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家有特殊兒 孩子,你身體的引擎怎麼跑?

孩子,你身體的引擎怎麼跑?

出處/ 2004年4月號/第21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678
收藏 瀏覽數 : 2678
孩子,你身體的引擎怎麼跑?

深受弗洛依德影響的心理學家瑞奇(Reich)曾指出:「身體姿勢、手勢和身體動作都證實我們防衛、侵略、性慾和焦慮的感覺出現。身體也能顯示出童年創傷的痕跡,如同一個心理上的記憶。」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學習著給身體設下重重關卡,卻甚少經驗及體會身體的感覺。事實上,有意或無意把身體和自我價值連在一起的生活教育,在兩性教育的領域更不勝枚舉,例如女生就要比較愛乾淨、比較優雅、文靜,反之,男生就可以跑跳、打滾,在這樣刻板的價值下,孩子個別的身體經驗容易完全被掩沒,他們很難去經驗身體經由舒展或拉扯等動作所帶來的豐富感受;久而久之,所謂的身體歡愉經驗,大概就剩下性高潮的慾望罷了。

 

關於身體,我們的認識是甚麼呢?

我想起一則史奴比漫畫,漫畫中查理布朗和露西正在打棒球,接不到球的露西向查理布朗抱怨:「我的身體好像不願聽命於我的大腦…。」而查理布朗卻回應說:「我很瞭解,我的身體不跟我的大腦說話已經好幾年了!」

 

對身體的感受太粗糙!

 

我開始體認到「覺察身體的狀況」也是需要學習的,其實是始於「舞蹈治療」李宗芹老師的課。那一次,在偶然的機會,她提到過動兒的治療若以舞蹈治療的理念來看,可以從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呼吸開始。

 

我注意到大多數的人對身體是非常不熟悉的,雖然我們一生下來就跟自己的身體相處在一起,吃飯、睡覺、上廁所,但是我們卻甚少經驗及體會身體的感覺。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以“能不能安靜的坐好”來判定孩子“乖不乖”;這是很典型把身體和自我價值連在一起的教育,要符合“乖”的標準,孩子被迫學習努力的鎖住自己的身體,壓抑自己的感受。我們卻很少帶領孩子:去感覺自己的胸膛及肩膀是否緊縮或放鬆,或覺察自己的呼吸,以便讓自己的身體處在最舒服的姿勢。藉助這樣的體驗與覺察,幫助孩子學會瞭解自己如何比較能進入安靜與專注的學習世界。

 

我們對身體的感受太粗糙,這使得我們很少能精確細密的覺察到身體內在的狀況。即使是上體育課,我們還是習慣把身體當做一件機器在操弄,而不是認識及經驗自己的身體。

 

圖片來源:pixabay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