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48筆資料

2019心理健康月暨憂鬱症篩檢日告訴你「轉心遇見美好,轉身發現幸福」的祕訣

定期自我檢測情緒,養成紓壓好習慣,才能有效預防憂鬱症。董氏基金會自2000年起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臺北市立療養院及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訂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為憂鬱症篩檢日,​今(2019)年憂鬱症篩檢日主題為「轉心遇見美好,轉身發現幸福」,提供情緒篩檢工具及各式紓壓體驗活動,協助民眾時時關注自身情緒狀態。9~10月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月教育宣導活動,也舉辦5場說出感受系列影展,有專業心理師於現場與民眾交流分享,讓民眾獲得更多正面能量。
2019-10-06

每五名大學生就有1人有手機使用問題,且女大生更易受影響?

智慧型手機對年輕族群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根據一篇2019年7月發表於《成癮行為期刊》的研究指出,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受到智慧型手機使用問題的影響,其中女大學生更容易受到影響。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問題與較差的平均學業成績、心理健康問題和較多的性伴侶有關。
2019-10-02

對人冷淡、不理不睬!當心易和憂鬱混淆的「失智」徵兆

9月是國際失智月,隨著此議題的防治宣導,越來越多民眾對憂鬱症及失智症的差異有所關注。不過,根據一篇2019年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然而它在研究和照顧上卻常被忽略。統計顯示,約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情感淡漠現象。
2019-09-16

開學孩子賴床叫不醒?3個方法幫他調回生理時鐘!

開學了!長假中孩子的生活作息是否晨昏顛倒,擔心無法盡快恢復正常作息?或是擔心孩子們因為沉重的功課壓力,深夜才能入睡,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一篇2019年5月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採取調整睡眠作息的干預措施,可幫助夜貓族在三週內,顯著改善睡眠和清醒時間、早晨的工作表現、飲食習慣以及減少憂鬱和壓力。
2019-09-05

臉書成癮、沉迷IG?6個方法幫你戒掉社群成癮!

每天通勤等車、排隊買便當、甚至睡前躺在床上,都會習慣拿手機滑一下臉書、逛一下IG?從事教育與家庭諮商工作的正向心理學專家戈斯坦,曾進行多項專案研究計畫。他提到,儘管我們都意識到,大家會刻意在網路上展現好的一面,但看到朋友每天在社群媒體上PO美食照或旅遊文等炫耀式的貼文,我們還是免不了會產生羨慕、忌妒或自憐自艾的情緒。想要避免自己陷入社群媒體帶來的負面情緒,該怎麼做?本文提供三個有效縮短掛網時間的方法!
2019-09-04

「代謝症候群」竟與「憂鬱症」有相關?

當心情不好、覺得沮喪無助的時候,你會怎麼紓壓?透過大啖美食來發洩?還是看場搞笑電影,讓自己哈哈大笑?你知道嗎?負面情緒過度累積,不僅會讓人提不起勁,還有可能讓你變胖!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不只與多吃少動的生活習慣有關,也和憂鬱情緒有關聯!
2019-09-03

被朋友和手足占便宜?這樣溝通不再被情緒勒索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會遇見喜歡占人便宜或自私的人,若對方只是普通朋友時,只要疏遠即可,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是當對方與自身的關係和利益牽扯較深時,例如:室友摳門,但礙於房屋合約還未到期,無法搬離,或愛計較的這個人就是自己的親手足,恐怕不是能瀟灑說不理就不理的!專家建議,不想被情緒勒索,在面對人情壓力時,不妨善用「我訊息」溝通模式,透過簡單三步驟,就能簡單化解尷尬僵局,還能說出心裡話又不失禮!
2019-08-27

雙殼貝類及綠葉蔬菜,是極佳的抗憂鬱食物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能改善憂鬱疾患和症狀,具有高營養素的動物性食物是雙殼貝類(如牡蠣、蚌)、各種海鮮和內臟。植物性食物則是綠葉蔬菜、萵苣、椒類和十字花科蔬菜。這些食物可融入任何飲食模式中。
2019-08-27

投資1元,可省下7元!多元有趣的運動方案能促進孩子心理健康

距離開學只剩下不到一週,孩子們的暑假生活除了參與課業學習的活動外,是否有陪伴或教導他們從事促進心理健康的活動,預備好面對新學期及隨之而來的各式壓力?根據2019年5月刊載於《科學日報》的一篇研究指出,支持促進兒童的心理健康措施,可以創造更健康的社區及確保經濟效益,以兒童馬戲技能課程為例,為孩子在馬戲訓練計劃中投入的每一塊錢,可省下未來可能花在心理健康成本的七塊錢!
2019-08-26

花過多時間玩電玩的女孩,社交能力較差?

暑假已經過了一半,孩子除了參加營隊、補習、旅遊外,是否也因通融讓孩子大大增加打電玩的時間?!根據一篇2019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其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會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
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