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希望工作能越換越好,有機會往高處跳!但若沒幾分實力,換工作前可得考慮清楚。
很多人在一年之初會有轉職的念頭,希望讓自己在新的一年有新的氣象。想轉職,可不能嘴巴說說。若有非得轉換公司或另尋跑道不可的理由,應該以「自我評估」、「工作評估」及「客觀評估」三大事項來衡量下列問題。以下問題由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工作資歷豐富的媒體人Robert,為想轉職的你客觀建議。
Q1多換幾個工作
履歷較豐富?
何啟聖:21到25歲是工作摸索磨合期,一旦對工作產生不滿,很容易萌生轉職之念;至於31到35歲的上班族年資較長,也累積了足夠專業能力與實務經驗,在職涯方面亦已進入長遠規劃、謀求永續發展的階段,若改投入更有前景的企業來爭取高薪與高位,對整體職場現象而言,比衝動型的跳槽行為更具可看性!
Robert:所謂履歷,是指在職場上曾經創造的業績表現,常換工作並不能成為資歷,反而給人不穩定之感。30歲以前可以不斷找尋新定位,但若僅在為跳而跳,小心「樣樣通,樣樣鬆」,除非在不同行業做同樣的事,經驗才能累積並互通。
Q2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張旭嵐:一味抱持「下一個會更好」的盲目心態,到頭來恐怕落得「兩頭空」。畢竟,「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建議轉職尚未成功的上班族,避免為投機而搶搭轉職列車,打亂職涯規劃、浪費職涯生命,應把眼光放遠,累積足夠的專業與經驗,才能有實力「開除不加薪的老闆」,爭取更好的職務與待遇。
Robert:一般而言,新公司或某些老企業若正處於轉型期,會有徵才的需求,如果評估對方拋開了舊思維,值得轉職者一試。但如果根本的問題沒解決,轉職者也可能有志難伸。此外,除了自己創意夠,能夠帶頭衝,也要評估新工作的執行及製作團隊夠不夠堅強,否則光是自己有想法和計畫,執行團隊跟不上,短期間根本看不出成績。
Q3因為薪水而想轉職?
Robert:大多數企業需要的是:能不斷創造高峰和亮點的員工。若只為了薪水或職位跳槽,很可能象徵性的增加3、5千元,卻必須辛苦付出數倍的勞力心力時間。但若是有更遠的生涯規畫,或為了磨練新能力而放棄安逸的環境,便能懷抱希望度過轉職的適應期。
其他想轉職的原因還包括興趣、環境安定、工作挑戰、高升職位等。興趣不能當作工作,久了會變成惡夢,所以應客觀評估究竟對新工作有多少熱情。職場常見一些轉職新人,前3個月熱情投入,也有別於前一份工作的態度,但3個月後又回復原狀,老闆看你了無新意,對你的新鮮感也降低了,一年半載後,你可能又想轉職了。
Q4轉職後能否快速勝任?
Robert:想想自己能在多短的時間內創造職場能見度和亮點,否則就算到了新的公司,也會很快陣亡。就算有把握創造亮點,也分兩大類,一類是煙火型的,雖令人驚歎,但轉眼即逝,好景不再;另一類是火把型的,可以持續燃燒一段時間,也較能打下一片江山。
Q5轉職時應考量那些重點?
張旭嵐:轉職前宜先利用「5S守則」自我評估,包括量化比較薪資福利(salary)、具體分析產業局勢(scenario)、公司穩定性(steadiness)、職務發展學習空間(space),並諮詢職場前輩(senior),多角度分析比較後再做決定。
Robert:轉職的機會一直都有,但不要只衡量收入多少,而要看工作能否表現、有多少前景、穩定與否,這才是重點。如果專業能力不足,光想加薪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對方公司來挖角,那另當別論。
所謂「公司的發展空間」,最理想的情況是:工作既是自己,也是公司的發展願景,也就是說,努力讓自己成為公司發展過程中有價值的人,這種轉職才有前瞻性。
此外,福利制度要多加注意,有些公司待遇看似不錯,但福利制度極差,連勞健保都要扣苛員工,請假休假制度也不近人情,更談不上獎金或獎勵制度,如果轉職者在乎這些細節,最好詳加打聽後再決定。
再者,千金難買好同事!如今的職場,每人每天待在公司的時間愈來愈長,如果辦公室氣氛不佳、人際關係冰冷,實在很難長久待下去。不過,有些辦公室人氣不和、勾心鬥角……光從外表看不出來,建議不妨從踏入公司的第一步,開始感受「公司文化」,以免誤入鱷魚池。
Q6錢多、事少、離家近
三者中何者較重要?
