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往往由不良的精神情緒所引起,而精神情緒也常常反過來造成頭痛,學著放鬆心情與適當運動,才能跳脫頭痛的惡性循環!動不動就頭痛,一直是小林最苦惱的事。想到醫院徹底找出病因,醫師卻告訴他:「你沒有病,一切檢查正常,只要學著解除壓力,應該就沒問題。」「這是什麼答案?難道是我沒事找事做?」小林連跑了三家大醫院,每個醫生都這麼告訴他。
其實小林的情形不是特例,而是許多頭痛患者共同的經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醫界曾針對神經內科門診中,主訴頭痛卻找不出病因的患者做研究,分析他們和精神疾病的共患率,發現頭痛與精神疾病的共患率的確很高。這表示頭痛與精神疾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8年才能找出頭痛主因
一般人在壓力或情緒低潮,甚至緊張的情況下,肌肉神經系統、自主免疫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很容易受到影響,有些人還會發生頭痛、手抖、冒汗、眼睛乾澀等症狀。
李信謙指出,壓力和情緒並非直接引起頭痛的主因,而是使原本就有這種體質且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人狀況惡化。所以有些人每到上台報告或考試前夕,就開始出現頭痛、胃痛、冒汗、顫抖的症狀。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小孩身上,有很多家長求助於醫師,提到自己的小孩每到早上上學時,就開始哭訴頭痛,甚至嘔吐,如果請假在家休息,沒一會兒就生龍活虎,帶到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所以然。很多父母會認為小孩頭痛是裝出來的,其實他的頭痛可能是真的,因為那是心理壓力造成的頭痛。
這類病患,除了吃藥放鬆心情,並且讓頭痛的症狀降低之外,還要從根本面去著手,了解孩子為什麼恐懼上學,解決問題,壓力才能減輕。李信謙指出,這樣的病例不少,就連大人也會發生。
美美和男朋友分手後,一直強忍著悲傷,直到好友出現,美美再也控制不住,痛哭了一場,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美美就和好友一邊訴苦,一邊不斷流淚,她的壓力在此時得到渲洩,但渲洩後卻開始頭痛。
李信謙認為,壓力會透過另一種媒介導致頭痛,像肌肉的緊繃,就會造成頭痛。一些情緒上的反應也會造成肩頸肌肉塊緊繃,間接牽連到頭部而引起頭痛。有時候,患者甚至會因為顳顎關節的問題,像是磨牙而引起頭痛。但追究根源,還是來自於心因性的問題。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王署君表示,每個人會受到不同的誘因而產生頭痛,就像過敏體質的病人,如果要找出他的過敏原,必須花費非常久的時間。平均而言,一般民眾至少要歷經8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真正引發頭痛的因子為何。
壓力生頭痛
還是頭痛生壓力
要分辨頭痛的原因來自生理還是心理,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洪錦益強調,站在精神科的立場,頭痛與精神情緒是互為因果的。一份研究指出,有經常性偏頭痛的患者,在持續追蹤2年之後,其罹患憂慮症的比例遠高於較少頭痛的人。
