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興起生吐司熱潮,不只生吐司店一間間開張,連鎖超市也賣起生吐司,綿軟的口感讓人印象深刻。究竟生吐司「生」在哪裡?即使不抹醬、熱量也比ㄧ般吐司高?哪些人不建議天天吃生吐司當早餐?就讓專業的營養師來解惑!
據報載,源自日本的生吐司創始於2013年,當時命名「生」字意指「綿密柔軟,直接吃就很好吃」。因此,「生」是指口感,而非生熟食的生。的確,市售的生吐司主打質感綿密、不切片、不切邊、不需塗抹果醬、不需烤箱烘烤,因為整塊生吐司就連麵包邊也是柔軟有嚼感,直接吃就能享受到吐司的純粹奶香。
神祕添加物
生吐司暗藏健康陷阱
不過,實際觀察連鎖超市品牌的生吐司和一般吐司,會發現暗藏玄機。仔細看吐司包裝背後的營養標示,一般白吐司每100公克熱量約271大卡,生吐司同樣分量則達333大卡。前者脂肪含量約3~5公克不等,後者則約10公克。查詢網路上的生吐司食譜,綿密的口感來自於製程中添加了鮮奶油,因此熱量和脂肪量大多比一般吐司來得高。
生吐司跟風過癮偶爾吃可以,但如果每天當早餐就須留意熱量問題。羅東博愛醫院營養師藍依萍表示,生吐司看似健康原味,不添加餡料,但其中熱量高、脂肪高,對於三高、減重族群和糖尿病人來說,是最易被忽略的大忌。
藍依萍營養師舉例,以正在減重的身高160公分、體重65公斤熟齡女性來說,BMI 25.4kg/m2(=65÷1.6÷1.6),體重屬於「過重」,依據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每天攝取熱量應在1300至1625大卡之間。
若早餐吃掉兩片生吐司約100克,熱量就吃進300多大卡,且內含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對於需落實低醣飲食法的減重族來說,相當危險。
至於糖尿病人需留意血糖驟升驟降的問題,飲食上糖份和精緻食物需忌口,原型食物、低GI飲食是上上策,吐司類不論生吐司,還是一般吐司,都是高GI飲食,品嘗時不可不慎。
吃生吐司可補充蛋白質嗎?
簡單來說,生吐司與一般吐司的差別在於,液態原料比重較多,製程中更多了神祕配方:鮮奶油。但這是否表示,可以藉此補充蛋白質呢?
藍依萍營養師表示,其實100公克的鮮奶油,蛋白質含量僅2.7克,反而是脂肪占了19克,油的比重大於奶。
她分析一杯240c.c的牛奶或一碗250~260公克的白飯,各含有約8公克的蛋白質;一份魚、一份肉(一份約指3個手指頭寬度的分量、約30公克),以及一顆蛋,約含有7公克的蛋白質。這些食物中的蛋白質,都比生吐司來得多許多。
再者,店家所使用的鮮奶油也品質不一,若是使用植物性鮮奶油,其中產生的人工反式脂肪長期攝取對身體及心血管都有很大危害。
吐司不管有無包餡
都是精緻澱粉要少吃
千萬別認為生吐司很健康而常常吃,年長者擔心骨質疏鬆,要多補充蛋白質和鈣質,應該從蛋豆魚肉等少加工的原型食物中攝取。
市面上也有不少含餡料的吐司,甚至有蛋糕吐司,讓人吃到糕點加上麵包的雙重口感,但這些吐司的熱量也不容小覷,甚至是一片白吐司的兩倍以上,建議民眾如果想吃含餡吐司當早餐,分量淺嚐即止,並搭配無糖豆漿、無糖美式咖啡等減少一餐的熱量攝取。
各式吐司熱量評比
生吐司沒吃完
放冷凍勿冷藏正確保存
生吐司熱度夯,可以嘗鮮,但要留意不宜吃多,且生吐司比一般吐司水分含量多,保存上盡量不要讓生吐司暴露在空氣中,以免加快風乾。沒吃完應冷凍保存,要品嘗的時候退凍到完全不冰的溫度,就可以還原生吐司出爐後的口感,冷藏反而會使生吐司水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