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身體小毛病 中醫如何治療下背痛?推拿按摩、針灸治療又該注意什麼?

中醫如何治療下背痛?推拿按摩、針灸治療又該注意什麼?

出處/ 2002年6月/19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6434
收藏 瀏覽數 : 16434
中醫如何治療下背痛?推拿按摩、針灸治療又該注意什麼?

中醫如何治療下背痛?何時該與西醫配合?推拿按摩、針灸治療又該注意什麼?

自行到國術館推拿整脊,要注意風險

受傳統觀念影響,許多民眾受傷時會先去國術館推拿,諸如運動傷害(扭挫拉傷)、老年人的腰背疼痛與退化性關節炎等。有經驗的師父會根據病患受傷的經過、目前的活動情形、受傷部位的腫痛狀況,來考慮如何處理,然而,在講求證照制度的今日,政府並沒有讓大眾知道,誰的技術合格,所以當自己受傷,只能自求多福,希望找到一個不錯的國術師來治療,否則造成二度傷害或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怎麼辨?

目前西醫醫療體系的成員,所受教育幾乎全是大學以上,學理都來自歐美先進國家,而中醫醫療體系的成員,僅中醫師受過完整的大專院校教育,並通過國家考試及格。民俗療法多半被歸類在中醫的體系,然而,國內並沒有其他相關的中醫科系,民俗療法的成員大都沒有受過完整的醫學教育。在大陸有推拿學校,在台灣則多半是師徒相傳的學習模式。

推拿整脊的風險,主要繫於治療操作者對於人體的解剖生理懂不懂,以及對病患病情清不清楚?一般國術師並沒有受過醫學院的解剖課程,僅靠師徒傳承的手法來治療;其次,有的病患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症」、是否屬於急性期或慢性期,在國術師也不曉得的情況下,用整脊推拿手法一定或多或少會對病患造成傷害,以致整脊整到骨折、推拿推到瘀腫等事件層出不窮。

假如真要尋求國術館的治療,最好先看國術師治療患者的過程,再問他的醫學觀念與對自己病情的認識,同時自己也要對一些疾病有所了解,才不會誤診或延誤治療。

中醫依成因,將下背痛分成5大類

中醫對於下背腰區疼痛,是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來診斷。望診是看病患活動的動作模式是否順暢;聞診是聽病患活動時的呻吟或關節的聲響;問診是問病患受傷的經過、疼痛的感覺、其他相關的資訊;切診是把脈或觸摸病患的脊椎弧度、腰肌緊繃度等,然後依證型分為「太陽風寒腰痛」、「風寒濕痹腰痛」、「勞損腎虛腰痛」、「閃挫瘀血腰痛」、「婦女經行腰痛與產後腰痛」這5大類。

1.大陽風寒腰痛:因感冒引起的腰背酸痛,可伴隨各類感冒症狀與關節酸痛等現象,一般將感冒病因去除後,症狀就會緩解。

2.風寒濕痹腰痛:是因為體內濕氣較多、過食冰冷蔬果,或曾經受傷但沒有完全治好,形成的「風濕痛」。遇到天氣變化或冷風,疼痛就容易誘發。

3.勞損腎虛腰痛:是因為過度勞累,或縱慾過度,或年老腎氣衰退導致腰椎退化,常伴隨性功能下降,動不動就出現腰背酸痛、膝腿酸軟無力的現象。(延伸閱讀:和落枕說Bye Bye!醫師教你伸展護肩頸)

4.閃挫瘀血腰痛:多因車禍意外、運動傷害或不當使力所致,常見腰區肌肉僵硬緊繃、瘀腫疼痛、無法轉側或站立。

5.婦女經行腰痛、產後腰痛:前者是因月經來時氣血循環不暢,後者是因懷孕時會將腰椎撐開,產後腰椎及周圍肌肉復原不佳所致。

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要配合其他相關的症狀,作整體性的診斷考量,必要時可配合西醫的檢驗。

哪些下背痛,最好先讓西醫檢查

重大的意外傷害,如車禍、墜樓等,即使沒有明顯外傷,活動轉側無礙,仍建議要先到西醫急診檢驗,防止內在骨折或出血等症狀,之後再考慮使用西醫或中醫療法。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很多,儘管最常見的是肌肉、骨骼系統損傷所引起,少數是感染、腫瘤或內臟器官疾病所致,不過,假如中醫對於病患的發作病史、疼痛部位、症狀表現、走路動作有所懷疑,皆需要與西醫配合檢查或治療。(延伸閱讀:居家DIY拔罐改善中暑、肩頸痠痛,那些族群不適合?)

