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火鍋或大餐機會多,是痛風好發季節,痛風和扭傷都會紅腫熱痛,若將急性痛風當扭傷來推拿,會促進血液循環、使其惡化。「急性痛風、扭傷」怎麼辨別與治療?尿酸高怎麼降低?改變飲食有助人體代謝小型痛風石嗎?讓醫師告訴你。
63歲的張伯伯某天醒來後發覺腳十分腫痛,以為扭傷,去醫院掛了骨科,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是痛風患者。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院長鄭明德表示,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上滿常見,由於扭傷和痛風的表徵都是紅腫熱痛,患者不容易區辨,如果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無痛風,更需要及早就醫、讓醫生鑑別診斷,找到正確病因,對症治療。(延伸閱讀:手指腫、關節痛,是關節炎還是痛風?30至50歲女性小心4大病症)
痛風若正確治療 1-2天就能止痛
醫師會先檢視疼痛的位置,若發生在大腳趾外側,痛風的機率高;痛點若在腳踝,則較多是扭傷。若抽血檢查發現尿酸過高,更能判斷是痛風導致。針對兩種病症,醫師各會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如果有扭傷也有痛風,就兩者一起治療。
■「痛風發作」造成紅腫疼痛:給予秋水仙素及消炎止痛藥物,腫痛一般很快能改善,約1~2天就能止痛。治療期間,痛風患者須留意飲食,避免痛風再度發作。
■「扭傷」造成紅腫疼痛:給予消炎止痛藥物,通常是漸進式恢復,較為嚴重的扭傷常需要1~2周才會改善,症狀的消除較痛風慢。恢復期要節制運動,注意傷部須適度冰敷、固定、抬高及不宜過度活動。
急性痛風或扭傷 都不建議推拿
鄭明德院長提醒,不論是急性痛風或扭傷都不建議推拿或按摩,因為推拿按摩會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易造成局部發炎惡化,本來可能只有三、四分的腫痛,推拿後易變成六、七分,甚至更嚴重的腫脹。
開始紅腫疼痛時,患者可先「冰敷」減輕不適,若是痛風發作,建議可減少活動,休息時把腳抬高,減少患處的血液循環,發炎反應會少一點;而扭傷也需要減少活動、冰敷,加上固定疼痛處,以便改善局部發炎腫脹。(延伸閱讀:痛風鍋吃到頭暈,身體發出什麼警訊?)
痛風石長在膝關節不易發現
延誤治療會影響關節活動
鄭明德院長臨床觀察發現,痛風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若沒有遵從醫囑、飲食未控制,很容易引發急性痛風,造成紅腫熱痛。年輕人若未加留意,把痛風誤以為是扭傷而採取錯誤的治療方式,也會延誤就醫。
他曾遇過年輕的患者,痛風石發生在膝蓋關節,而非好發的手指、腳趾關節或腳踝,且症狀輕微,所以沒特別留意,直到發現蹲不下去且膝關節伸不直時,才覺得有異,就診檢查才發現已有痛風石。
膝蓋裡的空腔較大,痛風石累積到一定大小才會發現異常,若發生在高齡長者身上,民眾較難與退化性關節炎區辨,當造成活動困難、疼痛等情況,通常已對正常組織造成破壞,所以治療後難完全恢復,會導致日後活動變得較差。
高尿酸者7招飲食控制
有助代謝小痛風石
鄭明德院長提醒,早期發現、早期控制是最好的方式!有痛風家族遺傳史的人,要及早抽血檢查是否有高尿酸的情況,有的話,盡早進行飲食控制。高尿酸血症患者若改變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同時增加飲水量,讓尿酸隨水分排出體外,通常可讓尿酸下降約1單位,改變飲食方法如下:
1.少攝取富含普林的肉汁、雞精(延伸閱讀:燒肉配啤酒痛風易上身?這些高普林.高尿酸食物不能吃到飽)
2.不吃油炸食物
3.避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
4.避免喝酒(尤其是啤酒)(延伸閱讀:不只海鮮,啤酒和含糖飲料才是痛風製造機!)
5.少喝含糖飲料
6.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c.c.以上)
7.維持理想體重
以上作法可控制尿酸濃度、幫助尿酸代謝,若飲食控制仍效果不佳,也可以用藥物做很好的治療。
如果錯失了早期控制的機會,長出了痛風石,建議要趕緊找風濕免疫科或家醫科醫師做醫療上的協助。一般來說,若是2公分以下的痛風石,有機會用飲食或藥物控制的方式讓尿酸保持在低濃度,有時痛風石可慢慢被身體代謝而消失。總之,只要遵照醫囑,做好飲食控制、定時服藥,痛風都能獲得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