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學前教養 小孩鬧情緒怎麼辦?4步驟避免孩子玻璃心!

小孩鬧情緒怎麼辦?4步驟避免孩子玻璃心!

出處/ 2018年4月號/第36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135
收藏 瀏覽數 : 8135
小孩鬧情緒怎麼辦?4步驟避免孩子玻璃心!
當孩子鬧脾氣,大吼大叫、情緒失控時,很多父母常不知該如何處理。專家提醒,解決問題前,要先解決情緒。本文提供4個處理情緒的步驟,幫助父母調節孩子的負面情緒!

近幾年,鄭捷、臺大潑酸案等新聞事件,無不造成輿論嘩然,他們的父母直到出事了,才驚覺孩子有很大的情緒調適問題。究竟,教養出了什麼狀況?該怎麼教養出能自我管理情緒的孩子?
 

孩子愛生氣
代表挫折忍受力較差嗎

根據統計,現在的小孩普遍被認為「挫折忍受力低」、「玻璃心」,或者企圖用情緒來操控父母、同學。這種越發自我中心的傾向,在現今少子化的趨勢下恐怕會越來越多。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黃心怡粗估身邊的案例,孩子玻璃心的現象約比五年前多了7成左右,成長速度顯示這問題不容小覷。

但另一方面,傳統打罵的教育方式似乎也未完全消失,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莫茲晶談到,雖然現在的教育是「高壓」與「開放」的態度並存,但當「尊重」或「放任」的拿捏失去平衡時,還是有很多父母會使用打罵教育。其實,不論高壓或放任,都不是理想的情緒教育,「真正的尊重」更需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

黃心怡心理師解釋,「情緒教育」是在教孩子認識情緒、調節情緒,並以此做為基礎來面對外在的環境,也就是一種「適應社會、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現在的小孩衝動易怒、自我中心,都只是情緒教育不佳的其中一種外顯表現,但不代表永遠不發脾氣的好好先生就是情緒管理的高手;可能內向的孩子只是一直壓抑情緒,並非情緒處理得好。

情緒教育不是在教孩子如何當個不犯錯的聖人,而是教導孩子遇到挫折時,如何「正面面對」情緒、認識情緒、正視問題,最後解決難題。黃心怡心理師強調,「面對挫折的能力」不是父母「講述」,孩子就可以學會的;是要遇到一些不完美的事,「度過了」才能理解的寶貴經驗。若父母無法接受任何不愉快、不完美發生在孩子身上,就會養成玻璃心的孩子。「其實孩子的玻璃心,是根源於父母的玻璃心。」

現代社會流行「直升機父母」,以為幫小孩解決掉周邊的困難,就能養出「完美小孩」;也有許多父母會告訴孩子:「你只要好好唸書就好!家事不用做,我會幫你弄好。」但類似的策略,其實會剝奪掉小孩體驗生活的機會。

其實,有情緒是正常的,遇到挫折也是家常便飯。一個人的情緒品質好不好,不能只看他是否常哭、愛生氣,或溫和內向、神經大條、柔弱敏感。黃心怡心理師提醒,「上述只是最表層的症狀。重要的是,有沒有辦法認知『情緒是有層次的』,分析自己究竟『正面臨』哪種情緒、生氣的原因是什麼;要先能認知,才能去表達、處理。無法接受分手而砍人的人,就是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認知,所以一遇到挫折,只能用激烈的手段來發洩憤怒。」

所以,雖然大家常用「挫折忍受力」這個詞,但不代表負面情緒真的應該被「忍耐」或「壓抑」,應該用對方法疏導、排解負面情緒。這就像大禹治水一樣,河堤雖可越築越高,卻不一定擋得住日益暴漲的河水;若能正確整治河道,才能根治問題、長治久安。

 
孩子的情緒調節力
往往是模仿父母

對重視知識教育、考試為尊的華人社會來說,「情緒處理」仍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課題;想要學會這門功課,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不能只用說的!

