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透視疼痛,不讓小痛變大病

透視疼痛,不讓小痛變大病

出處/ 2010年8月號/第28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653
收藏 瀏覽數 : 2653
透視疼痛,不讓小痛變大病

還在把止痛藥往嘴巴裡送嗎?胸痛可能是心絞痛,但也可能是肋膜發炎或胃食道逆流。別忽略小疼痛代表的警訊,讓健康更有保障!

 

曾經有病人因持續性心跳很快,被誤診為心臟病,後來發現其實是焦慮症候群;也曾有病人因長期肩痛去看骨科醫師,而被換了人工肩,最後才知是末期肺癌。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李龍騰透露上述兩個病例,此現象與國內家庭醫學推廣不夠普及有關,病人常會有看錯病的情況,因而付出不小的代價。

 

對於身體有病痛的人來說,若能在看診前先進行自我檢視,到了家醫科門診和醫師對話時,就能很清楚告知哪裡不舒服、哪裡痛;接著經由相關檢查確定是什麼問題,再轉診至相關科,就不易出現誤診情形。

 

李龍騰以「疼痛」為例,分析各種疼痛背後潛藏的疾病。同時提醒,民眾若感覺身體不適,應先紀錄是什麼「部位」疼痛,譬如:

1.痛在哪裡。
2.痛的「程度」:從0分至10分,大約痛在幾分。
3.痛的「時間」:是白天、或晚上、或深夜、或清晨……。
4.痛的「頻率」:多久發作一次。
5.做什麼樣的動作會更痛或比較不痛:如伸展時、或工作、或休息時較不痛。
以下將就國人常見的疼痛,進一步分析可能是哪些疾病所致。

 

早晨的不速之客》關節痛

以關節炎為例,早晨起床時感到僵硬,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炎」,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愈動愈痛,骨關節炎是伸展開來不會痛,休息時又痛。不同的痛,其病症也有差異。

 

國人七成的困擾》頭痛

若是頭痛,要注意痛在哪一邊,太陽穴、後腦杓、頸、眼窩深處或鼻樑深處;痛會不會痛到眼睛模糊、走路不穩、想吐、真的吐、打噴嚏、流眼淚或有耳朵相關症狀;其次,是否因頭痛用過什麼藥。

 

再者,再由頭皮往內分,觀察頭痛的情況:

1.    頭皮表面感到疼痛,可能是「皮膚、毛囊炎或蜂窩組織炎」所致。
2.    頭皮內的肌肉感到疼痛,可能是「肌膜發炎或緊張」。
3.    若感覺顱內血管與神經抽痛,可能是「血管性問題」,假如「軟組織發炎」,還可能會吐。
4.    若是「腦部神經性放電」,會癲癇、抽筋。
頭痛若搭配其他症狀如流淚,可能是「青光眼」;假使又發燒,可能是「登革熱、腦炎」。此外,「中風」往往由頭痛開始,平時即要服用降血壓藥。

 

圖片來源:pixabay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