許多頭痛患者到神經科就醫時常會說:「我總是頭痛,使得心情很不好。」但是,到精神科就醫的患者會說:「我心情不好,而且還會頭痛。」所以,不論是壓力、焦慮、緊張都會引發頭痛,頭痛也會造成情緒不佳、煩躁易怒,可說是互相影響,惡性循環。
洪錦益指出,經常性頭痛的人不一定患有憂鬱症,但經常性頭痛會影響生活,讓情緒陷入低潮,因此即時就醫屬刻不容緩之事。
做運動放輕鬆
頭痛不藥而癒
頭痛不藥而癒
洪錦益建議,雖然每個人體質不同,頭痛情況也不一,但可確定的是,心情放輕鬆,絕對有助於減少頭痛。多做運動訓練肌肉,也可讓緊繃的肌肉放鬆,不至引發頭痛。平時亦可靜坐、冥想或練氣功,來緩解壓力,維持心情平靜。以下介紹幾個伸展操,不論平時或輕微頭痛時都可進行。
第一個伸展操是全身放鬆,肩膀向上聳,輕輕放下來,放下時,頭頸向左邊轉動。再做一次聳肩和放下的動作,這次讓頭頸向右邊轉動。左右兩邊輪流進行,重複幾次,直到感覺全身都放鬆為止。
第二個伸展操是在睡前或起床前做,可按摩到頭部的穴道,對於慢性頭痛以及背肌、肩膀酸痛有益處,只要躺在一個高度適中的枕頭就可開始。
首先,仰躺面對天花板,頭部輕鬆地枕在枕頭上,同時放鬆肩、頸及背部的肌肉,手臂放在身體兩側,不需用力。讓臉部從左邊轉到上方再轉到右邊,接著再從反方向轉回來,重複3次。接著翻身俯臥,手臂抱枕頭,下巴托放在枕頭上,利用頸部力量,輕輕將頭抬起,眼睛注視上方,再將頭部輕輕放下,重複做2次。
李信謙建議,平時壓力過大的人,可依照董氏基金會出版的「放輕鬆」裡所介紹的呼吸法,調整呼吸頻率,有助於調適情緒、紓解壓力。下面也將介紹2個隨時隨地可做的簡單呼吸法。
▓ 腹式呼吸法,又稱橫隔膜呼吸法:將手掌輕輕放在腹部,鼻子慢慢吸氣,讓空氣使得腹部突出,吐氣時腹部用力,將腹部空氣完全吐出。用手掌感覺腹部吸氣、呼氣。
▓ 大口呼吸法:就像是打哈欠一樣,深深地吸一口氣,再大口地吐出來,這樣可讓氧氣快速地進入腦部,有助整理情緒,吐氣時也可同時釋放壓力。
日常飲食上,西醫沒有太多研究提到「多食用哪些食品」可預防或減少頭痛,但曾有實驗指出,深海魚油對減少頭痛有所幫助。中醫方面,仁愛醫院中醫科主任呂萬安,提供了幾種可安神減壓的食物,像百合、蓮子,可煮成甜湯食用,甘麥大棗湯,也可緩解情緒。有些人因為睡眠品質不良,造成精神不濟、頭痛,他建議可使用符神、合歡皮等中藥材來幫助睡眠,預防頭痛。
頭痛門診前的準備
門診中頭痛病患很多,但大多無法詳述病情,浪費病患時間也浪費醫療資源。根據林口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暨醫學院神經內科教授朱迺欣的「認識頭痛手冊」,到神經科檢查前做到以下準備,可讓醫療過程快又有效率。
1. 痛的部位在何處?是頭頂還是前額?後腦還是後頸部?單邊還是兩側?病患自己必須清楚說明。
2. 痛的感覺與特性:是抽痛還是悶悶的痛?像心臟移到了腦部,每跳一下就痛一下?還是像針刺或觸電的痛?或者像是有繩子緊緊捆綁般的痛?這也許有點難分辨,但是若能明白述說,將對醫師的診斷很有助益。
3. 多久痛一次?是天天痛還是一星期或一個月痛幾次?在平日頭痛時,就要隨時做記錄。
4. 每次頭痛會持續多久?是幾分鐘或幾個小時?還是天天痛,日以繼夜的痛?
5. 頭痛發生的時間?是早上一起床就痛?中午開始痛?還是下午或是晚上?了解自己頭痛的慣性非常重要。
6. 頭痛發生之前有沒有前兆?像是頭暈或是眼冒金星,甚至是看到閃光?
7. 頭痛時有沒有其他共伴的症狀?視力模糊?噁心、嘔吐?懼光、怕吵?
8. 曾經試過哪些方法來減輕頭痛?睡覺休息?來回走動?吃止痛藥?
9. 家人是不是也有頭痛的情況?
10. 什麼樣的情況下,頭痛會發生?吃了某種食物?空氣不好時?上班工作時?抽菸、喝酒、打電腦時?
11. 是否曾看過醫生?曾接受過怎麼樣的治療?吃過哪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