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民眾為何都去大醫院看診?

民眾為何都去大醫院看診?

出處/ 2004年7月/第218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095
收藏 瀏覽數 : 4095
民眾為何都去大醫院看診?

英國研究發現,疾病治癒率與醫院大小無關,卻受地緣影響,若醫院較近,第一時間送診,治癒率自然較高,然而,台灣的民眾不論遠近,還是一窩蜂往大醫院跑,到大醫院看診,真的這麼好?不論教學醫院或區域醫院…,各大醫院每天都擠滿了病患,反觀許多診所或是中小型醫院,則是小貓兩三隻,為何民眾願意花時間、花體力,跑到大醫院排隊等待?

 

坐在內科候診椅上的林小姐,因喉嚨痛而來看診,她請了一天的病假,只因不知道何時會輪到自己,但她心甘情願,原因是「這樣才安心!」。

一般人到大醫院看診,大多是「聽說這個醫生很有名」、「可多做一些檢查」、「可順便看別科」,這種思考方式究竟是明智,還是一種迷思? 

 

大醫院是醫生素質與設備的保證?
     
林口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同時也是長庚醫學院神經內科教授兼神經內科顧問的朱迺欣表示,大型醫院就像超市、大賣場和便利商店的綜合體。民眾覺得到大醫院看病,可享受齊全的設備、同時看齊不同科別等便利性,所以天天門庭若市。

一般診所或中小型醫院礙於經費,無力購入最新的醫療器材,在深度檢測與專業醫療上多少受限制。另外,在醫生素質方面,大型醫院或教學醫院能提供較豐富的資源,讓醫師快速累積醫療經驗,同時醫師之間也會形成進修的風氣與壓力,在不斷的吸取醫藥新知、增進醫療技術的同時,也拉大了與中小型醫院和一般開業醫師的專業差距。

朱迺欣認為,許多開業醫師由於沒有同儕的壓力,也就沒有進修的動力,雖然進修的管道暢通,但意願低落。有時藥商開發新藥,會舉辦說明會分析新舊藥的差異和優缺點,來聽取說明的大多是中、大型醫院的醫師,開業醫師寥寥無幾,有些醫師到了說明會,只希望藥商給一個「好用不好用」的結論,完全漠視病患的權益。

 

政府已著手平衡各級醫院資源

為了改善此情況,衛生署已著手提升各級診療院所內的醫師素質,並自民國92年起,實行醫師在職進修強制計畫,要求醫師在六年內需修滿180個學分,才能續領醫師執照。同時醫師在進修的過程中,還必須隨時接受評量,以防部分醫師上課報到便離開,取得學分卻沒有吸收到新知。

另外,行政院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王怡人表示,在醫療器材方面,衛生署為確保民眾的醫療品質,以實際需要與使用安全著眼,對各層級的醫療院所有不同等級的醫療設備管制。院內需有專業的操作人員,才能申請購入精密的醫療設備,但這也造成病患就診的疑慮,目前衛生署正逐步放寬規定,讓病患即使在一般診所,也能接受精密的儀器檢查。

 

過度「顧客至上」 推波助瀾

擔任某企業主管的劉小姐,經常為頭痛所苦,總是以止痛藥來解決。直到得知好友罹患腦瘤,症狀與自己相似,才火速奔至醫院看診。

劉小姐向醫師提出疑問,醫師透過問診和初步的檢查,認為劉小姐的頭痛症狀來自於壓力,但這樣的答案無法滿足劉小姐,乃主動要求做多項檢查。醫師耐心解釋不必做多餘的檢查,劉小姐一氣之下,便向醫院投訴醫師態度不佳。而醫院的相關單位,也立即對醫師作出警告。

像這樣的案例,幾乎每個醫師都曾遇到過,為何病患蜂擁至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看診,在朱迺欣看來,除了醫師素質及設備外,還有醫療商業化、病患自主性提高,及醫療政策化等三個因素。

目前各家醫院都將病患當作顧客看待,並要求醫務同仁要「顧客至上」,凡顧客要求的,醫務同仁就要盡力達成。若顧客不滿意,隨時可向醫務行政單位反應,甚至直接到院長室「告狀」。

朱迺欣認為,醫療行為不同於服務業,醫師的職責也不是服務病患,而是與病患共同與疾病搏鬥,並完成治療工作。若是一味的「顧客至上」,醫師終將失去其專業立場。

 

花同樣的錢 當然選水準高的

不可否認的,近年來資訊發達,民眾可在各種媒體上獲取醫藥新知,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一旦發現類似症狀,常自我診斷可能罹患某一「重症」。加上病患習慣遊走於各大醫院,強力「要求」做各式精密的檢查,若醫師給的診療結果不如預期,病患便會再到下一家醫院,重新再做一次檢查。

這樣的行為不但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對政府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由於目前的健保制度,讓民眾認為,花同樣的錢,當然要到水準高、設備全、技術好、服務佳的五星級大醫院看病。而且為了自己的健康,當然要確認再確認,反正多做檢查也不用花什麼錢!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副執行長周照芳表示,根據醫策會的調查,目前台灣的醫療器材,像抗生素、導管等的使用度,都高於其他國家,這是因為許多民眾在看診結束後,若醫師沒有開藥,會有「白來一趟」的感覺,反倒希望醫師開藥,「這樣病才好得快」。其次,是因健保制度規定,民眾看病除掛號費外,領藥或做其他的檢查才需多付費,對醫師來說,沒有開藥、沒有檢查就沒收入,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小診所的難處

