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失智症",共有35筆資料

照顧失智症的老伴更易憂鬱!如何減緩無力、不安情緒?

老老照顧的情況成為常態,國外研究指出,照料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患者的老年照顧者,較容易出現持續性憂鬱症狀。董氏基金會提醒,照顧者的自身健康和被照顧者同樣重要,可多利用身邊及社會上的支持系統,自我關照
2021-03-17

50歲後大腦加速萎縮!關鍵階段掌握3件事逆轉失智症發生

隨著年紀增長,50歲過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專家指出,若在罹患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階段仍有機會可逆,預防惡化成失智症。
2021-01-27

延緩大腦退化3大關鍵!睡得好、多運動還有別碰這些腦力NG食物

常熬夜、睡不好,缺乏運動又不注重飲食健康?小心這些壞習慣很可能會影響腦部健康,增加大腦提早衰退的機率!
2020-12-15

聽力受損不治療,會引發失智症?助聽器和人工電子耳,差在哪?

家裡長輩最近同一句話總是要問兩、三次,聊天時頻率也和以往不同,似乎反應比平常還慢?不要輕忽,這可能是聽力受損所引起的失智症前兆!振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智惠表示,聽力和大腦運作息息相關,若有聽力上的問題,應盡早救醫,遵循醫生建議、挑選助聽器,才不會讓失聰影響到生活。
2020-04-15

勤運動與避免吸菸,可預防失智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首份預防失智症的衛教指南,防範認知能力下降應勤運動、避免吸菸,保持健康飲食、避免酗酒,其中治療高血壓、高膽固醇與糖尿病,也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世衛組織指出,失智症影響全球約5千萬人,每年新增近1千萬個病例,在2050年之前,數字將增加兩倍!
2019-06-24

家有失智者,如何安心過好年?

農曆春節將至,該如何陪伴失智者過年?許多民眾都很期待年節和許久不見的親戚團聚,但因原有生活模式改變,環境刺激增加,失智者反而比平時更容易發脾氣或出現混亂行為,甚至容易在飲食、外出時出現意外,令家人手忙腳亂。專家建議,家有失智者的民眾只要放下期待、順著失智者,多讚美鼓勵失智者,以活動或美食轉移注意力,就能開心過好年。
2019-01-19

你需不需要荷爾蒙補充治療?

補充女性荷爾蒙,可以有效改善婦女更年期症候群,並且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老年失智,但你是不是需要,以及適合荷爾蒙補充治療?「更年期」是婦女因卵巢功能退化,由具有生育能力進入不能生育的過渡期,大約有2至5年的時間。由於卵巢萎縮,導致荷爾蒙分泌日漸減少,而出現各種不適症狀,稱為更年期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的早期症狀包括熱潮紅、盜汗、心理及行為的改變;晚期症狀則有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老年失智症、泌尿生殖系統萎縮及皮膚老化問題。
2018-03-30

多喝汽水預防老年失智?

近來父親的記憶力愈來愈差、總是忘東忘西,明翰擔心他有失智的傾向,開始著手蒐集失智症的相關資料。從一疊文件中,明翰突然眼尖地瞧見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指出:每天喝2罐碳酸飲料能提高1/5記憶力,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他無法置信的再讀一次新聞,心裡冒出很大的疑問,喝汽水也能預防老年失智症?
2017-12-11

學會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預防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結果,全球失智人口已將近5000萬人,並從每4秒增加一人提高到每3秒多一人。失智症的問題愈來愈嚴重,目前專家學者推估,2016年年全台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6萬,這數字將近一個嘉義市總人口(26.9萬)的數字,但實際上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僅不到5萬多人,意謂著有80%以上的患者隱藏在社區中,未被診斷發現,未來50年全台更可能突破85萬人……
2017-12-01

失竊的記憶能否找回

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的女主角總粗心地丟三落四,原以為自己健忘, 豈知是早期失智,最後病情逐漸惡化,甚至遺忘她最愛的新婚丈夫…… 失智真的會將記憶的裂痕愈鑿愈深?沒有彌補的機會嗎? 文彬是一家大企業的老闆,雖才40多歲,卻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門診的老病號。一次嚴重的血糖過高,他昏迷2天後才被家人發現、緊急送醫,就醫後竟產生失智現象,數字1~10都唸不全,更別說算數或看時鐘。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