黃心怡心理師舉例,有個男孩在學校常打人,曾打到同學瘀青,還威脅同學不准告狀;家長因此被請到學校來。後來老師發現爸爸也用打、罵來威脅小孩,媽媽則不斷想逃避、掩蓋兒子的錯誤。

媽媽:「哎呀!男孩子難免打來打去嘛!」

老師:「好像不是這樣耶!同學都被他打到瘀血了。」

媽媽:「哦!那可能是他不太懂得交朋友吧!」

老師:……。

黃心怡心理師分析,這位媽媽總是企圖為孩子找藉口,想掩蓋犯錯的事實,她給孩子的示範是──「只要媽媽在,就有靠山;假如做錯事,蓋得掉就沒事了。」在爸爸方面,則示範了──「動手可以解決問題」。如果父母不從自身改變,再怎麼口頭責罵也不可能有效。

另外,最普遍的例子是,當孩子有事想與父母談時,父母總在滑手機、心不在焉,那麼等於告訴孩子「跟父母講話是很麻煩的事」,幾次之後,孩子也就不想多談。這種情況雖然沒有直接造成情緒問題,卻已種下溝通障礙。

所以情緒教育是在潛移默化之中發生的,特別是在挫折發生時,家長的處理態度,對孩子的情緒模式有著重要的形塑力。

 
4個步驟
教小孩調節情緒

以下就請專家示範,針對8歲前情緒教育的黃金建設期,如何養成孩子情緒調節的能力。

情境模擬

4歲的雅雅在玩積木,要把三角形、正方形等木塊正確放進格子裡,這樣就會得到遊戲機的罐頭掌聲,她很喜歡聽到這種掌聲。剛剛她玩了5分鐘,卻總是無法完成「八邊形」的那一格,氣得她開始摔東西。

 
莫茲晶心理師提供了以下多種情境,請讀者想想,自己最偏向哪一種?
 
 
莫茲晶心理師解釋,以上幾種父母的回應法都不好,全都是在逃避情緒,不論高壓責罵、漠然或討好小孩,都沒有「正面面對」情緒,所以孩子的挫折感無法順利被處理,也無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她強調,「面對情緒」這個點是情緒教育中很關鍵的一環。假設一個資優生,因為逃避成績低分的挫敗感,而用盡全力考高分,就只為了怕面對失敗,那麼他依然沒有好的情緒處理能力。相較於另一個從60分開始,每次考不好都面對挫敗,又屢敗屢戰的孩子來說,假設最後同樣都考到95分,內在世界的情緒結構也會完全不同。最擔憂的是,資優生未來面臨他無法消化的重大挫折時,可能會用傷人、自殘等極端手段來發洩情緒,黃心怡心理師說她就接觸過不少資優生自殘的案例。

 

專家建議這樣做

莫茲晶心理師說,面對4歲兒童,父母可搭配表情、動作、親和的聲音來「演」給小孩看,這樣更可以表達出同理的感受。建議家長可以參考下列4個步驟,循序漸進來引導孩子:

 
步驟1. 點出情緒、同理情緒

媽媽說:「這個放不進去,讓你生氣,摔東西!」(搭配動作表現同理的心情)

 
步驟2. 安撫孩子,陪他冷靜

媽媽安撫孩子,可帶他深呼吸,練習將情緒降溫、冷靜下來。

 
步驟3. 看清楚問題,再解決

媽媽說:「你看這個木塊,跟那個形狀像嗎?」(陪孩子找各種不同形狀的木塊,直到找出正確的那一塊)

 
步驟4. 鼓勵、分享成就感

媽媽肯定孩子冷靜的找到正確的木塊,共同分享成就感,建立正向回饋。

 
孩子經歷過以上步驟,下次遇到類似問題時,就有模式可循,這樣就培養出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莫茲晶心理師提醒,不需要在孩子一有困擾時就介入,應在他們嘗試過,且束手無策,甚至即將爆發脾氣時再介入即可,太早碎碎唸或講道理,不一定是好方法,她提醒「要信任孩子探索的能力」。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兒童期的情緒教育是未來學習及人際關係的基礎,若發展得不好,在國小、國中、高中就可能產生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係不佳,甚至懼學等情況。若成長階段親子間的信賴基礎不夠,孩子日後遇到失戀被甩、被騙財、騙色等人生重大的挫折或困難時,在無法獲得家庭支援力量的情況下,很容易想不開,引爆玉石俱焚的想法。所以,情緒教育不完全是一種上對下的「教育」,更是親子間互動的雙向關係,若親子能一起學習成長,會成為孩子未來人格發展的良好基石。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