看懂4項中醫常用的治療方式

目前台灣的中醫師,按醫療法規只能利用望、聞、問、切的傳統方式來診斷病情,不能使用任何西醫的器材來診斷,如 X光、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 MRI)等。至於治療方式,因為中醫師與中醫院所不能使用西醫的器材、藥品,所以會透過內服中藥、外敷膏藥、推拿按摩、針灸治療等手法來治療下背痛的患者。(延伸閱讀:痠痛貼布別猛貼!併用止痛藥,恐肝壞死)

由於中醫師都受過西醫的教育,甚至領有雙執照,所以若懷疑有其他病症,會建議病患搭配西醫的檢測或適當的西醫治療,也希望患者至中醫就診時,能攜帶相關的西醫檢測資料,便於醫師診斷。

內服中藥

內服中藥方面,中醫師會根據望、聞、問、切的方法得到相關的疾病訊息,再使用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體系,選擇適當的方劑與藥物來治療,例如外感風寒引起的腰痛,只要把外邪去除,再酌加少量補筋骨的藥即可;婦女經行腰痛,只要把月經調順,腰痛再發生的機會就會減少;閃挫瘀血產生的腰痛,則主要選擇活血祛瘀的藥品,再考慮腸胃、睡眠等因素加上其他藥品。

外敷膏藥

外敷藥物主要是治療肌肉局部發炎腫脹現象或勞累氣血不通引起的腰痛。一般而言,急性期會紅腫熱痛,僅適用涼性的消炎膏藥,不可使用溫熱性的膏藥;而慢性期或氣血不通引起的腰痛,宜用溫熱性的補養膏藥,才適合。若使用時機錯誤,輕則沒效,重則使症狀加重,延後復原時間。另外要注意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皮膚過敏。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主要是治療肌肉症狀為主的腰痛,但要分辨是急性期或慢性期。當急性期的腰背扭挫出現紅腫熱痛,不動也痛的情況時,只要冰敷即可,不要搓揉,以免愈揉愈腫;而後進入恢復期,腫痛仍在,但會比較不熱,疼痛僅在走動時才或多或少誘發,則可使用推拿按摩手法使之較快復原,但手法不可過重,以免造成二度傷害。

若腰痛經診斷是導源於脊椎關節面的小錯位,可使用中醫傷科的正骨或整脊手法將之復位,若肌肉過於緊繃,則要先放鬆肌肉再施行整脊手法,不可硬用蠻力,以免造成疼痛現象。整脊的頻率視每個人的情況,一週 1、2次即可,以免關節韌帶拉鬆而出現關節不穩定的現象。(延伸閱讀:推拿整骨想喬正脊椎竟半身癱瘓?整脊前中後該注意哪些事)

針灸治療

針灸對於許多症狀的治療效果都不錯,尤其是急性腰部扭挫或慢性肌肉勞損都有不錯的緩解效果。一般視病症循經取穴,可針灸風池、肩井、腎俞、腰俞、關元、大腸俞、環跳、委中、陽陵泉、三陰交、腰腿點等。若是久病且證屬寒凝血滯的腰痛,可在腰部的針加上艾灸,效果更好。針灸屬於侵入性療法,一定要由中醫師親自操作,才有保障。

10大日常保養建議

以下是依中醫觀點,提醒下背痛的病人,生活要注意的10大要點。

1.生活作息要規律,宜早睡早起,不可晚睡與賴床。(延伸閱讀:追劇、打麻將全身痠痛?5招放鬆緊繃的筋骨)

2.飲食要規律,不可過食生冷蔬果飲料,以免耗傷自身陽氣。

3.注意環境的清潔、日夜的溫差與氣候的變化,才能避免生病,耗損元氣。

4.不可彎腰負重過度,尤其應避免側身彎腰負重,以免直接傷及腰椎與肌肉。

5.不可飲酒過量或縱慾過度,以免損傷腎氣,出現早衰現象。

6.平日要強化腰部肌肉,可以游泳、騎單車等方式訓練,一週2.3次。

7.運動宜早晨起床後做,時間約半小時即可,不要過度,以免造成傷害。

8.工作勞動完,若腰部出現酸痛現象,先冰敷數分鐘,不宜馬上熱敷。(延伸閱讀:落枕自行熱敷可能惡化?換枕頭、復健治療能幫什麼忙?)

9.若因閃挫跌倒導致腰部疼痛,且極度疼痛,宜先給西醫檢查看是否有傷及脊椎,再選擇中醫或西醫療法。

10.疾病不會自己康復,一定要把病治好,然後再強化抵抗力或肌力。(延伸閱讀:遠離肩頸痠痛,必學5招舒緩操)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