目前台灣醫界的醫師大約有22,000人,開業醫師大約有8,000人,約佔全國醫師的36%;另外64%的醫師都在醫院服務。

台灣醫界採取封閉式的醫療制度,大醫院的主治醫師都是專任的,除非有特別規定,醫師原則上不得在院外開業或兼差,其主要目的就是當醫院有急病患者時,可隨時找到醫師,不致延誤病情。但也因此,開業醫師自行設立診所,亦無法利用醫院的設施,為病人執行醫療業務,若病人需要住院、開刀或治療,只能另找醫院,重新掛號、選醫師、付費檢查再住院。在這種情況下,開業醫師只能靠一己之力經營,要提升醫療品質,當然緩慢而艱巨。

另外,衛生署規畫的四級醫療,原本是為了提高效率和品質,但在健保給付的政策下,卻不反對醫學中心「下海」搶門診病患,當診所將病人轉診至醫學中心後,常是「一去不回頭」,在沒有「雙向轉診」的情況下,即使是病情穩定的病人,仍然占據醫學中心的門診,相對剝奪重症病人的照護資源。

 

大醫院的風險
     
雖然是五星級的大型醫院,並不表示沒有危險存在。在SARS期間,因為探病一家人都受到感染的徐小姐,雖然目前病情已經穩定,但不論是生活,還是身心,皆已受到嚴重的傷害。

大型醫院的感染情況嚴重,主因是人數過多,隱性帶病病患混雜其中,醫院難以防範,一旦造成感染,擴散速度讓人難以控制。就像2003年5月的SARS疫情,部分醫院發現感染時,已無法處理,只能用封院的方式,來阻斷病毒向外擴散的機率。

周照芳認為,大型醫院因為病患數過多,各種檢查的時間拉長,有時候執行單位與行政單位會出現誤差,而造成誤診。比如有些病患會在院內同時看不同的科別,當病患的開刀時間已排定,推進手術房動刀時,另一科的檢查報告才出爐,發現此病患是不宜開刀的病人,但為時已晚。

有時候大型醫院內分科精細,病患不知道自己的症狀該掛哪一科,只好憑直覺,反而延誤病情。

開設素菜餐廳的陳先生,近來因牙床附近疼痛,直覺去醫院掛牙科的診,檢查後確實發現蛀牙,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蛀牙已處理完畢,但疼痛依舊,牙醫建議轉診到顏面神經科,又經過長時間的治療,仍然無法找到疼痛的根源,最後在X光檢查下,才發現口腔內部有腫瘤,腫瘤壓迫到神經,造成疼痛,透過切片檢查,還好腫瘤是良性的,不然,陳先生在各科遊走下,可能已延誤治療的良機。

其實醫療品質的好壞,完全取決於醫師是否「視病猶親」,專心從病史、病理學檢查,做全身評估,詳細解說病情,認真做衛教,讓醫療不僅僅在醫病的互動中,也深入社區,改變健康習慣,真正做到預防勝於治療。

不過,自從健保實施以來,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竟以業績作為去留、升遷的參考,因此有所謂早安門診、上午門診、午安門診、下午門診、黃昏門診、夜間門診、隨到隨診、VlP直接門診、專車接送門診及電腦預約門診等怪招,讓醫師為了業績相互競爭,每日看診上百人,平均下來,每位病患只分得不到兩分鐘的看診時間,除此之外,醫師還要作研究、教學、參與學會及撰寫論文等,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下,遑論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

 

選擇良醫而不是名醫

曾經罹患肺結核的劉俊傑表示,自己與家人共同給一位家庭醫師看診,每次去看診,醫師同時會關心家中其他成員的健康,也會傳達一些簡單易懂的醫學新知,讓大家共同成長。

在一次疑似感冒的症狀中,醫師建議他照張X光片,也因此發現他有封閉性肺結核。醫師立刻叮嚀他帶著病歷與X光片,到哪家醫院,找哪位醫師看診,因為發現得早,經過半年的治療,已完全康復。

許多民眾擔心,透過家庭醫師層層轉診,會延誤病情,朱迺欣強調,其實家庭醫師才是最了解病患的人,他們可以輕易地發現病患微小的差異,而早期發現症狀。

周照芳建議一般民眾,在住家附近找一位值得信任的診所,成為個人的家庭醫師。一個優良的醫師,應該具備以下的條件:具有完整的資歷;隨時進修,補充、吸收醫療新知;定時提醒病患完成所需的各種檢查;對於病患的疑問,醫師會不厭其煩的解釋,同時提出建議,並尊重病患的決定;願意隨時為病患諮詢服務;建議病患尋求更高層的醫療或檢查。

另外,建立完整的病歷也很重要。民眾應向自己的醫師詳述家族病史,在家庭醫師處建立的病歷,轉診時應轉到新醫師的手上,在其他醫院做過的檢查報告,也應該再回到家庭醫師處整合。

朱迺欣指出,常有病患會要求以強效的藥物治療,但是站在醫師的角度,這並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病患應該要學習信任醫師的判斷與治療。而當醫師詢問症狀時,若病患不願回答,醫師也會有使不上力之憾,好的醫療品質不是醫師或患者單方的責任,要彼此體諒、配合,如此要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應該不是難事。

因此,為保障自己的權益,不要迷信名醫,一位真正關心病患的醫師,才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