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養兒育女、職場工作的責任後,讓自己過得清閑自在,樂享老後,許多人認為是自然而然的過程,然而「好好老」,要先接納與學習。
想像一下三年後的台灣社會,你在日常遇見或接觸的人中,大約每五人就有一人年滿六十五歲,也就是所謂的「法定老人」,你有什麼感覺?想到「老」,除了白髮蒼蒼、視茫齒動的外表形象,「閱歷多」、「經驗多」、「嫻熟」等詞彙會在你腦中浮現嗎?
隨著年歲漸增,每個人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雖然逐漸會失去體力、身體健康、或是腦力……,但是從另個層面而言,銀齡時期正是累積豐富生活經驗後的展現,因應生命中的重大改變與失落、調適能力也許更甚於年輕人。
人從出生經歷嬰幼兒、青少年、青中壯年至年紀增長後,每段年歲都有不同的課題與壓力,當然還有各自的精采,不是只有「青春」才是美好、才能美好。但是,很多人會陷入「年齡歧視」的迷思,沒有準備好及接納身心的老化,因此當身體機能退化,或因為年紀增長後而體力變差、病痛變多,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或是社會角色功能,就會產生憂鬱、失落、沮喪等情緒,強烈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
對老化抱持正向態度者
面對壓力情境較有彈性
根據一篇2016年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我們對於老化的看法,在年紀增長後會實際影響本身如何因應困難情境,同時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也備受影響;對於老化抱持正向態度者,在面對壓力情境時較有彈性。另外一篇2013年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期刊》的研究則指出,「接納」是年長者面對身心挑戰與負向情緒中重要的調節因子,可以幫助老年人面對失落的情緒。
因此,我們都應該預先了解年紀增長後身體與心理會經歷的挑戰與改變,覺察老化的信號,即早學習讓自己保持彈性應對的思維。
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接納與認同年紀增長後的生命依然深具價值,保持開放與成長的心態,不被法定的年齡限制住。不論活到幾歲,每個人都能發展出適應與解決生活困境的能力,享受欣賞「老」的好,作個快樂健康的老人。
❤️更多【疾病共處、喪偶情緒調適、迎接樂齡生活】資訊,請看403期大家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