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醫學",共有163筆資料

宣捷公司總經理宣昶有》學醫,選擇與父親不同的路

宣昶有從小就被父親宣明智認為是個叛逆的孩子,因為他不敢面對聯考,逃避現實。25歲那年,他改變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做科技工程師,選擇重新到醫學院讀書學中醫,當了醫師後,決定再創業成立生技公司,宣昶有的打拚沒有讓父親失望,他已經在生技業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2012-03-20

中華民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靜芸》養生比整型更好!

林靜芸是台灣第一位外科女醫生,從醫36年來,她挽救的已經不只人的生命了,更是人的尊嚴。在她的診所裡,有兔唇的幼兒、有因燙傷、疤痕想重建的病患、有因傷害,容顏受損的男女……,不全只是美容而已。她很少辯解對美容醫學的誤解,當面對醫療糾紛或病人質疑時,她反省勉勵自己:「這些都是醫師進步的動力。」
2011-11-01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明濱》人文為本,建立醫病關係

「以人為中心」是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李明濱重視的核心理念與價值,重視人文關懷的他,在台大醫學院推動醫學教育改革時,即建議加強人文教育,此次推動第二波教育改革,對象是在職的醫師,亦強調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因為關注「人」,他推動自殺防治中心的業務,告訴民眾善用「心情溫度計」來檢測,人人都可以成為幫助他人的「珍愛生命守門人」……
2010-10-01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許重義》學生當頭家

4年前,許重義放棄美國的工作和優渥的生活,在一片驚濤駭浪聲中返台接任北醫校長,他喜歡和學生打成一片,為了打造更好的醫學教育環境,樂當工作狂,一步一腳印帶領北醫開創無限的可能。
2006-12-31

前台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跨世代的營養教育先驅

一生奉獻基礎醫學的黃伯超,堅守崗位半世紀,多項「蛋白質」研究受國際肯定,連日本衛生主管機關,都參考他的研究訂營養政策,目前高齡80的他,不因退休而與世脫節,仍跟上時代,孜孜不倦地學習電腦, 實踐「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的人生態度。
2006-12-01

萬芳醫學中心院長邱文達》衝破冰河的醫界火戰車

邱文達本著品質與病人安全至上的原則,帶領萬芳醫院一路向前衝,獲得國內外多項品質獎肯定。他也是安全帽立法的推動者,使國人更尊重生命安全,在醫院是鐵漢,在病人面前,則是「搏感情」的朋友。
2006-07-13

長庚醫學院創院院長吳德朗》生活大師,淬鍊醇郁人生

從吃番薯簽裹腹的農家子弟,到成為國際知名的心臟科權威,吳德朗在行醫路上努力耕耘,以人本的關懷照顧病人。豐富的歷練與營造寫意生活的態度,讓這位被譽為「全球心臟醫學界王子」的人生,如同他喜愛的品酒藝術,隨著時間淬鍊出甘醇的紅酒香。
2006-03-01

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宋瑞珍》醫學人文無疆界的領航者

他把藝術融入校園、將課堂拉至馬拉威,讓醫學生吸收濃厚的人文思想,記取救人濟世的奉獻精神,在改革的過程中,如同一幅他喜愛的帆船油畫——「乘風破浪」,帶領成大醫學院航向世界級水準的彼岸。南台灣有位醫學院院長,願意投入心力,做好醫學教育評鑑中沒有包含卻相當重要的項目,例如設置藝術櫥窗、校園環境藝術化或成立音樂讀書會等,將醫學人文素養推展至生活中,他是成功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宋瑞珍教授。
2005-12-01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 當醫生是一種福氣

小時候的一場病,促使吳志雄立志當一名外科醫師,他認為:「當醫生是一種福氣」,因此,只要病人還有一絲希望,他絕不輕易放棄;也因為enjoy醫療過程中的樂趣,他積極網羅菁英,為他們搭建發揮的舞台,齊心替北醫附設醫院開拓新氣象。2002年9月,年方50歲的吳志雄接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9任院長的棒子,短短3年間,他讓麵包香取代醫院的藥水味,更把不到七成的住房率,大幅提高到九成以上。成績證明,吳志雄抓對改革的方向,詢及改革成功的策略?他緩緩端起咖啡杯,輕鬆地說:「我最滿意的策略是,找來好的人才,把『right person』(對的人)放在『right position』(對的位置)。」
2005-11-07

【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定信 肝炎鬥士 播種醫界青苗

他以「水牛」為精神導師,在醫學領域認真勤奮地耕耘, 收成「臺灣肝炎之父」、「美國科學院院士」等果實; SARS期間,他在撻伐聲中,堅持訓練實習醫師要有不畏感染的責任。 這位叱吒國際醫界與科學界的鬥士,很嚴格、很有自信, 勇於超越與創新,期許自己和學生不斷為人類健康而努力。 在科學的領域,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定信的成績早就獲得國內外一致的肯定,不過,發現或發明,仍無法實現他想幫助病人解決痛苦的願望,讓病人藥到病除才有意義;此外,他不遺餘力傳承經驗,培養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科學家。如何扮演好科學家、臨床醫師、教育家這三種肩負重責大任的角色?陳定信靠的是「不斷地努力和過人的自信」。
200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