何啟聖:調查顯示:五成上班族曾因通勤問題而深感困擾,當中兩成因而離職,所以交通是否便利、停車空間是否足夠?或是否需要經常外派及轉換工作地點?乃至於搬家後離工作地點遠近?若通勤距離超過所能負荷的上限,有1/4會放棄工作、1/4選擇到公司附近租房或置產、一成三的人會找機會轉換工作地點,顯見離家遠近確實是重要考量之一。
Robert:如果三者硬要做一個選擇,未婚無家累者可挑「錢多」且挑戰性高的工作,若要兼顧家庭,建議在「離家近」方面多加考量,畢竟,錢多事少的好康機會不多,至少離家近些,不但每天可比別人多睡一小時,交通花費也少,萬一家中有事,也能就近照顧。
不少人貪圖高薪,每天翻山越嶺去工作,或必須忍受公司文化,在辦公室熬夜加班,結果每天忙到虛脫,還要再換三趟車回家,或得忍著瞌睡長途開車才能到家,像工蟻般完全沒有生活品質,長此以往,身體哪裡受得了。
Q7夕陽產業員工
快換跑道?
Robert:天底下沒有日不落企業,與其估算自己是否進入或待在夕陽產業,不如估算自己能否在其中發光發熱,因為今日當紅炸子雞,不久以後也可能變成夕陽產業,重點在於能否在職務上發揮,只要能做出實績,就算日後要跳槽或轉業也較有勝算。
Q8想找全新之路出發
會太冒險嗎?
Robert:如果厭倦目前的工作,想跨界重新出發,通常會出現兩種狀況,一種是靠過去的經驗加分,另一種是重新歸零,必須從基層新人磨練起。建議盡量朝向第一種經驗可互換銜接的型態,像日前報載台大電機系高材生報考調查員,正好是調查局需才恐急的科學辦案人才,結果一考上後薪水、職位三級跳。
Q9待遇差
無法轉職怎麼辦?
Robert:若因待遇太差一時無法轉職,與其心想增加收入或兼差,不如節省開支更有效。不少業務員,全年下來合計也有1、2百萬收入,但賺多少花多少,反而時常捉襟見肘,而一個月領3萬元的文職人員,不但夠用還可以養家,「節流」比「開源」還重要,當然仍要充實自己,等待轉職的適當時機。
Q10如何擁有
轉職競爭力?
Robert:轉職成敗主要看心態,就算身懷3、5張證照,也未必暢行無阻。此外,轉職時千萬不要抱持「我的學習能力很強,我刻苦耐勞」的想法去爭取,因為老闆對員工的期望遠比這些高很多,希望新進員工能為公司創造新的契機,所以要多想並表現「自己會什麼?可以做什麼?能為公司創造哪些利潤或契機?」。
Q11轉職時「騎驢找馬」
是否更有勝算?
Robert:騎驢找馬心態千萬不可有,對職務忠誠度不夠,就很難完全投入,表現也很難突出,好比學生在學成績不夠漂亮,申請研究所自然有困難。再者,想離職最好想清楚,不要把欲擒故縱當成和舊東家談判的籌碼,萬一對方准了,顏面無光還丟了工作;如果已經準備要走了,結果又接受挽留,那麼對新工作來說也失信於人,於情於理說不過去,言而無信也堵住了下次轉職的機會。
Q12如何好聚好散
讓雙方留下好印象?
Robert:各家公司對離職交接都有一定的程序,建議雙方應好聚好散,不必口出惡言,或故意不配合。員工更不宜帶走公司機密,以免在業界留下惡劣傳聞,讓新老闆一開始就提防有一天會被員工出賣。
以前國人很少去徵詢員工前任主管的評語,但近年各企業在找中低階主管也幾乎八、九成都會去詢問上一個主管對該員工的評價。評價的內容除了工作能力,也會進一步了解該員工的人際關係、操守、合作度。如果有心離職,最好不要結下惡緣,並把該做的工作做完或順利交接。
至於要不要和主管說明離職的原因?如果是因公司制度的問題而離職,那麼可視情況說明,但如果是和其他同事之間意見相左或難以配合,建議不提也罷,畢竟公司考量重點大多「對事不對人」,加上離職者即將遠走,而其他人未來仍留在公司,就算說再多同仁的缺點,其間的糾葛也很難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