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降溫",共有32筆資料

止汗劑百百款,噴霧、膏狀、滾珠……該選哪種才好?

面對高溫炎熱的氣候,擔心身上出現汗漬與異味,想用止汗制臭劑改善流汗狀況,但坊間有乳霜狀、膏劑、噴霧或液態滾珠等各種劑型,琳瑯滿目,哪一種類型才適合自己?該如何選擇?長期使用有無風險?本文藉由專家和醫師的分享,為大家解惑。
2020-10-16

熱感冒頭痛、腸胃不適,中醫師傳授這兩招助排汗

夏天高溫難耐、秋天秋老虎發威,許多人為了消暑,一進入室內就吹冷氣、大口吃冰或喝冷飲,隨後便出現咳嗽、鼻塞、流鼻水、咽喉痛、口乾、頭昏、四肢無力、倦怠等症狀,甚至伴隨頭痛、全身痠痛、沒胃口、腸胃不適等,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以中醫觀點來看,即為「中陰暑」,也稱為「熱感冒」。若民眾不慎罹患熱感冒,可以透過穴位按摩或小兒推拿手法來緩解不適,不過,最好先了解相關注意事項再進行,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2020-09-17

多穿紅色服飾,防曬效果更好?5個讓夏天衣物更涼爽的訣竅!

紫外線是皮膚老化的殺手!問起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最防曬,相信多數人都會說白色,國健署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在衣著方面建議選擇淺色、透氣排汗的輕薄長袖衣物,但有報導指出,紅色光波較長,可以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防曬效果最好,顛覆了大家的觀念。究竟是否真是如此呢?
2020-09-11

腋下多汗真尷尬,5大止汗療法哪種好?

很多人在天氣悶熱、或緊張時,汗腺分布較多的頭頸部、腋下及雙手容易「出汗」,其中又以腋下多汗,甚至有狐臭,最令人尷尬。假如同時有這兩種困擾,可以一併治療嗎?目前流行的治療法,又各有哪些優缺點?
2020-09-10

止汗劑有用嗎?如何正確使用?注意少了這個成分,就是體香劑

每年一到夏天,就是晶晶最煩惱的時刻,每次外出總是沒過多久,就因為狂流汗,導致上衣腋下位置濕成一片,只得兩側手臂夾緊緊,真是令人尷尬!究竟,市面上的止汗劑能否為她解決流汗的困擾?透過這篇報導,讓你從挑選、使用到注意事項,一次搞懂止汗劑!
2020-09-02

夏天常見的「熱感冒」和中暑,如何區分?哪些人容易得?

從中醫角度來看,與夏季熱相關的病症可不少!夏季更是一個容易感冒的季節!在現在這個氣候異常的時代,「與極端氣候共處」成了一門技術,從中醫角度來看,夏季要懂得「與熱共處」,才可能養出百邪不侵的體質。
2020-08-14

中暑、熱衰竭有何不同?這兩種人小心熱中風

全球氣候變遷,夏天一年比一年熱,7月12日氣象局發布雙北、台東、台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8縣市高溫特報,午後高溫可達37度,花蓮縱谷中午則可達38度。炎炎夏日,如何預防熱傷害?又該怎麼避免溫度過高而猝死?
2020-06-19

登革熱疫情為何每年都發生,還可能大流行?

台灣每年10月至11月是登革熱高峰期,因全球暖化問題,台灣登革熱的疫情先在2002年突破5000例,而後2014年,在高雄爆發了二戰後最大的疫情,共有上萬名報告病例;到了2015年高雄、台南兩市疫情齊發,共超過42,000名病例,更重要的是,有209名病患死亡。
2018-09-19

避免熱中暑,夜跑什麼時間點最恰當?想要夜跑,晚餐幾點吃最好?

氣溫持續飆高,光是8月上旬,台北就有連續8天高溫飆破37度,已經創下120年設站以來高溫天數紀錄,氣象專家預估,未來恐怕還會再更熱。面對如此炎熱的天氣,不少有慢跑習慣的民眾也不得不調整作息,改成晚上夜跑,避免在大太陽下運動引起中暑。但也有人擔心,晚上不是應該要讓免疫系統休息嗎?到底什麼時間跑步比較好呢?
2017-08-15

刮痧可以緩解中暑嗎?出痧愈多代表愈有效?

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8月7日大台北地區更創下38.5度高溫,創下今夏最高溫。在大太陽和冷氣房中來回走動,溫差大,難免都有中暑的情況發生,此時,不少民眾都會選擇利用中醫療法中的刮痧來幫助自己緩解不適感。只要隨手拿起一枚銅板、一根木梳、甚至一支湯匙,從頸部開始,順著背部往下刮,沒多久皮膚就會出現一點一點點片狀的瘀斑,頭昏、頭痛、胸悶等症狀馬上消失不見。但中醫師提醒,刮痧時力道很重要,如果刮得太用力,容易造成皮膚發炎感染,且每次刮痧最好間隔一個禮拜。
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