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金三角打造健康「心」生活

金三角打造健康「心」生活

出處/ 2004年9月號/第22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402
收藏 瀏覽數 : 2402
金三角打造健康「心」生活

想要護心,生活、飲食、運動缺一不可,三管齊下才能為健康「心」生活奠下扎實根基。不管你是否罹患心臟病,護心之路都非一蹴可幾,生活上的保養之道,必須自己落實,想要過得更自在舒適,不妨聽聽專家的建議。心臟病高危險群或心臟病患者相當關心的問題是,如何享受性生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科主任劉復康舉日本的統計數據說明,心臟病患者因為夫妻性生活而致命者約有1%,如果性生活採取簡單不太費力氣的姿勢,心臟的負荷約為每小時跑6公里的運動量,所以心臟病患者多能保有正常的性生活。  

照顧心臟病患有十多年經驗的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加護病房護理長馬真德表示,不少心臟病人在恢復期就會問護理人員,何時可以有性生活?原則上心臟病人當然有享受魚水之歡的權利,但是方法和技巧可能要做些改變。如加重前戲的比例,某些時候不要做,像是剛吃飽或很累的時候,姿勢上不要太費體力,從上位改成下位,飯後3小時不要做愛,不要喝含酒精飲料,若想要使用威而剛等壯陽藥物一定要問過醫師。放鬆心情慢慢來,在體力可以負荷的前提下,不要勉強,夫妻間多溝通。性,還是很美好的。  

留意藥物與食物譜出變調樂曲

馬真德表示,門診中常看到病人雖有服用降血壓藥物,但血壓仍過高,詢問後才知道,病人以為血壓高才需要吃藥,服藥的正確性受到影響。此外,飯前飯後、用法用量都要留意。如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不能吃過多深色蔬菜,因為深色蔬菜含有維生素K,會抑制凝血時間,影響藥物效果;其次,治療心臟病的藥物不能和葡萄柚汁合併服用;再者,飲食上需低油低鹽,值得注意的是,低鈉鹽雖然低鈉,但是高鉀,鉀離子對毛地黃藥物影響很大,因此不建議心臟病人吃低鈉鹽,而是少鹽。若服用降血壓藥物,也必須養成量血壓的習慣。

便秘是心臟病人要避免的。便秘會用力,而讓心臟受到壓力,甚至可能讓心肌梗塞病人發生突發狀況。馬真德說,醫師都會開軟便劑給病人,但是有很多病人,開完刀從加護病房轉普通病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去上廁所,結果過度用力,在廁所昏倒了,又送進加護病房,重新插管。所以有經驗的護理人員都會告訴病人,不要急著上廁所。在日常生活方面,心臟病患者則要避免搬重物,以免心臟負荷增加,一般輕鬆的家事則可以做。

飲食營養

每週與深海魚約會兩次

飲食方面,原則上講求清淡,建議慢慢減少鹽分和油分的攝取,飲食均衡多樣,盡量避免咖啡。馬偕醫院台北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表示,脂肪和護心最有關聯,除了討論吃哪些食物有益,也應避免有害食物。  

最有名的護心食物是鮭魚、鮪魚、秋刀魚和鯖魚等深海魚類,其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包含EPA和DHA等長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除了是構成腦膜脂質的主要成分,對於孕婦與幼兒有健腦效果,還有多種抗發炎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不過,由於深海魚油中的多元不飽合脂肪酸容易被氧化,而產生有害的過氧化物,因此食用時,要同時補充維生素E,才能中和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

分量上,趙強提醒,適量最重要,「一個星期至少吃2?3次深海魚。如果一天主菜是以魚肉為主,大約60?70公克就夠了,吃多只會攝取過多熱量,變成脂肪。烹調方式盡量水煮或蒸煮,若過度烹調將魚油都烤出來,就失去意義。」

葉酸、紅麴 護心尖兵

許多人都知道紅酒可以護心,其所包含的多酚類、丹寧和植物性色素等抗氧化成分,可保護血液中的膽固醇不被氧化,但喝多卻會增加肝臟負擔,對脂肪代謝有不利影響,趙強建議一天最多90CC,約一瓶養樂多的量。  

至於健康食品中的紅麴萃取物,確實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有些藥物停用後會出現血膽固醇反彈或肝功能異常的問題,紅麴萃取物沒有這些副作用,相對較為安全。

此外,葉酸也是護心良方。葉酸是維他命B群的一種,足夠的葉酸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趙強說明,葉酸可從天然食物中補充,很多蔬菜水果,特別是綠色葉菜含有豐富葉酸,吃天然食物,帶來的好處是綜合性的,例如菠菜除了含有葉酸,還有纖維,可預防膽固醇增加,同時預防便秘。要注意的是,葉酸若過度烹調易流失,建議用少量的油大火快炒取代水煮或燙青菜,以保留葉酸。   

坊間流傳巧克力和咖啡也是護心食物,其實只有帶有苦味的純黑巧克力具有強力抗氧化成分,而咖啡含有咖啡因,並不建議。  
趙強分析,紅麴萃取物、葉酸和魚油對心臟都有保健作用,但處理角度不同,深海魚油是針對脂肪酸的代謝;紅麴是針對肝臟對膽固醇的代謝;維生素B群,尤其是葉酸,則和能量處理系統有關,該怎麼吃,最好先和醫生商量。  

