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基金",共有595筆資料

傾聽與陪伴

陪伴憂鬱症的朋友,傾聽與陪伴是「唯一」,也是最「積極」的方法。
2006-10-01

忘憂大募集,助學子心情起飛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的調查發現,1/4的大學生有嚴重憂鬱情緒,需要專業的協助;每5位大學生就有2位自覺壓力到達臨界點。在大學之門漸成為「藍色大門」之時,教育部、7-ELEVEN與董氏基金會共同舉辦忘憂大募集──圖文創作、短片及網頁競賽,藉此鼓勵大學生運用創意與生命經驗,化為「憂鬱處方箋」,幫助學子們脫離憂鬱泥沼。
2006-01-01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在別人不走的路上築夢

見到國內唯一的癌症專門醫院——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多數人會急著請教癌症的問題;但問起癌症病人,這位癌症專家肯定會眼睛一亮,侃侃而談,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癌症雖然是黃達夫的強項,但「病人」才是他最用心關注的主題。
2005-06-01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匯聚愛的暖流,疼惜女人心

在乳癌防治還未起步的年代,張金堅看到罹患乳癌的婦女身心飽受煎熬,於是投身乳房外科,並於8年前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在推廣活動中,他發現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關懷的角落,於是把「鑽研醫學新知」和「推動乳癌防治」當作終生的志業,以行動回饋社會,熱忱地深入角落,教導女性疼惜自己。在醫療專業上,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也是台大醫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身為國內乳癌、大腸直腸癌專家,常要診療病人私密的部位,他不只讓病人卸下心防,也讓專家服膺他。不久前,他領軍的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得到「經濟部學界科專」的支持,進行醫療科技的研發,裡頭成員個個學有專長,如何和專家互動?他自剖:「我不是有智慧的人,最簡單、最愚笨的方法就是努力做事、誠懇待人,這樣就會有成績。」
2005-05-02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孕育老者安之的美麗境界

投身糖尿病研究20多年,當代糖尿病權威戴東原,以寬和、親切的態度,深深贏得病友們的情誼。除了留心糖尿病未來的發展,他也關注「老人養護」與醫學間的緊密關聯,擘畫讓所有老年人「照其意志、安養天年」的美麗境界。目前糖尿病在台灣已是文明病排行榜上的疾病之一,但是反觀30年前,在生活水準還很拮据的情況下,糖尿病不算是國人熟悉,甚至重視的問題,而當代研究糖尿病大老級的教授、現任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卻在30多年前就決定專研這個疾病,他說:「這一切都是機緣巧合。」
2004-11-12

化零為整、熱力募集,讓青少年放膽築夢

​有一群年輕人勇敢做夢,夢想美化社區、辦一本雜誌、發明半自動綁袋的垃圾桶等:現在,充滿創意及想像力的美夢將有機會實現。
2004-06-05

我的期許,也屬於你!

在轉變中出發,檢視定位才能開拓未來!
2004-05-19

20年成長路,董氏基金會感恩慶生

​走過20個年頭,董氏基金會從草創、萌芽到茁壯,一路堅信公益的理念,旁觀民眾從冷漠、嘲諷、支持、進而參與各項活動,此路難行,卻當行不可,因為這關乎的是民眾的福祉,而不是私利。
2004-05-19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許金川 立志消滅國病的台灣阿「肝」!

早年許金川鑽研肝病,常得四處尋求贊助經費,與同好籌組「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後,結合眾人的力量,繼續朝消滅國病的方向努力,他期許有一天,病人看病不用錢,醫師不怕沒錢做研究,全心全力使台灣肝病患者得到最好的照顧。在肝病預防和治療的領域裡,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算是指標性人物,別人治不了的肝病會轉到他門診;在基金會裡,全國各地的病友求助電話此起彼落;如果碰到他主講的演講,經常一位難求...。許金川的群眾魅力,靠的是不斷突破的新技術,再加上幽默詼諧的表達技巧,在「粉絲」眼中,許金川無疑就是國病教主的不二人選。
2004-05-13

董氏基金會終生義工孫越、陳淑麗》就是要「放肆做公益」!

他們的笑容有一股魔力,身體有不同於常人的耐力,面對人生的抉擇,他們更樂於做公眾的「苦力」,他們是董氏基金會的終生義工,堅持生活中要「放肆做公益」的孫越、陳淑麗。
200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