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元氣生活 健康瘦身 抽脂塑身等於減肥,正確嗎?

抽脂塑身等於減肥,正確嗎?

出處/ 2003年8月號/第208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891
收藏 瀏覽數 : 4891
抽脂塑身等於減肥,正確嗎?

在酷暑時節,正是女性朋友展現曼妙身段的良機,但在全世界都宣揚「瘦即是美」的觀念下,不少體態豐腴的女性,費盡心思找尋速成減重之道,「抽脂」也成了熱門的選擇之一。不過,日前某位女明星指出,抽脂過程的恐怖與血腥,讓她這輩子再也不敢做第二次抽脂,即使如此,想要嘗試的女性仍然趨之若鶩。到底,抽脂的魅力與限制為何?手術過程又要注意什麼?坊間廣告聲稱抽脂減肥立竿見影,事實真是如此嗎?抽脂可能產生肌膚凹凸不平、肺栓塞、失血過多、灼傷等併發症,如何只取抽脂的好?

抽脂為減少脂肪細胞的唯一方法

簡單的說,抽脂就是抽除體內過多的脂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賴春生表示,人在青春期前,其脂肪細胞的數目會隨著飲食、發育過程而增加;過了青春期,脂肪細胞的數目則不再增減,過剩的營養會轉而使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造成發胖。因此,青春期後,脂肪細胞數目較多的人容易發胖,但可藉由飲食與運動來消耗熱量,使脂肪細胞縮小,達到減肥目的,但若要減少脂肪細胞的數目,則只有藉著外科抽脂手術才能達成。

坊間某些藥物或民俗療法,宣稱可以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這是不正確的,頂多只能減少脂肪細胞的體積,面對誇大不實的瘦身廣告,消費者更應睜大雙眼,理智地判斷。

抽脂是塑身,不等同減肥

民眾在抽脂前,一定要認清事實,抽脂不是用來減肥的,也不能取代運動和飲食控制,而是用於吸除某處過多的脂肪。

長庚醫院整形外科教授陳煥棠說明,抽脂手術適合局部肥胖的雕塑,並不適合全身減肥。全身肥胖者需抽取的脂肪量很大,然而,一次抽脂手術的量不得超過5000毫升,這對於全身肥胖者而言,體態改變並不大。此外,全身肥胖者若只抽局部,可能造成身材比例失衡,所以仍應從飲食、運動著手,當瘦身到一定程度,仍有一部分脂肪無法消除時,再作抽脂。事實上,局部肥胖者,抽脂後的效果也較佳。

因成人的脂肪細胞數目不會改變,所以抽取局部的脂肪細胞,即減少了該部位的脂肪細胞數量,該部位比較不易復胖,但若飲食習慣沒有改變,賴春生主任提醒,多餘的熱量會變成脂肪,還是會胖在其他沒有抽脂,而易於囤積脂肪的部位。不過,亦有女性患者反應,抽完脂後,該部位沒有復胖,不過胸部卻變大了,儘管少見,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不是人人都適合抽脂

除了前面所述,全身肥胖者不適合抽脂外,皮膚鬆垮、年紀太大者,其抽脂的效果也非常有限。有些年紀較大、皮膚彈性差的患者,抽完脂後皮膚反而會變的更鬆弛,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此時,就需配合拉皮手術。

再者,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進行抽脂前應特別提高注意,與醫師作詳細的討論,評估實施手術的可行性。

抽脂手術面面觀

陳煥棠教授指出,抽脂手術分乾抽及濕抽兩類。乾抽就是不先打入藥劑(生理食鹽水與血管收縮劑),直接抽取體內脂肪。這種手術會使患者流失較多的血液,及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手術的風險較高,也無法抽取較多量的脂肪,現在一般已不再使用乾抽的方式。

至於濕抽,就是先在抽脂的部位,注入生理食鹽水及血管收縮劑,血管收縮劑可使體內的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量,減輕術後瘀血、血腫的情況。濕抽目前又可簡略分成兩種類別:

1.傳統抽脂手術

進行抽脂前,醫師會先將欲抽脂的部分標記出來,然後消毒皮膚,之後注射藥劑(主要成分為生理食鹽水、血管收縮劑),其作用是收縮血管、軟化體脂肪層,並使脂肪容易吸出。接者,在皮膚上劃下小切口,將抽脂管放入脂肪層內,利用抽脂機的負壓將脂肪吸出。傳統手術採用高負壓抽脂,在皮下脂肪放入抽脂管後,抽脂管會前後抽動,再利用負壓(低於一大氣壓)的吸力吸出。這種方式除了破壞脂肪細胞,也容易破壞其它的皮下組織,手術時容易出血,手術後也容易疼痛,不過優點是抽脂的速度較快。

2. 超音波抽脂

較新的方式是超音波抽脂。陳教授解釋,這主要是利用超音波將脂肪震碎,達到「乳糜化」,也就是使脂肪的體積變得很小,脂肪細胞一旦變小,可以使抽脂進行的較為容易,並減少出血量,復原的情形也會較好,一次可抽取的脂肪量也較多。另外,針對脂肪特別厚、特別結實的部位,超音波抽脂也有很好的功效。不過,超音波抽脂手術雖然有上述優點,也同時存在著一些缺點。

