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中醫養生 跟著中醫師按壓2穴位,舒緩偏頭痛有解

跟著中醫師按壓2穴位,舒緩偏頭痛有解

出處/ 2017年11月號/第365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4729
收藏 瀏覽數 : 24729
跟著中醫師按壓2穴位,舒緩偏頭痛有解

不想吃止痛藥,什麼方法可以緩解偏頭痛?該熱敷,還是冰敷?按壓哪個穴位有助止痛?

最近這陣子,幾乎每到周一早上,可蘭一起床就開始頭痛,先是左邊太陽穴隱隱作痛,接著就蔓延到整個頭頂,有時右側太陽穴還脹痛不已。等到十點進公司開會時,她常已經頭疼欲裂、噁心想吐,連吞兩顆止痛藥都不見成效。午休時,吃不下飯的她決定到附近的公園散步,沒想到流了一身汗後,頭痛的情況反而好多了!回到辦公室更衣後,可蘭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工作。

臨床上,偏頭痛患者約有六成遺傳自父母體質,但前中國醫藥大學北港分院神經內科主任施信安認為,健康的人是不會頭痛的,只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亂吃冰涼、油炸的食物,按時睡覺、正常起床,睡眠時間足夠,有能力面對生活壓力,即便遺傳了偏頭痛體質,也能把頭痛發作的頻率降到最低。

最怕的是遺傳了父母的偏頭痛虛寒體質,容易緊張睡不好、體虛氣弱、情緒憂鬱,還傳承了父母不好的生活習慣,那很可能會一輩子和偏頭痛糾纏不休。

曾任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陳旺全中醫師表示,「養生要植根,治病要除根」,偏頭痛不是病而是症狀,透過這個症狀可以找出其他眼、耳、鼻、腦、甚至癌症等疾病,當然也可能只是單純血管收縮、搏動或血液循環不佳引起。無論如何,想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一定要善待自己、調理好體質。

中醫治療偏頭痛方法很多元,陳旺全指出,中醫看偏頭痛的原因遠比西醫複雜,相對的,也有較多治療選擇,不論針灸、按壓穴位或吃藥、抹藥、喝養生飲品,對於緩解偏頭痛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陳旺全說,半年頭痛一次,痛完就沒事,不就醫沒關係,如果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容易焦慮、憂鬱、睡眠不佳而引起偏頭痛,又不易緩解,一定要就醫調整體質。

中醫將偏頭痛區分7類型
先找出成因,再對症治療

西醫治療偏頭痛,大多使用止痛藥、調整血管藥、放鬆肌肉藥等三大類藥物,反觀中醫是以症型來辨症論治,所以會將偏頭痛的原因分成外感型的風寒、風熱、風溼三型、以及天生體質虛寒、或後天生活型態導致高血壓或氣血循環不佳等七種類型。其中,不僅外感三型偏頭痛的用藥不同,先天體質及後天失調的各型偏頭痛,甚至前頭痛、偏頭痛、後頭痛,在治療時期的用藥都不相同。

舉例來說,「內傷型頭痛」是指血虛導致血液循環不佳,引起太陽穴血管搏動「抗議」──抗議為什麼不給它血液、氧氣或營養。至於常伴隨口乾舌燥等症狀的「陰虛型頭痛」,或是蹲下去做事後站起來頭就痛的「氣虛型頭痛」,都表示氣不足。中醫認為,人除了血要充足,也要有氣來推動循環。另外,男人熬夜過度、縱慾過度,導致陽氣太虛,也會引起「陽虛型偏頭痛」。

倘若感冒或中風後痰很多,痰濁導致經絡循環系統不好,也會引發頭痛。另一種是內風,常見於愛吃冰的年輕人、或生產完受寒的婦女,受寒一陣子後也易產生頭痛現象。以上類型病因不同,治療方式就不同。

陳旺全中醫師指出,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壓力性偏頭痛」,這種頭痛和體質無關,而是生活型態及情緒不佳導致免疫力下降,引發血管擴張而頭痛,通常只要善待自己,吃個藥,八成以上可有效治療,有些患者甚至可以不吃藥,只靠按壓穴位,就能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最怕的就是急性、每天都痛或痛後會手腳麻痺、眼瞼肌肉麻痺的慢性頭痛,治療起來十分棘手。

血管搏動型偏頭痛宜冰敷
青筋浮起的偏頭痛,則應熱敷

陳旺全中醫師建議,偏頭痛在急性期應以冰敷方式緩解,特別是頭痛又身體微微發燒(體溫超過37.5度)的感冒發燒型、日曬過度引發頭痛的中暑型、或感覺太陽穴規則或不規則鼓動的血管搏動型偏頭痛,立刻冰敷太陽穴或印堂,可以很快改善症狀。

至於其他類型的偏頭痛,像是血液循環不佳引起的偏頭痛,特別是太陽穴兩側疼痛時青筋會浮起(靜脈曲張),或是頸椎壓迫,導致血液循環不佳,引起的神經性頭痛,都應以熱敷方式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氧濃度,減緩血管痙孿現象。

