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問卷調查 運動讓你不憂鬱!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調查

運動讓你不憂鬱!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調查

出處/ 2009年11月號/第27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56
收藏 瀏覽數 : 3756
運動讓你不憂鬱!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調查

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近乎1/5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應尋求專業協助,沒有運動習慣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高於有運動習慣的人。

 

「找到工作了嗎?」、「最近公司又裁員了」、「這幾天都加班到10點多」、「這次的風災讓我好難過」,去年爆發的金融海嘯引發一連串的失業危機、房市低迷不振、到近期的風災、水災,一連串事件令許多人身心俱疲。這樣的危機,除政府的協助、親友鄰人的支持、互相幫忙,究竟該怎麼自我調整與激勵面對?不妨試試擺脫憂鬱的最佳免費處方——運動。

 

八八風災前,董氏基金會於2009年5~6月利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進行「台北市、高雄市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顯示,17.3%的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

 

調查也發現,總是或經常造成北、高兩市民眾壓力的來源依序為:「工作壓力」最多,占30.5%;其次為「工作成就」占26.0%;第三為「未來的生涯規劃」占20.4%;第四為「自己的經濟狀況」占20.3%。

 

此調查由台北、高雄兩市分別挑選各5所國、高中,合計20所學校,委請學生帶回問卷讓家中成年人填寫。另外,與北、高兩市的伊士邦健康俱樂部合作,發出問卷,讓民眾填答後回收。總共發出2,200份問卷,回收1,689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571份。受訪者中,男生占34.2%,女生占65.8%。統計分析後發現:

 

1/5民眾有明顯憂鬱情緒
需尋求適當協助

以本會「台灣人憂鬱症量表」為施測工具,結果顯示:情緒穩定者占47.8%;情緒起伏不定者為23.3%;情緒到臨界點者為11.6%;而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者,則有17.3%(包含需找專業單位協助12.1%、找醫生5.2%這兩種程度),此一數據與基金會於2000、2001年測得數據(17.3%、17.9%)相近,也表示北高兩市的民眾,近乎每5人就有1人有憂鬱情緒困擾,需專業協助。

 

 

台北人較高雄人憂鬱

若是進一步分析受訪者的居住地,台北市的受訪者達到「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含醫療)」者,達19.6%,較高雄市受訪者的14.9%高。

 


「工作壓力」是主要壓力源

整體而言,總是或經常造成北、高兩市民眾壓力的來源依序為:「工作壓力」最多,占30.5%;其次為「工作成就」26.0%;第三為「未來的生涯規劃」20.4%;第四為「自己的經濟狀況」占20.3%。

 

從調查發現,在經濟不景氣且面臨失業潮的當下,與工作相關的選項分居前兩名,其中又以「工作壓力」居冠,顯示包含工作時間過長、工作分量增加等,均可能因民眾需負擔更多工作,而導致壓力過大。因此,如何讓員工在生產力與身心健康上取得平衡,是值得企業主注意的項目。

 

有運動習慣者僅占半數

調查中發現只有10.5%的受訪者「總是、經常」因情緒不佳而從事運動;有43.6%的受訪者「總是、經常」在運動後情緒有所改善。近九成的受訪者認為運動很重要,其中有運動習慣者,僅51.1%,約略一半。甚至在過去一個月內有將近33%的人不運動或很少運動。在運動時間方面,有59.6%的民眾平均每次運動時間在1小時內。

 

散步、走路是最常做的運動

民眾最常做的運動,以「散步、走路」最多,占34.5%;其次是球類運動6%,第三則是跑步、騎腳踏車各為5%。運動時主要的同伴則以「自己一人」最多,占37.4%;主要運動時間則以「晚上」最多,占30.7%;運動場所方面,則以「公園、大自然、學校」最多,占53.3%。


 

少運動並非不喜歡
而是工作忙、沒時間

有44.7%的受訪者自覺運動時間「不足及非常不足」;追問造成此現象的主因,發現「不喜歡運動」者僅12.5%,而「工作忙,沒有時間」最多,占52.7%,也成了大部分民眾最常用也是最好的藉口;而在從事運動的主因上,以「維護身心的健康」最多,占67.8%。

 

 

無運動習慣者較憂鬱

進一步分析有無運動習慣者的憂鬱程度,結果顯示,過去1個月內有運動的受訪者與無運動的受訪者相比,有憂鬱情緒的比例較低。無運動習慣者,有明顯憂鬱情緒需求助專業的比例為22.6%,高於有運動習慣者的11.3%,有顯著差異。

 

男性有運動習慣的比例
高於女性

在性別與運動狀況的關連上,男性總是、經常「因情緒不佳而運動」的比例高於女性;男性「有運動習慣」的比例亦高於女性;男性在過去1個月內「運動的頻率」也高於女性;在「每次運動時間」上,男性運動時間也較女性來得長。

 

在「運動時的同伴」上,男性和同事、朋友運動的比例高於女性;在「最主要的運動場所」上,除了公園、學校、大自然外,男性較多於球場運動,而女性則以家中居多。

 

在「運動時間不足的主因」上,男性選擇「工作忙,沒有時間」的比例高於女性,女性選擇「不喜歡運動」、「自己運動很無聊」的比例則高於男性。在「從事運動的主因」上,男性選擇「挑戰自我極限」的比例高於女性。

 

規律運動有助身心健康

從調查結果發現,多數民眾都認同運動是重要的觀念,但在執行上,也就是實際的運動習慣卻出現落差。但為了健康,無論是否喜歡運動,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仍應稍勉強自己,積極挑戰惰性,試著想辦法運動,且可針對個別原因做調整。例如:男性感到運動時間不足的原因,以「工作忙,沒有時間」最高,則可善用零碎時間,例如:上班走樓梯、或提前一站下車,讓自己走點路。而女性感到運動時間不足的原因,以「自己運動很無聊」為多,建議邀請同事、朋友、親人加入運動行列。

 

國內外的研究報告多指出,只要能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不論頻率多寡,都有助於心理健康;根據本次調查也發現,沒有運動習慣者,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的確高於有運動習慣的人。雖然運動與憂鬱間的因果關係需進一步研究,但調查顯示,運動的人的確較不憂鬱。

 

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除了追求事業成就、生活舒適,應提醒自己培養運動習慣,把規律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助於提升心理健康,也是抗憂鬱最好的處方。

 

台北市、高雄市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
之相關性調查

一、調查單位:董氏基金會

二、受試協助單位:

   台北市:BEING Sport 伊士邦健身俱樂部、台北市立育成高中、市立內湖高工等10所國、高中
   高雄市:BEING Sport 伊士邦健身俱樂部、高雄市立新莊高中、私立道明中學等10所國、高中

三、調查分析報告: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

四、調查分析指導教授:董旭英(成功大學教研所副教授)

五、統計資料處理:戴怡君、謝秉廷

六、調查執行:黃國忠、李麗亭、吳佳璋、張惠慈、周聖偉

七、調查目的:

  1. 瞭解台北市、高雄市民眾憂鬱情緒分布現況
  2. 瞭解台北市、高雄市民眾工作環境重視運動之程度
  3. 瞭解台北市、高雄市民眾運動方式及不運動的原因
  4. 瞭解台北市、高雄市民眾運動狀況與其憂鬱情緒之相關

八、調查時間:2009年5~6月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