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熱感冒頭痛、腸胃不適,中醫師傳授這兩招助排汗

熱感冒頭痛、腸胃不適,中醫師傳授這兩招助排汗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1792
收藏 瀏覽數 : 11792
熱感冒頭痛、腸胃不適,中醫師傳授這兩招助排汗
夏天高溫難耐、秋天秋老虎發威,許多人為了消暑,一進入室內就吹冷氣、大口吃冰或喝冷飲,隨後便出現咳嗽、鼻塞、流鼻水、咽喉痛、口乾、頭昏、四肢無力、倦怠等症狀,甚至伴隨頭痛、全身痠痛、沒胃口、腸胃不適等,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以中醫觀點來看,即為「中陰暑」,也稱為「熱感冒」。若民眾不慎罹患熱感冒,可以透過穴位按摩或小兒推拿手法來緩解不適,不過,最好先了解相關注意事項再進行,才能有效改善症狀。

沖溫水澡、喝熱薑湯助排汗
症狀輕微者可自行按摩穴位緩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賴琬郁指出,流汗是人體將體內熱氣排出的機制,一旦在炎熱天氣下,頻繁進出冷氣房或飲用冰品(尤其燥熱體質者更易因火氣旺而想吃冰解暑),身體溫差過大,且熱氣尚未散出即接觸到風寒之氣,導致熱氣悶在體內、寒氣淤滯在體表,汗水也無法順利流出來,就會感到不適。此時,最快速的緩解方式為用溫水沖澡或喝適量熱薑湯,促進血液循環及排汗,讓熱氣和寒氣都能散開,自然會比較舒暢。

而熱感冒常會伴隨各種不舒服,症狀輕微的患者可以自行按摩對應的穴位來改善,但是已經頭痛到想吐、影響視線等較嚴重的情況,或者無法確定兒童的症狀是否為熱感冒,則要就醫治療。至於久病、大病過後等身體太過虛弱者,以及皮膚有傷口的人,則應避免做穴位按摩。(延伸閱讀:夏天常見的「熱感冒」和中暑,如何區分?哪些人容易得?

 
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按摩穴位
中老年人、易頭暈者要先量血壓

中醫師提醒,由於按摩對身體來說是外來的刺激,操作前須注意以下事項:

空腹過久時,最好先喝熱湯或溫水,特別是早上起床要先進食。

剛吃飽飯的半小時內,氣血集中在腸胃,以及過累、熬夜後體力透支的情況下,反而會越按摩越不舒服。

中老年人、容易頭痛或頭暈者要先測量血壓,確認血壓值正常。

考量心血管疾病患者恐引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皮膚傷口不易修復、凝血功能異常的人易瘀青,還有孕婦、惡性腫瘤患者等身體較脆弱,應先詢問醫師的專業意見。

 
風池穴緩解頭痛、合谷穴疏散風邪
依症狀選擇穴位,各按5分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每個穴位的按摩時間以5分鐘為宜,用手拇指輕壓或揉按穴位皆可,「重點在力道剛好,如果按摩後症狀加重或出現瘀青,那就不對了」。

針對熱感冒的不同症狀,中醫師建議的按摩位置、功效及可以互相搭配的穴位如下:

風池穴

位置:耳後、頭部枕骨的下方,髮際內左右各有一個凹陷處;兩隻手掌對著耳朵、自然張開抱住頭時,拇指往上推之處。

功效:祛除風邪、發汗解表、清頭目、利五官七竅,對於緩解頭痛、偏頭痛很有效,若同時有脖子痛、脖子僵硬等症狀,也能達到適度放鬆的效果,因此當熱感冒伴隨頭痛時,此穴位為首選。

搭配:太陽穴,位於眉梢與眼尾之間、往後約一指寬的凹陷處,能改善頭痛。
 

風府穴

位置:頸部正中線、後髮際上方1寸(約1.5根手指併攏的寬度)。

功效:祛除風邪、利喉舌、清頭目。

搭配:風池穴,有助消除感冒風寒。
 

尺澤穴

位置:手肘內側橫紋之中,肱二頭肌腱彎曲處的凹陷點。

功效:屬於肺經的穴道,能清宣肺氣、瀉火降逆,常用以治療感冒的鼻塞、流鼻水、咽喉腫痛等症狀。

搭配: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膝窩彎曲橫紋中點,屬於膀胱經的穴道,有助泄熱。
 

大椎穴

位置:低頭時,頸項後方正中央隆起最高處,且會隨著俯仰轉側等動作而活動處,為第七頸椎棘突,穴位在其下方。除了用手按壓,也可在洗澡時用蓮蓬頭的熱水沖此穴位5分鐘。

功效:益氣、退熱、補虛,適用於中暑、感冒。

搭配:尺澤穴,能緩解咳嗽。
 

合谷穴

位置:拇指、食指併攏時,虎口隆起最高處。

功效: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中醫的「十總穴」口訣中提到「面口合谷收」,意思是有關顏面、口部的病痛,都可以透過合谷穴來治療,包括感冒初期的不適。
 

外關穴

位置:手背面手腕橫紋上方2寸(約3根手指併攏的寬度)。

功效:疏風、清熱,適用於感冒初期,可與合谷穴搭配。
 

內關穴

位置:手內側手腕橫紋上方2寸(約3根手指併攏的寬度)。

功效:寧心安神、和胃、止嘔。有些熱感冒的病患會出現噁心、沒胃口,或者其它腸胃問題,可以藉由按摩此穴位緩解症狀。

 
勞宮穴

位置:手掌握拳屈指時,中指端所指之處。

功效:清熱、開竅醒腦。在熱感冒期間,若感覺疲勞無力,手邊卻有不得不完成的工作時,按壓此穴位有助提神。
 

先熱敷促進循環
可增加療效

謝旭東說明,穴位按摩的目的為疏通局部的不通順,先熱敷穴位能促進循環,增加療效;而塗抹精油、乳液等介質,較常用於推拿或按摩身體,單一穴位的按摩則不太需要。

倘若進行穴位按摩時,想使用道具減輕手指負擔,應避免以尖端點接觸穴位,並用靠掌心處握住道具,會較省力,按摩力道也較適中。不過,小朋友、老人家或身體虛弱者最好別拿道具按摩,以免因為力道沒控制好,造成過度刺激。(延伸閱讀:夏天刮痧消暑,反而更不舒服,哪些人不適合?

 
頭面四大手法
有助改善熱感冒不適

賴琬郁提到,在中醫兒科門診常用的小兒推拿,手法輕柔、不會太痛,不僅適合家長幫兒童按摩,成人罹患熱感冒時,也可以自行使用頭面四大手法,依序各做50次,達到疏風解表、開竅醒腦的功效。

1. 開天門:沿著兩邊眉頭之間至前髮際成一直線,用雙手拇指由下往上推。

2. 推崁宮:用雙手拇指自兩邊眉頭往眉梢做分推。

 

3. 揉太陽:以手指端按(定點往下按)、揉(繞圈按)眉毛後方凹陷處的太陽穴。

 

4. 揉耳後高骨:以手指端按、揉位於耳後最突起的骨頭下方凹陷處。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