最簡便的方式是以暖暖包放在太陽穴兩側,或用溼紙巾泡熱水後敷在太陽穴和眼周,只要熱度夠,隔一陣子就可緩解。萬一手邊一時找不到暖暖包或溼紙巾,也可直接搓熱雙手,在太陽穴周邊以順時鐘或逆時鐘方式按壓36下,會舒暢很多。

如果是經常性偏頭痛,可在平日洗澡時以蓮蓬頭熱水對著眼睛和太陽穴輪流沖2~3分鐘,以水療熱敷方式保養。水花噴濺會產生負離子,沖熱水則能增加血液循環,使血管擴張,都可讓日後偏頭痛發作時,不再那麼疼痛。


針灸、原子筆按壓2穴位
緩解偏頭痛So Easy!

陳旺全中醫師認為,針灸治療偏頭痛效果極佳,尤其扎針「合谷穴」,或是手肘部位的「曲池穴」,走陽明大腸經,會刺激腦部分泌腦內啡,產生多巴胺,可以誘發體內干擾素,減少活性氧,讓偏頭痛的症狀馬上好很多。此外,扎上述兩個穴位也可阻斷感覺神經,減少頸椎性頭痛。

民眾平時可用原子筆圓尖的筆蓋或筆尖按壓合谷或曲池穴,也可達到保健的效果。

施信安醫師指出,近年中西醫都不主張讓偏頭痛病人只吃止痛藥,西藥會以調整腦部血管的藥、再搭配舒緩神經的藥物,讓神經健康不緊繃,並讓患者睡得好。臨床觀察,有近八成的病人可以藉此明顯改善。

至於針灸緩解偏頭痛的效果,施信安醫師提醒,針灸當下可能會緩解疼痛程度,但比較難單靠針灸調整血管或補氣補血、滋陰補腎,建議還是耐心吃3~6個月調整血管的藥物,以及讓神經放鬆的西藥,改善血管狀況較妥當。

另外,女性經前症候群引發的偏頭痛,或是嗜酒、每天喝5杯咖啡、吃很多巧克力,體質不能吃味精、味素的,要澈底改變生活習慣,才可能緩解頭痛症狀。最重要的是,便祕也會引發偏頭痛,若患者同時有便祕困擾,必須先通便、解決便祕問題。只要排便順利,身心就會整個舒爽起來。


保持運動習慣
可減少偏頭痛發作頻率?

曾於日本大學攻讀西醫免疫醫學博士的陳旺全中醫師表示,臨床上看過很多運動後有效緩解頭痛的案例。從免疫學觀點來看,當自由基大量增加時,身體抵抗力下降,便易引發頭痛;相反地,流完汗後,血液中的自由基下降,頭痛情況自然能獲得改善。

在各類運動中,陳旺全最推薦游泳,走路散步也不錯,但快走時最好不要邊走邊聊天,才能藉由調整呼吸來調整身體。此外,每次運動連續30~40分鐘效果較佳,且必須走到身體微微發汗。若抽不出半小時運動,至少要運動到心跳每分鐘130下,且要維持5分鐘,才可以達到增進代謝的效果。運動完後,需休息5~10分鐘再沖溫水澡,如果不方便沖溫水澡,要趕快擦乾身體,換掉溼的內衣褲,避免受涼。

碩士論文以研究偏頭痛為主題的神經內科醫師施信安表示,偏頭痛屬於中重度的疼痛,但多數患者都忍痛到沒辦法工作,需要休息時才會就醫。「不論急性或慢性偏頭痛,只吃止痛藥效果有限,一定要以調整血管的藥物,搭配神經放鬆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才能有效改善頭痛好發的情況。」

假如偶爾運動能否緩解偏頭痛?施信安醫師認為,有效果但不直接。「急性期花兩小時運動、流些汗,頂多可緩解一、兩成偏頭痛,但並不能完全解決頭痛問題。」平日以中西醫併治方式看診的施信安,建議虛寒體質的人長期保持運動習慣,才能改善體質、紓發壓力,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

避免偏頭痛,請你跟著這樣做!

台灣芳療協會祕書長陳育歆建議,可以常做伸展動作紓壓,特別是久坐辦公後或和人講話談事情時,都可以動動頸肩,例如以人體軀幹為軸心,緩緩的左右轉動脖子,或將手放在肩上,用手肘順時鐘或逆時鐘畫圈皆可。值得注意的是,想要有效,動作要慢,把每一吋肌肉都拉開來,才能澈底釋放壓力。伸展後,在肌肉緊繃處塗抹精油,緩緩深深的畫圓按揉,更有效。

建議有偏頭痛體質的人最好每天都做,不要痛起來才做,因為不論是情緒或肌肉緊繃引起的偏頭痛都是長期累積的,如果平日就能有效紓壓,比較不會發作。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