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醫學",共有163筆資料

「減少暴露」不等於「減少傷害」,美國政府沒有批准加熱菸為減害產品!

針對有心人士透過公民新聞等網路平台傳播,誤導「iQ*S加熱菸通過FDA為『菸草減害產品』審核」!對此,董氏基金會澄清,美國政府始終不認同、也沒有通過加熱菸為「減害產品」,最後只是勉強以該產品為「減少有害物質暴露」,採事前申請通過上市,呼籲政府,不應開放仍含有58種有害化學物質的加熱菸!
2020-07-09

八、九月受孕的寶寶,未來罹憂鬱症、高血壓、心房顫動、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懷孕月份也能預測未來罹病風險!打算懷孕生子的準媽媽,如果想要生個相對健康的寶寶,不能輕忽懷孕期間曝露的環境也可能影響寶寶健康。一項由臺北醫學大學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孕婦妊娠期間前三個月若剛好是台灣10月、11月,容易曝露於較高的一氧化碳環境,增加寶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2020-06-24

戒菸當個真男人!2020戒菸就贏比賽共812組收容人成功戒菸

李㼈號召「戒菸,增加抵抗力」、公益代言「2020戒菸就贏比賽」,法務部特別設置「收容人專屬戒菸成功特別獎」3萬元一組及6千元六組;同時還有一組嘉義監獄的許同學抽中全國戒菸成功的貳獎六萬元,法務部部長蔡清祥特別率領代言義工李㼈、終身義工陳淑麗、義工周子寒,及矯正署署長黃俊棠、國健署副署長吳昭君、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等南下嘉義監獄,為總共八組收容人戒菸成功得獎候選組進行公開檢測、見證分享及頒獎典禮。
2020-06-24

防疫新生活運動也別忘了紓壓!當心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會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在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及全民的團結努力下,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平穩,為了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推動新生活運動。提醒民眾,千萬別忘了紓壓的重要性!因為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受感染的機率就會提高,這是2020年3月刊登於《神經科學新聞》的研究所指出。
2020-05-25

用行動電源充電釀火警?梅雨季除濕機這樣使用才安全!

這一個月以來,台灣似乎很不平靜,從四月底台北林森錢櫃大火,造成六死多傷、五月初前高醫院長女兒一家五口在家中葬身火海、到前幾天桃園透天民宅、楊梅紙工廠深夜大火……短短半個月內,接二連三傳出火警,讓不少民眾擔心不已,網路上甚至還流傳「高雄透天厝失火,燒死5人。是因為在充行動電源,導致引起的火災」、「家中延長線是否有安全鎢絲的」謠言訊息,儘管高雄市消防局第一時間就回復起火原因還在調查中,但仍止不住謠言散播、也撫平不了民眾焦慮徬徨的情緒……
2020-05-15

瘀青消不掉、有腫塊,伴隨這些症狀,可能凝血功能異常

立君習慣每天去公園散步,前些日子因為天色昏暗,未留意路面坑洞而不慎跌倒,回家後,發現大腿後側有一大片瘀青,由於不會疼痛,所以不以為意,沒想到過了3個多月,瘀青仍未消退,而且觸摸時隱約感到有硬硬的腫塊,讓他不禁擔心,會不會是身體的凝血功能出了問題?
2020-05-13

電子煙、加熱菸無助戒菸!搞懂新興菸品真面目

傳統紙菸吸菸率有下降趨勢,但近年市占率激增的新興菸品,已成為健康的新危害。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調查發現,截至2020年2月18日,電子煙已造成全美50個州,至少2,807人因肺損傷而住院,68人死亡。這一支支造型酷炫、吸食還有糖果、薄荷、珍奶味的新興菸品,是「包著糖衣的毒藥」,有高劑量的尼古丁,更容易成癮,會傷害腦部發育、無法戒菸,還有爆炸與致癌等風險……
2020-05-05

「2020戒菸就贏比賽」報名倒數四天,癮君子快來抽30萬元!

「2020戒菸就贏比賽」報名進入最後倒數四天!義工李㼈假日當「包裝工」,讓已經報名組快收到參賽者與見證人證明,儘早啟動五月戒菸行動;更催促還沒行動的民眾,快揪吸菸親友上【華文戒菸網】報名戒菸。
2020-04-27

醫學證實:使用任何菸品都是新冠肺炎高危險群!

韓國衛生部長宣布,將吸菸者列入新冠肺炎高危險群並加強管理,上周美國紐約市長白思豪更點名,吸電子煙可能是讓美國年輕人罹患新冠肺炎的元凶!國際多項醫學研究均已證實,使用紙菸、電子煙、加熱菸等任何菸品都是新冠肺炎的高危險群!
2020-04-16

壓力讓人更能同理,也更容易感受他人的情感支持!

世界各國正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困境中,雖有相關防疫措施,大多數民眾仍有對未知的不安與壓力,但壓力不見得都是帶來負面影響,根據一篇2020年2月刊登於《壓力與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壓力會使人們更容易給予和接受他人的情感支持,可能有助於人們和他人產生聯結來因應負面情境。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