賴春生主任表示,超音波手術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比傳統手術長,費用也較高,且最主要的缺點是,超音波手術可能會造成灼傷。由於超音波會產生熱量,因此手術過程中若有不慎,很可能造成皮膚永久的灼痕;若抽脂的部位靠近右腹部,還可能灼傷內臟。陳煥棠教授表示,表皮燙傷是許多女性對超音波抽脂怯步的原因。慎選有經驗的醫師,事前的充分溝通與理解相當重要。

抽脂手術視施行的範圍多寡,決定採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範圍大而需全身麻醉者,一般需住院2~3天。範圍較小,或抽脂在1000毫升以內者,可進行局部麻醉,並可在當天出院,回家休養。

若身體某部位脂肪量非常大,同一部位需要作第二次抽脂,陳教授建議,應間隔6個月以上,等身體組織復原到一定程度,再視情況進行第二次抽脂。

5大可能風險

抽脂可以雕塑較為苗條的曲線,不過所有的手術,都有相對的風險性,以下為抽脂可能產生的後遺症。

1. 皮膚凹凸不平
這是比較常見的情形。一般皮下脂肪約需預留0.5公分厚,表面才會光滑。賴春生主任說,抽脂手術不同於一般外科手術,可以清楚的看見要切除的部分;抽脂手術中很大的部分,是看不見的。醫師必須靠技術、經驗、手部的感覺,去衡量抽取的量。若某個部位抽得量過多,或抽到淺層脂肪,就可能造成皮膚凹陷。人體的皮下脂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深層脂肪,是抽脂手術主要吸取的部分,分布於腹部、腰部、臀部、大腿等處,其厚度會隨體重增減而改變。另一類是淺層脂肪,分布於全身,它的厚度較穩定,不會隨體重而有太大的改變。抽脂手術要避免抽到淺層脂肪,才能維持抽脂後皮膚的彈性及緊緻度。

2. 肺部栓塞
抽脂時有可能發生脂肪肺栓塞,這是因為抽脂過程中,有些脂肪微粒經由破裂的血管回流到肺部,當達到一定量時,就會發生肺部栓塞。此種現象發生率雖然不高,但可能危及生命。出現的症狀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發燒、意識不清等。不過,陳煥棠教授表示,根據文獻紀錄,只要不是一次大量抽脂,或是加做其他項目的長時間手術,這樣的情形不容易發生。

3. 出血
進行腹部抽脂時,若操作不當,器械可能穿透肌肉、肌膜,甚至是腹腔,引發內臟破裂出血。

4. 灼傷
使用超音波抽脂時,若在皮膚表面停留太久,會造成皮膚灼傷、壞死。

5.皮膚色素沈著

賴春生主任提醒,抽脂手術時造成的出血,其血鐵色素沈澱,可能造成皮膚色素沈著;若情況太嚴重,可能會留下永久不可逆的色素沈積。此外,手術前兩週避免服用阿斯匹靈藥物,或是其他抗凝血藥物,這除了會造成血腫外,也增加了色素沈積的可能性。

再者,抽脂的風險也隨著部位的不同而有差異。陳煥棠教授解釋,有些患者腹部肌肉較鬆弛,抽吸管可能會穿透腹膜、腹腔,造成身體的傷害;另外,大腿內側,腹股溝動脈、靜脈、神經叢皆聚集於此,也提升了手術可能的危險;臉部由於多為淺層脂肪,造成表面不平整的可能性較高,也有可能傷及顏面神經,相對於這些部位,臀部、手臂,可能的風險性會降低一些。

即使手術時沒有發生上述風險,手術順利成功,也不代表馬上能瘦下來,復原期間需小心照料,才能在日後呈現滿意的體態。
   

3個月後效果才會顯現

抽脂後最重要的提醒,是穿著彈性衣襪或彈性繃帶。一方面可加壓止血,減少血腫及瘀血的現象,另一方面可避免抽脂量不均勻時,皮膚及皮下組織下陷。一般抽脂手術不可能做到完全均勻,穿著彈性衣物,可達到重整脂肪組織的效果,使術後的體態更均勻。陳煥棠教授建議,需穿戴彈性衣物1個半月~2個月以上,其次,適當的按摩與物理治療,也有助於消除腫脹,改善皮膚狀況。進行抽脂手術的部分,可能會出現硬化的現象,此時就需要按摩,幫助組織軟化,另外像是體外超音波,也可以幫助抽脂部位復原。

賴春生主任發現,由於抽脂後初期會有腫脹瘀血的現象,所以許多患者會感到失望,不過約三個月後,外型改善的成果就可逐漸顯現,患者的滿意度也逐漸提升。

抽脂手術是身形塑造最有效的方法,不過女性朋友也不該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期望,有些人某個部位粗大,可能不是脂肪囤積,而是肌肉組織(例如小腿),這時,抽脂手術就無法達成雕塑的效果。此外,抽脂並非萬能,只能減少某一部位過多的脂肪,若本身的狀況屬於全身肥胖,唯有「少吃多動」四字箴言,才是臃腫身軀的最佳解藥。

台灣人熱門抽脂部位排行榜

第一名 腹部
第二名 腰側
第三名 大腿內外側
第四名 臀部

想要抽脂需準備多少預算?

部位

費用

腹部

6~8萬

大腿(含前後、內外側)

10~12萬

手臂

5~6萬

臉部

5~6萬

小腿

6~8萬

資料來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賴春生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