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反搏治療(簡稱EECP)相較侵入性的心導管手術,少了麻醉的風險,近年來詢問度愈來愈高,但不是所有缺血性疾病都適合,醫師提醒有5種症狀的病人要避免!到底接受EECP療程要注意什麼?多久可見療效?效果維持多久?無健保補助,約要自費多少?本文完整解答你的疑惑!
Q1.誰不適合做EECP?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易達表示,EECP有不適合治療的對象,必須先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治療。有以下症狀的病人要避免EECP,以免加壓時產生不良現象。
1.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疾病者,如:嚴重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
2.重度高血壓,收縮壓大於18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10毫米/汞柱,或心跳每分鐘超過120次的病人。
3.嚴重心律不整,且未獲控制的病人。
4.下肢靜脈炎、受傷或潰爛的病人。
5.其他由醫師判定的疾病,如:急性視網膜動脈堵塞、腫瘤、懷孕等,都不適合EECP治療。
Q2.EECP整套療程要做多久,可體驗試做嗎?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林恆旭表示,EECP的完整療程為35次,每次一小時,每週5次,連續做七週,共計35小時,但會依據個人狀況修正。
EECP是體外加壓的治療,施壓當下,病人腰部以下的肢體會跟著晃動,而每位病人能承受的壓力值不同,所以第一次做EECP治療的病人,會先從低壓力開始,感受腰椎會不會因晃動而出現痠痛感,或身體能否接受體外給予的重壓。以亞東醫院為例,病人正式開始療程前,大多會安排試做10~20分鐘以確保安全。李易達主任補充,大林慈濟也會依據病人的接受程度調整試做的時間,確認安全無虞後,才會正式治療。
Q3.EECP療程要注意什麼?
李易達主任表示,接受EECP治療時,下肢要穿戴加壓褲,所以穿寬敞舒服的長褲為宜,上肢因不受影響,穿戴不受限制。治療時間是一小時,治療前不要大量喝水,且要先上廁所排空膀胱內的尿液,避免尿急中斷治療。
Q4.EECP做多久可見療效?效果可維持多久?
李易達主任表示,每個病人的病況及反應不同,但臨床統計,大部分病人進行第15至25次療程時,會有明顯感受,心血管阻塞引發的累、喘情況會有所改善,但仍以35次的治療效果最佳。
至於療效可以維持多久?根據國外多篇研究顯示,完成標準35小時EECP的療程,療效可維持半年至三年,最長可達五年時間。
Q5.做完EECP會有哪些不適感?
林恆旭醫師表示,EECP的治療並無副作用,大部分的病人會覺得舒坦,有精神,少部分的病人會覺得腰腿部有痠麻感,類似趴著睡覺的手麻感,活動一下就消失了。有些人下肢加壓處的皮膚會磨損、破皮、起水泡,可先擦乳液以減少摩擦,或治療後塗些消炎軟膏。
Q6.EECP治療有健保補助嗎?自費是多少?
EECP治療目前沒有健保給付,需自費,價格及收費方式會隨醫療院所不同而有差異。原則上一次費用4,000元,有一次性預先支付35小時、共14萬元的方式,也有預先支付一週5次5小時的分次支付方式,病人進行治療前,應先瞭解收費方式。
延伸閱讀:EECP體外反搏治療為何能改善心絞痛、心臟病、中風?
圖片來源:富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