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衛生",共有298筆資料

「網路遊戲成癮症」會對身心發展造成什麼影響?

網路急遽發展,人機互動緊密,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網路遊戲成癮症」列入精神疾病,國衛院近期研究也指出,全台有超過3%的青少年有網路遊戲成癮,網路遊戲成癮儼然已成為家長不可避免要認識的身心發展問題。
2018-10-04

出版《關鍵戰疫》一書的想法

臺灣的公共衛生發展史,有血有淚,有汗水有收穫,有失敗有成功,值得說的故事非常多。我有幸在醫學院畢業時就躬逢其盛,遇到一次小兒麻痺大流行;十五年後的1990年代,我在一個意外的機緣中,被任命為防疫處處長,對防疫體系有極深入的了解;之後又參與防疫體系的再造,擔任了疾病管制局的首任局長,才上任三個多月,就逢九二一大地震。
2018-09-19

將心理健康納入健檢項目,有助揪出憂鬱症高危險群!

還記得上次做健康檢查是什麼時候嗎?大部份的健檢都只針對身體症狀進行檢測,像是量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脈搏、抽血、照X光……等,但若健康檢查項目中,能加上心理健康評估,就能及時發現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根據一篇2018年3月發表於《預防醫學報告期刊》的研究指出,將心理健康作為健康檢查的一部分,有助於發現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醫生或心理師協助的人。
2018-09-17

精彩絕倫的一本防疫故事書

《關鍵戰疫》是一本故事書,以臺灣的防疫事件為主體,用觀察者的角度講述臺灣重大傳染病事件的點點滴滴。就像是一位從戰場上歷劫歸來的戰士,細說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實況,精彩又不失真實!
2018-09-13

福爾摩斯為讀者說故事

在公共衛生上,傳染病是一個重要議題,需要透過宣導讓民眾了解,而防疫更是政府部門不可欠缺的重要工作。《關鍵戰疫》一書是前衛生署副署長、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張鴻仁的力作。
2018-09-13

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不夠美,如何重拾自信?

根據董氏基金會2014~2016年進行的調查,「外表」是高中女生不喜歡自己的壓力源榜首(34.9%),平均每5位青少女就有1位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一旦缺乏自信,就容易落入「自我實現的預言」,總是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而無法充分表現自己的能力,因此,如何提升孩子的自信是許多師長都應正視的課題。
2018-09-06

青少年心事悶著,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有關!

「開明」、「專制」、「寬鬆」與「忽視」,哪種管教方式會讓孩子和父母更緊密?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平均每7個孩子就有1人有明顯憂鬱情緒,且多數孩子會優先向教養方式「開明」的父母談心,其次依序是「專制」、「寬鬆」與「忽視」的父母。
2018-09-03

原來老後這麼弱,5大難題要先了解

「下流老人」是這幾年從日本流行過來的新名詞,源於日本社會工作者藤田孝典寫的暢銷書,這本書的副標是「即使月薪五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藤田孝典常在第一線參與窮人援助工作,他在書中提到,「來求助的老人都異口同聲的說:『完全沒想到自己會陷入這種狀況』」 究竟老後有哪些困難?哪些想不到的狀況,會讓原本有錢的人,老後沒錢?
2018-08-31

Y世代心理轉大人,煩惱知多少

你身邊有18~25歲千禧世代的年輕成人嗎?你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嗎?根據一項英國調查研究指出,英國的年輕成人每天感到壓力過大的時間超過六個小時,且有十分之一的人覺得沒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心中所擔心的事,他們必須獨自面對自己的恐懼,同時年輕成人的需求在過去幾年間因為網路上線和離線的壓力以及社會變革而有了很大的轉變,需要大家共同來注意。
2018-08-30

自信就是美,學習擁抱美麗的自己!

根據董氏基金會自2014年起對台灣高中女生所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每5位青少女中便有1位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交叉比對後更發現「外表」是不喜歡自己的壓力源榜首(34.9%)。
201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