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觀念一向傳統的日本吹起「卒婚」風潮,國內也不約而同爆出高齡離婚潮;未來,人類平均壽命會越來越長,「怎麼跟家人相處」成為一門功課,修不好的話,子女還可以離家,但配偶不是選擇分房、分居,就是離婚。在臺灣朝著超高齡社會(意指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邁進的路上,如何和老伴和平共處,真的需要花心思經營!
不過,就算家裡的成員都同意退休後的爸爸或媽媽很難搞,是「大型垃圾」,且明顯有一些難相處的行為,但專家提醒「不要輕易幫人貼標籤」,因為當我們輕易對他人貼了表象的標籤,卻不去看對方的內心,也就無法了解一個人真正的心意。
就算某個家人已成為公認的「麻煩製造者」,但指出這一點只會製造無盡的衝突,變成「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難解習題,所以要學著去看「內在動機」,才可能真正改善相處模式。換言之,有問題的可能不只是個人,而是家人之間的互動模式。以下透過案例來說明:
68歲的李先生退休之後,多數時間都待在家裡做自己的事,很少出門。這三年來李太太整天與他在家「大眼瞪小眼」,常為了一些不起眼的瑣事吵架,吵到李太太想離婚,最後在朋友半推半就下,找上了諮商心理師試著「死馬當活馬醫」。
在李家,不論大小事,李太太永遠盡力安排好所有細節,但李先生不是挑剔她做得不好,就是莫名地發脾氣,讓她感覺「不值得」、「不被肯定」。尤其這幾年越演越烈,她感覺兩人之間氣氛很冷漠、疏離,她已經身心俱疲,非常渴望逃離即將屆滿40年的婚姻。
而李先生在他人眼中,是個「潑冷水」的高手,不論太太、兒女做什麼,他從來沒有稱讚、感謝,從來只有挑剔跟批評。原來,他在原生家庭是么兒,通常得聽從父母兄長的命令與安排,所以在婚姻裡不想再被命令。
後來,李太太聽完心理師的解釋,明瞭兩人的差別之後,接受心理師的建議,改變了相處的方式。
改變1》現在當先生批評時,她會對先生說:「我希望你不要這樣講,我感覺不舒服,我希望你這樣說……。」
在這個案例裡,雖然兩人的初衷都沒有惡意,但在原生家庭已生成的模式,造成長達40年的摩擦。可見,改善溝通需要先正確理解對方,才可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衝突點依然無法被解決。
想要改善幾十年來慣用的互動模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以上案例是經過心理師深度分析,李太太理解之後,下定決心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因而挽救了婚姻。但現實生活中,高齡分居、離婚潮盛行,有其背景因素;黃惠萱心理師與心理學作家海苔熊(本名程威銓)都點出「臺灣50歲以上的族群,不相信心理治療這一套。」
譬如傳統社會有童養媳的習俗,即便社會已變遷,童養媳後來當阿嬤了,即使心中有許多怨恨、不甘心,多數人也會用一個「社會背景」的標籤來告訴自己「認命」、「就是這樣了」,然後繼續怨嘆。所以,如果年長者不是像李太太一樣積極地找心理師晤談,多數人都是繼續習慣認命地承受著,而當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罹患心理疾病,或用離婚等方式來爆發。
男性退休焦慮比女性嚴重
太太可這樣緩解丈夫負面情緒
不過,這也並不代表改變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有人願意走出來做心理諮商,根據高雄醫學院的研究,約8成的心理諮商是有效的。所以若年長者已覺得婚姻快要走到盡頭,或許可學習李太太的作法,給關係一個柳暗花明的機會。
另外在衝突時,提醒讀者不要堅持「對方要在口頭上服軟(意指低頭、認錯)」,她說:「擅長溝通的人不一定要對方認錯低頭。重要的是給對方一點空間、時間,看他的『行為』有沒有改變,來觀察溝通到底有沒有效。」畢竟,你真正期待的改變,是他做出和以往不一樣的「行為」,而不是只憑言語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