成年男性一天9份蔬果

趙強指出,現在營養師對於心臟病高危險群或心臟病患者,多會建議少吃,而非「絕對不能吃」,因為食物攝取的多寡,影響力遠甚於有沒有吃那種食物。像營養師不會禁止病人吃肉,多會建議優先選擇海鮮,然後是白肉,再來才是四隻腳的豬牛羊。

美國最近建議心臟病高危險群每天吃25-39克的豆子,喝脫脂牛奶,吃核果類的核桃和腰果,因為植物蛋白質沒有膽固醇;台灣近年推行天天5蔬果,其實美國已建議每日9蔬果,最新的營養概念為:成年男性一天9份新鮮蔬果、女性7份、小孩5份,所謂多吃蔬果和防癌、防治高血壓有關,對於降低膽固醇也有一定的效果,無論是不是心臟病患,都可照著做。「重點不在於針對哪些特定食物下手,而是整個飲食型態的改變;只吃某種食物只是治標,唯有改變飲食習慣才是治本」。

運動休閒

掌握身體狀況再運動

除了飲食調整,運動也對提升心臟機能很有幫助。劉復康表示,由於身體每個部位的狀況都會影響運動進行,像關節攣縮、活動範圍受限、腿部肌肉萎縮無力或是神經功能障礙等患者,適合的運動各不相同,為了讓運動安全且有意義,心臟病高危險群或心臟病患者在運動訓練前,須經專業醫療人員評估,才可依醫師開立的運動處方執行。

至於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想要提升心肺功能,建議可從事規律性的耐力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腳踏車。這些耐力性運動主要是身體大群肌肉反覆節奏的運動,當肌肉群收縮時,需要的血流量會增加,心臟的負荷也會增加,反覆挑戰鍛鍊後,心臟功能將提升,心臟收縮會更有效率。

不逞強 不舒服立刻停止

劉復康提醒心臟病患,做運動時有幾件事情要特別注意。首先,運動前先熱身5?10分鐘,然後持續運動20?30分鐘,運動後的放鬆運動也要持續5?10分鐘。進食一小時後再開始做運動,心情或情緒不穩、天氣太熱或太冷時不宜運動,較適當的時間是夏天的早上或黃昏,以及冬天的午後。憋氣方式的運動,如搬提重物則絕對要避免,以防血壓快速上升,造成心臟負荷。  

此外,做運動時如果發生以下情形,也要立刻停止,包括疲倦、頭痛、頭暈、流冷汗、皮膚發紺、心悸或持續性的呼吸困難、心絞痛、血壓太高或太低、步態不穩或腳嚴重酸麻。

心跳會隨著運動量增多而增加,劉復康提醒,萬一心跳變慢,務必停止運動。建議可一邊運動,一邊測量手腕的脈搏,先量測15秒的脈搏,再乘以4,就知道每分鐘的心跳數。  

另外,亦可選擇簡單安全、緩和漸進的連續性或間斷性運動。推薦的運動包括有氧運動、走路、快走、騎靜止腳踏車及上肢的肌力訓練(如手搖機),也可合併肌肉放鬆運動(如瑜伽)。

攜帶藥物和病摘 快樂遊玩

隨著旅遊風氣盛行,可不可以旅行,可不可以坐飛機,也成了心臟病人常問的問題,由於每個患者嚴重度不一,應由專業的心臟專科醫師或運動生理專業人員評估後再決定。馬真德指出,長途旅行取決於病情、體力和用藥狀況,一旦成行,務必隨身攜帶心臟病藥物,旅程中不要維持不動的坐姿太久。不妨從近的地方、短程飛行開始,再慢慢去較遠的景點。  

還有不少和旅遊相關的細節需一併考慮,例如求醫的便利性、是否準備足夠的藥物、心情不要太緊張,建議事前了解當地的飲食狀況,避免與藥物衝突,並請醫師寫一份英文的病例摘要以防萬一。總之,心情、體力、藥物、病摘和旅遊保險都要準備好,保險聲明中要特別註明有心臟病,免得不幸在國外發病,保險卻不理賠。如果跟團,宜事先探詢有沒有醫生隨行。  

心臟病人要避免太吵雜的喧嘩、避免過度運動、定期使用軟便劑、適當的放鬆運動或娛樂休閒,這些都是醫師慣常的叮嚀。馬真德解釋,突然之間改變的壓力,可能引發心臟病,因此要拒絕太刺激的活動,無論高空彈跳、水上樂園都要say no。

有些病人喜歡泡澡、洗溫泉或三溫暖,馬真德說,這些活動能免則免,真的非常喜歡,也要有前置作業。注意水溫不要過高或過低,最好是中低溫的水,進入水池前先暖身或先沖水再進入,先試個5分鐘,浸泡時間不宜太長,若不舒服應立刻停止。天氣的冷熱溫度也要注意,避免忽冷忽熱或太冷太熱,要隨時當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時候只是小疏忽,身體可能就吃不消。

全家一起從細節開始

照顧過無數心臟病人,馬真德建議病人和家屬,適時紓解壓力,調整目標、讓腳步慢下來,凡事不要心急。無論是生活、飲食、運動習慣的調整,皆要全家人一起來,不要只有病人得到限制,否則病人會覺得生活無趣。例如要戒菸,全家一起戒,病人才能免於二手菸的環境。

馬真德提醒,報章雜誌上常有很多資訊,但不要盡信那些說法,要採取任何動作前,最好先問醫師或藥師。看到很多病人除了西藥外,也會吃中藥和養生食品,如靈芝,但畢竟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所有人,除了問西醫的意見,最好也問過中醫再吃,否則養生不成反傷身,就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