐怖情人層出不窮,令人憂心。仔細研究,不難發現不少社會案件中的恐怖情人是鄉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明明有著令人稱羨的家世背景、學歷或外貌,為何無法接受分手、走不出情傷,甚至出手殺人呢?專家指出,恐怖情人多半有高自尊、玻璃心、無法接受挫折等人格特質。建議家長,應從小教育孩子正確的情緒抒發管道,避免孩子長大後變成恐怖情人!
2018-06-04

高學歷孩子變啃老族,如何鼓勵他別再讓爸媽養?

在研究生滿街跑、高階工作卻沒有相對增加的情況下,畢業卻不就業、零收入的靠爸族愈來愈多。當家裡出現啃老族,父母該怎麼鼓勵他們出去闖一闖,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大環境的經濟難題加重了許多人肩上的負擔,有些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栽培孩子,就是希望孩子未來至少有能力養活自己、獨立自主;但不知為何,有些念熱門科系、擁有高學歷的資優生,即便擁有令人羨慕的光環,畢業後卻選擇窩在家裡讓父母養,到底他們在適應社會上出了什麼問題?
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