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暈」和「眩」差在哪?治療前必看的就醫準備

「暈」和「眩」差在哪?治療前必看的就醫準備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171
收藏 瀏覽數 : 5171
「暈」和「眩」差在哪?治療前必看的就醫準備
今年61歲的劉先生是一位退休商人,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那年罹患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緊急救回一命後,卻開始整天頭暈暈的。一開始,心臟科醫師認為,劉先生是心肌梗塞後,擔心生命再次有危險,才產生焦慮症狀,只要吃一些輕度的解焦慮藥物就可以處理,沒想到劉先生吃藥後,頭暈暈的感覺仍一直存在,詳細檢查後,才發現是右側脊椎動脈嚴重狹窄,引發的頭暈症狀。
 

負責收治該名患者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遠表示,劉先生自述,服用抗焦慮藥物仍沒有改善症狀,每天都活得很痛苦,後來甚至被診斷有憂鬱症,但吃了抗憂鬱劑也不見起色,反而整天頭更昏、全身無力、更想睡。

由於有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阻塞的病史,往往也可能同時伴隨脊椎基底動脈狹窄,導致循環不良。在評估劉先生有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阻塞病史,加上之前在他院耳鼻喉科及心臟內科的檢查報告後,林志遠醫師判斷病患可能是「多條血管狹窄疾患」(polyvascular disease)的患者,因此安排了主動脈血管磁振造影(aort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來看主動脈、頸動脈及顱內血管是否有問題。

結果如同推測,患者在右側脊椎動脈的入口(V0)發現嚴重狹窄。後來經調整血壓用藥、適量飲水及藥物治療後,患者的頭暈症狀才大幅緩解,終於改善了困擾多年的頭暈困擾,心情也大幅變好,不再需要服用抗憂鬱藥物。

 
就醫檢查「頭暈」問題前
該先做哪些準備?

「每天例行的診療工作中,暈眩的病人實在不少!」林志遠醫師提到,一般而言,平衡的感覺主要由內耳前庭系統、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三個系統將訊息傳入大腦,由大腦感覺區綜合判斷是否平穏,若有不平均,就會產生暈眩感。不過,在就醫前,必須先搞懂到底是「眩暈」還是「頭暈」?

 
眩暈(vertigo)

根據統計,眩暈好發於50~60歲的女性,且不同於一般的頭暈,眩暈的症狀往往較嚴重。有經歷過的病人常形容:「眩暈發作時,會整個天旋地轉,完全沒有辦法走路或是站起身,甚至連頭都不能動,一動就覺得暈,暈到後來會吐。」建議眩暈發作時,盡量不要動到頭部,以免造成刺激,讓暈眩的感覺加劇。等到症狀稍微穩定後,再手扶著支撐物慢慢站起來,倘若要從躺著或坐著的姿勢中站起,動作都要緩慢。

眩暈常見的指標症狀是靜止時,仍然覺得周圍的物體持續旋轉,有時候會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甚至在閉上眼睛後,仍然覺得四周在旋轉,這類的眩暈通常跟內耳中的內耳神經、半規管、耳蝸、裡面的內淋巴液……等有關。
 

頭暈(dizziness)

這種頭暈會出現走路不太穩、無法走直線、類似暈車的狀況。通常跟腦部、自律神經、低血壓、血液循環不良等問題有關。其中,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腦部病變,尤其是中風。

不管是哪種「暈」,都必須要注意是如何發生?暈的時間長短?暈的感覺為何?是否伴隨其他身體症狀,如四肢無力、眼歪嘴斜?是否服用藥物?以上這些都應該紀錄下來,作為醫師診斷依據,並儘速就醫。

林志遠醫師補充,臨床工作中,若病人有暈眩或頭昏的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

耳鼻喉科醫師在診療過程中,主要是假定神經內科的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沒問題,所以主要是檢查內耳相關功能;而神經內科醫師則是從內耳、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全方位來評估病患。

林志遠醫師說明,評估時會先從問診開始,看病患的問題主要是「暈」,還是「眩」?若是「眩」的問題,則會進一步詢問是否伴隨其他耳朵的症狀,例如:耳朵漲漲的、聽力變差或是「暈眩」會隨頭部轉動而引發等。如果患者有這一類的問題,通常會是週邊內耳所造成的暈眩。
 

年輕人頭暈建議看「耳鼻喉科」
心血管疾病、年長者看「神經內科」

從神經內科的角度來說,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幾乎所有會運送到大腦的訊號或東西都會導致頭暈」。林志遠醫師列舉常見的6個引起頭暈的原因如下:
 

1. 視力訊號輸入異常

眼睛視覺及視力的訊號輸入不好,就會造成頭暈或眩,例如:眼鏡度數不正確或老花眼伴隨近視眼、水晶體調節障礙等。
 

2. 血液內的成份失去平衡

所有運送到腦神經系統的成份若不正常都會引起頭暈,例如:貧血、血糖太低、血氧不足、血鈉不足、一氧化碳早期中毒、安眠藥濃度太高、降血壓藥物導致血壓太低、利尿劑導致體內水分不足、血管擴張劑造成血管放鬆,導致腦血管灌流不足、流汗太多、年輕人不吃早餐或減重太快導致身體水分及養分不足等。
 

3. 血液輸送的結構有問題

例如:心律不整、心臟血液輸出因瓣膜狹窄或心臟內黏液腫瘤,導致輸出阻礙、腦血管的結構有狹窄,造成脊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導致中樞性眩暈和年長者眩暈的常見原因。
 

4. 小腦系統出問題

像是單側聽力逐漸變差的腦幹聽神經瘤、或急性小腦中風導致步態不良及吞嚥困難等。
 

5. 本體感覺系統的問題

常見像是糖尿病友血糖控制不良,導致嚴重多發性神經病變、或頸椎壓迫導致脊椎後側的本體感覺異常,在夜間光線不良時特別容易有走路不穏的感覺。

 
6. 其他身心問題

例如:心情、情緒、睡眠品質不佳及工作不順心,往往也會造成頭昏昏的感覺。
 

到底有「暈眩」問題,該看哪一科?林志遠醫師建議,如果是年輕的患者,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若是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