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大台北地區近四成青少年每周運動天數未達三天、近五成每次運動時間未達60分鐘。為了鼓勵學生增加運動時間,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於全台推展「樂動150,提升運動力」校園運動紓壓宣導計畫,並邀請藝人愷樂代言拍攝《樂動紓壓5招-生活版》影片,教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結合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教育部體育署主任秘書葉丁鵬說明,自2018年起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創新校園規律運動方案「樂動150,樂此不疲」計畫,設計「樂動紓壓5招」及提供相關資源於全台校園進行推廣,辦理120場「運動週會」及推廣「快樂助跑員」活動,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頻率,帶動校園運動風氣。今年持續推廣廣受好評的「樂動紓壓5招」,同時搭配學生體適能指標,以原5招為基礎增加新動作,邀請愷樂代言拍攝樂動紓壓5招-生活版影片,趣味易學,期望影響更多兒童青少年建立運動紓壓習慣。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運動有眾多好處,也是促進心理健康及預防憂鬱最好的方式,感謝體育署及各企業多年的支持,今年推廣的樂動150校園規律運動紓壓計畫,結合奧運賽事議題,在樂動150網站介紹奧運運動項目、台灣運動員故事分享,還有QA小測驗,讓同學透過觀看賽事、了解從事各項運動的趣味,同時也能為台灣選手加油!
心肺+肌力缺一不可
「間歇運動」提升體適能
率領團隊設計「樂動紓壓5招-生活版」的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說明,此次設計新招式來幫助學童提升體適能,像第三招的ㄇ字腳,快速小碎步提高心跳速率,搭配高衝擊的深蹲跳躍動作,讓心肺和肌力相互間歇,且接續跳四個方位,使運動強度來到最高點,效果更有感。
徐錦興提醒,從調查報告發現,有三分之一青少年覺得運動時間是不足的,關鍵在於自己,如將運動視為重要的事,會主動調整步調或將生活排序做調整,創造運動時間。此外,調查也顯示,女性有固定運動習慣的比例較男性少,可能原因為學校運動項目較少針對女生做設計,建議校方將舞蹈、街舞等女生喜歡的運動類型加入體育課程,提升女生運動參與狀況。
把運動當作紓壓方式者
情緒穩定度較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去年六月針對2,140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生,進行運動與憂鬱情緒相關性調查發現,近五成青少年沒有固定運動習慣,相較於有固定運動習慣者,其「情緒穩定度」較低,且常覺得自己孤單。願意運動的原因以「個人興趣」佔最多,其次為「他人的邀請」、「紓解壓力/感到快樂」。
葉雅馨提醒,運動的好處除了健身、帶來快樂及提升人際互動外,也會減少自身孤獨感,建議師長,當孩子表示孤單、無聊時,可從建立運動習慣開始著手,同時生活上許多慣性動作都可結合運動,例如:這次推行的樂動紓壓5招,方便有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運動時間。
主持高人氣遊戲單元「狼人殺」而再次受兒童青少年喜愛的愷樂,以「樂動150,提升運動力」代言人身分分享,日常生活有不少運動機會,像她會在走路時縮肚子、夾屁股,看電視時會邊拉筋伸展、利用計步器踏步等,把運動和生活做結合,隨時隨地動起來,持續感受運動後的好心情。
她也說,做運動也讓她與好友的關係更緊密,像她與小甜甜常相約在家附近跑步或健身房運動,也當起督促者,一旁鼓勵、叮嚀她,更重要的是彼此努力打氣,一起挑戰運動極限。愷樂呼籲所有的兒童青少年和她一起練習跳樂動紓壓5招-生活版,隨時拳打腳踢,紓壓又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