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老年化社會的臺灣,許多家庭面臨長者照護的問題,若能充分了解並運用資源,享有在地老化、幸福的熟齡人生不再遙不可及!
高齡75歲的唐婆婆與兒媳同住,兒媳兩人都是上班族,靠雙薪養家,孫兒則在外縣市唸書。老伴過世後,身體一向不甚健康的唐婆婆,常一個人待在家中,但意外跌了一跤後,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生活起居需要有人不時的照應,家人基於孝心不願送老人家去安養機構,卻也無法負擔長期看護的費用,面對老人家突如其來的照護問題,家庭頓時陷入愁雲慘霧中……。
喘息服務讓照護者休息
持續照顧的能量
根據內政部統計,至2013年7月底為止,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4萬4,876人,占全國總人口數的11.32%,平均每7個青壯年就要扶養1位老人家,可說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而人口快速老化,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長期照顧失能老人的工作。
若家中有需照護的高齡者,家人必須日復一日的處理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復健、就醫、情緒等問題,若沒有良好的支援系統,會對不少家庭帶來沉重的壓力與負擔。為了持續照顧的能量,照顧者可申請「喘息服務」,由居家服務員至家中照顧老人,或讓老人在優良合格的機構中,接受全天日常生活照顧,讓自己得以休息。
目前「喘息服務」的補助內容為:輕中度失能者,每年補助14日,重度失能者每年補助21日。每日補助照顧費以新臺幣1,000元計,可配合使用機構及居家喘息服務。
長照10年計畫
幫子女分擔照護長輩的壓力
除了喘息服務,對於有長期照顧需求的民眾,政府也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目前著重於「居家照護」的服務,補助並協助民眾規劃最適合的居家照護計畫。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玉琴解釋,一般的照護服務資源可分為居家式、社區式與機構式。
1. 居家式
含括了居家服務、居家復建、居家護理、送餐服務、居家喘息服務、輔具購買及住宅無障礙環境的修繕等。
2. 社區式
包含了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機構喘息服務等。
3. 機構式
主要為老人養護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一般「養護機構」多針對失能老人,與針對健康老人的「安養機構」不同,且多為自費申請,目前政府的長照計畫中,僅針對中低收入戶有補助。
由於在地老化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所以政府希望利用「居家照護」,支援一般家庭照護人力不足的問題,讓長者能與家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同享天倫、安養天年。
本專欄由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贊助支持,關心老年人的健康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