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怕副作用亂停藥?小心氣喘發作要你命

怕副作用亂停藥?小心氣喘發作要你命

出處/ 2014年12月號/第33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317
收藏 瀏覽數 : 8317
怕副作用亂停藥?小心氣喘發作要你命

控制氣喘的藥含有類固醇,常噴會傷身體?最近氣喘沒發作,乾脆自行停藥?當心上述錯誤的用藥習慣,讓氣喘病情難以控制!


日本男子花式滑冰奧運會冠軍羽生結弦,兩歲起就受氣喘所苦,體力比其他選手差,但他靠著規律服藥及早晚使用氣喘抗發炎噴劑(也隨身帶著支氣管擴張噴劑以備不時之需),以及持續不斷運動,不但成為亞洲第一位男子花式滑冰奧運會冠軍,給世人許多鼓舞和啟示。

不過,也有人輕忽氣喘的治療,導致氣喘大發作,最後不治身亡。曾有個中學生出國讀書,到了國外後,因環境開闊、空氣清新,一時輕忽氣喘宿疾,未按時服藥及使用氣管舒張噴劑,偶爾小喘發作才噴個兩下把氣喘壓下去,隔年冬天某日清晨,因吹到冷風導致氣喘大發作,最後送醫竟不治,令家人十分錯愕。而知名藝人鄧麗君、崔愛蓮,特技演員柯受良,以及五○年代電影紅星林翠,都死於氣喘發作,年紀輕輕便傳來噩耗,令人震驚與唏噓。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25萬人死於氣喘,臺灣每年也至少有1000人死於氣喘,換算下來,平均一天有3個人因氣喘發作而殞命,比例相當驚人。


別排斥藥物治療
患有氣喘的醫師也規律用藥

中華民國氣喘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江啟輝說,臨床上看到許多患者害怕氣喘藥含有類固醇,擔心常用可能導致月亮臉、水牛肩、全身浮腫、骨鬆、藥物依賴等後遺症,常和醫師討價還價希望不吃或自行減少氣喘藥,對氣管擴張噴劑也是能不用就不用,導致氣喘反覆發生,甚至症狀加劇,最後必須吃更高劑量才能控制病情。

氣喘患者若對藥物有誤解,江啟輝醫師提醒,不但無法正確治療,還可能導致肺功能逐漸變差,尤其是慢性肺阻塞(簡稱COPD)合併氣喘症的患者,更可能釀成危害性命的遺憾。

相對的,只要藥物治療得當,患者不但可跟正常人一樣生活、運動、休閒,甚至很多人後來成了游泳選手、極限運動選手。江啟輝醫師本身也是氣喘患者,靠著每天固定吸藥,不久前還登上玉山!


平時強忍著不用藥
臨危亂用藥更危險

擔任過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現為聖康診所院長的黃立心表示,雖然科技日益發達,醫療技術與臨床用藥都大幅進步,但遺憾的是,現在仍有不少民眾對於氣喘的治療方式,還停留在過去的舊觀念裡。

黃立心醫師最怕病人擔心服用類固醇會傷害身體或留下後遺症,平時強忍著不吃治療氣喘的藥,只有在氣喘嚴重時,才到藥局隨便買個支氣管擴張劑來緩解,對於自己究竟使用哪種藥物、每次劑量該用多少都不清楚,等到喘得受不了,才急著到醫院求助。

氣喘的起因來自於支氣管長期發炎,江啟輝醫師提醒患者,若平時沒有保養,等到忽然喘起來再緊急用藥,雖然使用藥物的當下很快能舒解症狀,但體內氣管發炎的問題並沒有解決。黃立心醫師更補充說,平時就要用藥,若氣喘發作才胡亂使用藥物,強行用藥物把受傷的氣管打開,久而久之,氣管會無力、失去彈性,導致之後再發作時,所有藥物都控制不住。


平日微量用藥能避免氣管發炎
危急時刻也能保住性命

若病患總是等到開始喘了才找藥醫,江啟輝醫師指出,等到大發作時,很容易出現和鄧麗君一樣的遺憾,即使身邊有急救藥物也無法吸入。他建議患者平時就要勤做保養,即使看起來好好的,沒喘也沒咳,還是要用微量的藥劑達到控制的效用,如此一來,即使發作也程度輕微,不至於危害生命。

江啟輝醫師也呼籲氣喘病人,一定要具備危機意識才能保住性命,而好好保養氣管,除了能維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品質之外,更能讓自己在危急時刻躲過一劫。例如:失火時,氣管太弱的人可能敵不過濃煙嗆鼻,來不及逃命就倒下,或是突然進入氣溫過低的地方,氣管遇冷立刻緊急收縮,氧氣難以進到肺部,造成意外悲劇。

此外,氣喘患者中超過兩成是癮君子,江啟輝醫師呼籲這些有菸癮的氣喘患者,務必要戒菸,以免影響治療成效,甚至使氣喘合併慢性肺阻塞(COPD),導致肺泡功能不可逆的快速破壞腫大。


