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472
收藏 瀏覽數 : 5472
借鏡國外經驗,共創神經多樣性與青少年情緒障礙的支持系統

台灣青少年的情緒障礙問題日益嚴重,引發社會關注。近期校園事件暴露了青少年的犯罪、自殘、自殺、憂鬱及焦慮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15~24歲的自殺率在2023年達到每十萬人10.9人,顯示此問題不可忽視。為了呼籲政府正視青少年情緒障礙議題,導入專業照護,今(14) 日立法委員林月琴及范雲偕同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召開記者會,並邀請美國猶他州Telos機構的三位專家、國教行動聯盟及董氏基金會,分享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可能面臨的情緒障礙問題與專業的照護建議,呼籲政府積極提升青少年情緒障礙照護資源。

青少年情緒障礙與衍生問題,亟需政府重視

立法委員林月琴指出,良好的輔導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並守護家庭幸福。她強調,除專業醫師外,家長、老師、輔導員和社工的協作也至關重要。參考國外成功經驗,加強前線照護人員的專業技巧與心理素質是必要的。她呼籲提供相關知識與技巧,幫助老師和家長更有效地支持孩子。

長期關注教育輔導的立委范雲表示,為青少年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體系是未來的重要課題。她認為,除了醫療與司法機構,社會也應建立專業輔導系統,協助孩子逐步回歸正常生活,避免他們被標籤化或陷入危機。范雲期盼政府攜手專業團隊,共同降低遺憾事件的發生。

借鏡國外資源,建立神經多樣性照護管道

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醫師表示,台灣每年約14萬名新生兒,以神經多樣性盛行率2.5%估計,每年約有3,500名寶寶將需要接受特殊教育。近年政府積極推展早療,估計約有1/3已在13歲之前接受協助,但仍有2,000人被「漏接」。因此邀請美國專家分享成功經驗給台灣作為參考,並呼籲未來應建立針對青少年需求的相關照護中心。

甄瑞興理事長呼籲,期盼借鏡國外的成功經驗,針對不同程度的青少年情緒障礙處置上,進一步導入國外神經多樣性之最新研究與照護經驗,並且透過第一線輔導人員培力工作坊,提升照護識能,早期識別青少年情緒障礙徵兆、有效鑑別嚴重程度,偕同醫生和第一線照護、輔導人力有效介入協助。

整合各方資源,提供學校、教師與家長協助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學校的支持系統對情緒障礙學生至關重要,但因政府資源不足,教師與特教教師合作有限。他強調,建立學生心理韌性需家長的正向支持與學校的積極參與,鼓勵學生發聲並促進師生對話;而家長常因外界壓力感到不確定,因此應與學校密切合作,確保孩子獲得適當支持。他呼籲推廣神經多樣性理念,避免將情緒障礙視為疾病,讓孩子在治療與康復過程中免於歧視,健康成長。
董氏基金會董事吳佑佑醫師說明,基金會長期推動青少年憂鬱症防治工作,運用多元方式讓憂鬱症被一般大眾更能接受與認識憂鬱症。這其實就是「去污名化」的過程,這讓青少年願意接近輔導室,父母願意主動就醫。在台灣,多數的家長仍未知「神經多樣性」一詞,若能透過推廣與宣導工作幫助父母與師長認識神經多樣性,民眾才能及早覺察並採取正確的應對與處遇。唯有了解青少年孩子的特殊情緒,並提供支持與陪伴,才能達到積極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

董氏基金會董事吳佑佑醫師與三位來自美國猶他州Telos機構的三位專家交流照護情緒障礙青少年經驗

美國多元照護經驗的啟發

家庭治療師Tony Mosier提供照護神經多樣性孩童的三個建議:

1.孩子出現神經多樣性情況屬常見現象,不需過度擔憂,有方法能安撫情緒。

2.父母不需因孩子的狀況感到羞愧,這是神經發展歷程的一部分。

3.善用網上教育資源,如Telos學院,提升照護能力。他提醒,當孩子與家長因僵化思維產生衝突時,可透過「喊暫停」冷靜情緒再討論。

精神科醫師James Palmer指出,神經多樣性診斷不應限制孩子成長。他表示,疫情導致社交缺乏影響身心發展,並支持透過立法為照護者提供支持。他強調,解決神經多樣性問題需雙方達成共識,雖路途遙遠,但可逐步前進。

身為ADHD個案且有30年工作經驗的心理師Anthony Hansen表示,現今的3C產品使用率不斷增加,從臨床上來看,青少年的憂鬱、焦慮症狀也增加了,他對此建議:(1)每日手機使用限制兩小時;(2)睡前30分鐘停用手機;(3)家長應以身作則,與孩子對話時避免使用手機。他提醒,3C成癮需全員共同努力才能改善。

首圖圖說/立法委員林月琴(右四)、范雲(右三)與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醫師(左一)、董氏基金會董事吳佑佑醫師(右一)、國教行動聯盟王瀚陽理事長(右二)及三位來自美國的專家共同呼籲政府應當為青少年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體系。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