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林耕新 快樂指數DIY

快樂指數DIY

出處/ 2010年11月號/第288期  
撰文/
瀏覽數 : 4547
收藏 瀏覽數 : 4547
快樂指數DIY

研究指出憂鬱症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加上認知行為治療效果較佳,但是完整的認知行為治療往往需要臨床心理學家耐心的指導和憂鬱症病患認真的配合,始能完成一系列複雜的療程,包括填寫各種表格、辨識負面思考、駁斥自動化思考、建立正確認知基模,對於鬱悶不已且缺乏動機的患者,簡直是另一種折磨,有時更因無法完成指定作業而加深自責感。

 

筆者將多年前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習認知行為治療的心得加上臨床經驗,發現只有以更簡便的方式介入,病患才會接受,因此改良一個極為簡單易填的快樂指數週記,大量運用到門診病患,發現臨床效果甚佳!

 

執行方式如下:每天於早餐後、午餐後、晚餐後、睡前共4次,分別記錄快樂指數,以1~10分為量尺,自評快樂分數,並簡單寫下評分理由,如此一來,將會得到每日平均快樂指數,當然一周及一個月後,也會有周平均及月平均的快樂指數。根據統計學原理,記錄時間越長,快樂指數越準確。假設月平均快樂指數是5.6,本周平均只有4.5,您可能會檢視哪些事件造成指數下降,同理,快樂指數提高,也會清楚知道哪些事提升快樂程度。

 

根據筆者看診經驗,詢問患者某段期間的情緒狀態,往往得到「還好!」「差不多!」「心情不好!」等籠統的回應,假如每日記錄快樂指數,醫師及病患將可清楚地知道情緒變化及造成變化的理由,同時根據紀錄辨識出負向思考,進而提供正向認知改變。而病患也依循分數波動,避免造成不快樂的原因,多做快樂的事件,將情緒數據化、具體化。

 

筆者也很高興地發現,許多病患為了提高快樂指數,在生活中漸漸增加讓自己快樂的活動,例如:老奶奶發現看到孫子那天,快樂指數很高,因而規定自己每周至少帶孫子到公園3天,祖孫相處的快樂情緒加上運動,幫助老奶奶「戒掉」長期服用的抗鬱劑和安眠藥。

 

如同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努力推廣的心情溫度計,隨時檢視自己的心情,筆者也希望快樂指數DIY可以介紹每一位想提高快樂力的朋友。


單張請洽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www.ddpa.org.tw,電話:(07)3454336。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