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人物報導 醫療公衛 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吳德朗》生活大師,淬鍊醇郁人生

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吳德朗》生活大師,淬鍊醇郁人生

出處/ 2006年3月號/第23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7967
收藏 瀏覽數 : 7967
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吳德朗》生活大師,淬鍊醇郁人生

從吃番薯簽裹腹的農家子弟,到成為國際知名的心臟科權威,吳德朗在行醫路上努力耕耘,以人本的關懷照顧病人。豐富的歷練與營造寫意生活的態度,讓這位被譽為「全球心臟醫學界王子」的人生,如同他喜愛的品酒藝術,隨著時間淬鍊出甘醇的紅酒香。

 

追求理想或完美,是一般人內心企求的境界,不論在工作或生活中,難免顧此失彼,兜不成圓。直到讀完《理想的國度:吳德朗醫師回憶錄》一書,並專訪吳主委後,才發現世上還真有這樣的人,極盡活出生命的多元與厚度,即使才年過半百,精采的程度可能遠超過多數人的一生。

 

全球心律不整研究的三大王子

吳德朗,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現任長庚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長庚醫院體系最高主管),也是國際知名心臟科權威。

 

1973年,時僅32歲,他即以「心律不整」的研究聞名國際,首度發現人類心室結問題會引發心律不整現象,自此,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開展出另一新紀元。當時,全球心臟醫學界稱吳德朗為心律不整研究的三大王子之一,另兩大王子皆為美國人,分別是研究心室頻脈的Mark E. Josephson,與研究WPW症候群的John Gallagher。

 

他在國際第一流醫學雜誌發表多達200多篇的論文,也曾獲頒行政院傑出科技人才獎,並四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好身手 來自紮實的苦功

32歲,吳德朗成為伊利諾大學主治醫師;晉升為終身職副教授時,也只有34歲;後來受企業家王永慶董事長力邀,回國協助創立長庚紀念醫院,出任副院長,當時不過37歲。不到5年,被美國南加州大學禮聘為教授職暨心臟電理學心律不整研究室主任;2年後,再度受王永慶邀請回台,籌備長庚醫學院,46歲時,當上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

 

不論研究、教學或經營管理,吳德朗一路成績耀眼,除了有過人的才智,更重要的是,他願意花力氣下苦功,不論做什麼事,總會做好紮實準備。

 

吳德朗還是台大醫學院學生時,就決心讀完有「醫學聖經」之稱的《哈里森的內科學》,從大四下學期至大七當完實習醫師,不論每天多忙多累,仍堅持抽出1、2個小時來唸,3年半的時間,他真的全K完了。後來在美國準備考內科專科醫師時,又重新讀一遍,這次僅花半年時間,果然,考試成績相當理想。

 

「病」字之下莫忘「人」

對文學很有興趣的吳德朗,也曾想當精神科醫師,大六時讀了佛洛依德《夢的解析》原文版;七年級當精神科實習醫師時,努力研究精神分析學,運用學理分析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小女孩,且在一場研討會的報告中,讓台灣精神醫學開山祖師林宗義教授頻頻點頭,讚許有加。

 

終究沒有走上精神醫學之路,吳德朗卻不後悔在這領域投注的心血,「我學到了跟病人溝通的技巧,它幫助我成為一個好醫師。」

 

的確,他的好友文學家白先勇就說:「在吳德朗的教育理念裡,『醫學』就是『人學』。『人本主義』是他醫學教育的核心,病人、病人,『病』字下面切莫忘了那個『人』。」

 

對文學、藝術、音樂皆有相當素養的吳德朗,不論看病或教學,始終從人的角度(而非單一器官)看待病人。曾有位女病人因難以診治的怪病來求診,吳德朗詳問病情後發現,原來她不是得「心臟病」,而是有恐慌症,經過幾星期的治療,困擾多年的病症消失,病人如獲新生。「因為我治療的是人,而不是心臟,」身為心臟科權威,他如此強調。

 

同樣的理念延伸至辦校宗旨,籌備長庚醫學院時,吳德朗明確立下長庚醫學院的教學宗旨:「醫學教育是培養以『人』為本的醫師,而不是製造『會看病的機器』。」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