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動輒35度以上的高溫,讓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感不適,常抓癢抓到破皮結痂。若想從源頭改善體質,中醫怎麼做?
28歲的小芹每當悶熱潮濕的夏天來臨,就會覺得皮膚很癢,接著出現一塊塊紅疹,且平時容易疲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這是典型的脾胃運化不佳,導致身體太濕形成的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方式是先清熱止癢,將發炎物質迅速代謝出體外,接著著重脾胃的調理,藉由身體的新陳代謝將濕氣排出體外,以便改善體質。不過,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因素太多,治療方法因人而異,一般用藥約2到3週會改善。
越癢越去抓
當心感染而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常造成患者皮膚反覆出現濕疹和搔癢。據統計,臺灣約有1/4的人曾經得過各類濕疹,周宗翰醫師指出,特別是潮濕悶熱的夏季,因大量排汗刺激皮膚,更令患者癢到無法忍受,而且氣溫越高越癢,病人也越容易去抓。
周宗翰醫師解釋,汗液本身含有身體排出的許多代謝物及鹽分,如果因通風不良,就會造成汗液滯留,並且刺激皮膚,引發不舒服的反應。起初可能只是單純的汗液積留於皮膚表層,形成痱子,接著引起皮膚發紅發癢等發炎反應,又常因為癢感使民眾抓搔或不當的處理,造成皮膚濕疹變化,甚至引發二度病菌感染,最後導致惡性循環。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說:「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肘部、膝部、膕(膝後窩)部,多為對稱性發作,故有「四彎風」之稱。」中醫古著中並無完全與異位性皮膚炎對應的病名,而是根據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或部位分別命名。發於手腕部的稱「窩瘡」;發於四肢或浸淫全身、有滋水不斷現象,名為「浸淫瘡」;發於耳部稱「旋風瘡」;嬰兒皮膚炎則稱為「奶癬」等。
藥物治療僅治標
調好體質才是治本良方
在中醫的觀點,濕疹是由濕邪蘊毒引起。陳潮宗中醫師解釋,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或接觸過敏原;病雖發於體表,但實則生於體內,即體內臟腑致病而引發皮膚搔癢,與肺、脾、腎三經有密切關係,尤其是立春後,天氣變得潮濕又悶熱,更容易加重濕疹的病情。
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時,通常會用西醫的抗組織胺與類固醇減緩發炎反應,本是西醫出身的周宗翰醫師認為,藥物治療只能治標,治本之道要從調理體質著手,才能避免反覆發作。
中醫分類4類型
治療方式各不同
陳潮宗中醫師提醒,中醫將濕疹簡單分成以下4類型,必須辨識濕、熱程度,再來決定治療的重點。
1. 風熱型
症狀:發病迅速,以紅色丘疹為主,泛發全身、劇烈搔癢、常抓破出血、滲液不多、舌紅、苔薄白或薄黃。相當於急性丘疹性濕疹及部分亞急性濕疹。
治療方向:涼血袪風。
2. 濕熱俱盛型
症狀:相當於急性濕疹。皮損見紅斑、水瘡,有滲出液,味腥而黏;或有糜爛結痂,奇癢難忍,或癢痛兼作。常有小便短赤(小便每次量少,顏色深黃,甚至帶有紅色),大便乾結(大便乾硬不易解出)。舌紅,苔黃膩(舌象為苔色黃而粘膩),脈滑(指圓滑、如珠走盤的脈象)等。
治療方向:清熱利濕。
3. 脾虛濕盛型
症狀:相當於亞急性濕疹。皮損色暗,表面有水泡及滲液,部分乾結痂,大便稀薄,舌淡(舌頭顏色淡白而少紅),苔薄白或膩(舌苔薄白,苔膩為濕、有痰),脈濡(脈搏細軟而浮)。
治療方向:健脾除濕。
4. 血虛風燥型
症狀:相當慢性濕疹。皮損乾燥脫屑,色素沉著或苔蘚樣病變,瘙癢劇烈,舌淡而少紅、顏色淡白,苔薄,脈細滑。
治療方向:養血袪風。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會治標同時治本,以內服外用兼施的方式,讓治療效果加乘,以便改善濕疹狀況。陳潮宗中醫師說明,濕疹原因是風、濕、熱並重者,醫師會予以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熱重於濕者,多用清熱之品;濕重於熱者,宜健脾除濕。慢性者以養血、滋陰潤燥為主。只要對症治療,可有效改善濕疹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