別被舊觀念誤導
新式氣喘藥類固醇劑量極低

氣喘究竟怎麼治療才正確?黃立心醫師表示,治療氣喘會依照嚴重程度分成一至五級,一級最輕微,五級最嚴重。藥物則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控制型藥物,一類是緩解型藥物,符合條件者,兩類藥物健保都有給付。(詳情請見「氣喘治療分五級」表格)。

1.控制型藥物

指具有抗發炎效果的藥物,要「每天規則使用」才能有效控制氣管的慢性發炎。

控制型藥物包含「吸入型」與「口服型」類固醇,兩者劑量差很多。黃立心醫師表示,大部分病患使用的是「局部性吸入型類固醇」,劑量極低、非常安全,亦不會傷身體(1天噴2次,1年的劑量還不如1天份的口服類固醇藥)。而「口服型類固醇」通常是針對情況嚴重的第五級患者,要在過敏免疫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一旦發炎情況獲得控制,醫師隨時會調整劑量和藥物種類。

「類固醇」是腎上腺皮質素的俗稱,人體本來就會分泌,當人面臨壓力、緊張、生病或是開刀時,腎上腺皮質素就扮演極為重要的抗壓角色。若外來的類固醇服用過久,體內就會傳達「已足夠、不用再分泌」的訊號,進而影響內分泌系統的運作,故類固醇藥物,都要在醫師指示下使用。

2.緩解型藥物

指具有支氣管擴張效果的藥物,有急性症狀時可快速緩解症狀,「需要時才使用」。黃立心醫師說,一般臨床處理急性症狀開立口服型類固醇時,會以3~7天做為一個療程。若期間內症狀穩定,隨時可停藥,身體也不會有任何反彈現象,但如果因病情需要,療程超過14天以上,就要在醫師指導下,逐漸的把藥物停下來,千萬不可自己亂停藥。


勿因害怕服藥而不敢治療

許多病患害怕服藥而不敢治療,事實上這樣反而會讓身體的狀況變得更糟,因此黃立心醫師呼籲,找合適的專科醫師進行治療才是正確之道。

江啟輝醫師也指出,吸入性類固醇與口服類固醇不同,吸入性類固醇的粉狀藥劑只作用在支氣管,一天只要不吸超過8次都屬於安全範圍,8次是上限,患者大多使用1~2次,不但可避免氣喘發作,也不會出現全身副作用,建議患者平時應定期使用。

「氣喘控制不能全部仰賴醫師!」江啟輝醫師強調,病患若能遵醫囑長期吸入低劑量類固醇,並避免接觸誘發因子,就大有可能遠離氣喘的威脅。」

近年來,預防兒童氣喘用藥方面,出現了一種非類固醇類用藥──白三烯素調節劑(如:Singulair,中文藥名為「欣流」),足以避免父母對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可能導致孩童生長遲緩及其他多種副作用的顧慮。不過,江啟輝醫師提醒,新藥副作用案例雖然較少,但對某些體質的患者療效並不顯著,也有些患者使用後精神變得抑鬱萎靡,或小朋友變得脾氣暴躁不專心,所以不見得適合全面取代類固醇藥。白三烯素調節劑可用於第二級以上的病人,於第二級可以單用,但第三級以上則屬於加成治療,必須加上吸入型藥物一起治療。

還有一種氣喘用藥「抗IgE」抗體藥物,目前健保雖有給付,但費用昂貴,一般情況都是當嚴重氣喘患者經過反覆治療之後,證實所有藥物都無效,且氣喘一直發作,醫師才可向健保申請使用,之後也必須經過相當嚴格的審查。無論如何,此類新藥提供患者另一種治療選擇,但是治療過程仍應注意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例如血小板低下、致命性全身過敏反應。


■氣喘治療分五級

氣喘控制程度   治療方針
控制良好 降低 維持並降至可繼續控制良好之最低治療步驟
部分控制 增加
考慮升階治療以達到控制良好
控制不佳 升階治療直到氣喘控制良好
惡化 以治療氣喘急性惡化之方法治療
 
←降階 治療階梯 升階→
第1階(級) 第2階(級) 第3階(級) 第4階(級) 第5階(級)
氣喘衛教、環境控制
有症狀時使用速效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 有症狀時使用速效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
較佳之控制藥物選擇 選一項治療 選一項治療 加上一項或一項以上之治療 加上一項或二者一起使用
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 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長效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
中劑量或高劑量吸入性類固醇+
長效吸入式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
口服類固醇
(最低劑量)
  小於6歲之兒童;中劑量吸入性類固醇  
其他的選擇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中劑量吸入性類固醇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抗免疫球蛋白E
(IgE)抗體
  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緩釋型茶鹼  
  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緩釋型茶鹼    
 
資料來源:台灣氣喘衛教學會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